文怡想到的,不是別人,正是親舅舅聶家昌。
這位舅舅,原是母親的親兄,住在平城,與平隔著一座太平山,路途不過百來裡地。聶家外祖父有舉人功名,早年間還曾做過一任縣丞,正好與文怡的祖父顧克圖在一地方當。顧克圖去世後,盧氏老夫人拉扯著兒子長大,到了說親的年紀,得知這位故就在平城安家,遣人去探時,聽說聶家兒出落得好,又想起早年兩家來往的形,便給兒子定下了這門親事。
當時,文怡之父顧宜誠剛考中了秀才,跟縣丞家的姑娘倒也相配。聶家只有一兒一,對兒十分疼,雖然家境只是小康,也陪送了不嫁妝,加上婚後小夫妻恩和睦,兩家可說是十分親的。文怡至今還記得小時候,母親帶著回孃家時的形,當時舅舅十分疼,甚至肯扮馬兒,讓騎到他背上,在堂屋裡到爬。跟舅舅家的表兄表姐一玩,也十分融洽。
只是自打父母過世後,兩家便斷了來往。近二十年前的事,文怡已經記不大清楚了,只約記得母親過世後,舅舅舅母曾經來過一次,舅母還抱著哭,只是那天,祖母很生氣,似乎還跟舅舅吵了一架,過後舅舅一家就再沒上過門。等到大了,聽說平城鬧民的事,曾經求祖母派人去問一聲,祖母雖然答應了,臉上卻很不高興。再後來,便是舅舅上門討要奩田的事了。
文怡不知道祖母與舅舅是爲了什麼緣故鬧翻的,但舅舅小時候的確很疼,即便跟祖母不和,也不至於害這個外甥兒吧?母親的奩田,舅舅那麼多年都沒問過,若不是家裡遭了劫,興許是不會生起討要的念頭的。
文怡心裡有些發沉,覺得前世自己年紀小不懂事,許多事都沒留意,但這一回,得要好生思量一番。那是自己的親舅舅,父族既然靠不住,就只能求舅舅了。若是可以,讓舅舅一家逃過那場民,避免了遭劫的命運,日後兩家是不是還能再來往?
不過,平城離顧莊這麼遠,一個小孩,想要跟舅舅家聯繫上,沒有幫手是不行的。而且,當初舅舅跟祖母是爲什麼起的口角?必須先弄清楚才行。
文怡沒膽子問祖母,便將主意打到了趙嬤嬤上,尋了個藉口,說要趙嬤嬤指點針線,將人請進房間,又關了門,才小聲將疑問說了出來。
趙嬤嬤原本笑嘻嘻的神漸漸變得嚴肅,皺著眉問:“小小姐,你問這個做什麼?”
文怡略一躊躇,便將前些天在宣樂堂發生的事說了個大概,趙嬤嬤聽得氣憤填膺:“哪家的小姐這般沒有家教?!顧家百年的名聲,都被敗壞了!”又抱怨長房與二房:“整天擺著公正仁慈的架子,真遇到自家子孫有事,便換了臉,他們也有臉面來見你這個小輩!”
文怡聽了奇怪,長房還好說,文安文慧是嫡孫子嫡孫,怎麼二房也算在裡頭?
問了,趙嬤嬤才道:“怨不得你不知,這幾日你都沒出門,老夫人又是不許在家裡講外頭是非的。二房的二爺,正要往京城去趕考呢,因此四太太特地託了長房去打點。平日最教訓人的,這回不吭聲,還不是因爲有求於人的緣故?!你別怕,六小姐做了這樣的事,是長房理虧,鬧出去了,沒臉的是他們,怪不到你上!”
文怡忙道:“嬤嬤,用不著了。我雖也有些生氣,但也沒打算跟他家計較,就怕鬧得大了,他家又使詐,咱們家反而落了不是。那到底是族長家呢。而且,事人知道了,別人不說,祖母心裡必定會難得。”
趙嬤嬤嘆了口氣,憐地著文怡:“好小姐,嬤嬤知道你的顧慮,放心吧,嬤嬤不告訴老夫人就是,只是委屈了你。”
文怡笑了笑,轉移了話題:“正因爲這件事,我看出來了,在這邊族中,就沒幾個人將祖母和我放在眼裡的,祖母和我平日裡有事要託人辦,找到族人頭上,低聲下氣求人不說,銀錢也花得多。我想著小時候舅舅最疼我,若是他能替咱們家出面,豈不是省事多了?外祖父是做過的,舅舅在平城也有些臉面,有他做咱們靠山,族人也不敢欺人太甚。況且以舅舅的份,往衙門裡辦事也便宜些。我曾聽人說,雖然咱們家是絕戶,但族產已經歸了公中,再置的產業便是私房。家裡若有了餘錢,十畝八畝的,多買些地,每年也能多個進項,豈不是比只守著兩個小莊子,一年得幾十兩銀子強?”
這幾天跟在祖母邊,明裡暗裡的打聽,對家中形也有些瞭解。祖母的陪嫁莊子,幾十年來已經賣了不地出去,剩下的二三十畝薄田,出產也不多,母親陪嫁的莊子大些,但一年也不過四五十兩的收。兩個莊子合起來,再加上族裡發的錢糧,祖孫倆過得還算寬裕,但祖母這些年看病吃藥多了,再加上要給孫辦嫁妝,手頭總是的,連新服都捨不得做。文怡琢磨著給家中添些進項,首先考慮的就是置產。嫁妝什麼的,可以先放一放。
趙嬤嬤沉片刻,道:“小姐的話也有道理,只是這置產的事,先不要提。雖說後置的產業歸各家所有,但因小姐沒有兄弟幫襯,這私產就有些說不清,還不如將來……”想了想,又覺得文怡年紀太小,嫁妝之類的還不到說的時候,便改口道,“舅老爺的事,小姐算是問對人了。若是問了老夫人,怕是還要挨一場教訓。其實……也算不得什麼大事,原是老夫人當年一時傷心,想左了,說的話不中聽,舅老爺惱了的緣故。”
原來當年文怡之父顧宜誠在趕考途中染病亡,消息傳回顧莊時,母親聶氏立時便暈了過去。當時,母親已經有了四五個月的孕,診脈的大夫們都說,八是個男孩。由於母親太過傷心,日日哭泣,這胎沒保住,流了,母親傷了子,又萬念俱灰,連藥也不吃,誰勸也不聽,生生熬死了。祖母盧老夫人知道聶家教講究“三從四德”,又以貞烈爲重,心裡便存了怨憤,想著若不是媳婦糊塗,不知保重,兒子也不至於絕了嗣,媳婦還毫不念兒孤苦,要跟了兒子去,丟下一個老婆子帶著小孫兒在這人世間罪。
說來也巧,聶家昌見妹子妹夫沒了,也是傷心,又擔憂這外甥兒沒人照顧,老太太年紀大了,也不知道還能活幾年,擔心外甥兒在族中人欺凌,便想將文怡接過去養,又因爲兒子年紀比他表妹略大幾歲,想讓兩個孩子定下親事,將來外甥兒終有靠,自己也能安心。
盧老夫人聽了這話,卻更生氣了,覺得聶家是要來奪孫兒的,就只剩了這點脈,怎能讓人搶走?!又嫌聶家兒子自弱多病,將來還不知能不能養大,若是定下親事,將來有個好歹,孫兒依著顧氏一族的規矩,是要守門寡的,那豈不是害了孫一輩子嗎?!況且,能教出媳婦那樣不顧大的兒來,聶家還不知道會把孫兒教什麼樣子呢!
聶家昌聽了這話,也生氣了。他妹子殉了夫,這婆婆還要說壞話,他如何能忍?!於是兩人不歡而散。
聽了趙嬤嬤講述當年的事經過,文怡才明白是怎麼回事,心中十分酸楚。原來,也曾經有過弟弟……
抹去淚水,文怡哽咽道:“這麼說來,舅舅……原是疼我的?”趙嬤嬤嘆道:“舅老爺是真疼小姐,因老夫人忌憚他,他不好上門來,但每逢年節,也不曾忘了派人送禮,只是老夫人次次都把人趕回去了。”
文怡嘆了口氣。這件事,不管哪位長輩,都不能埋怨。祖母和舅舅都是因爲心疼,纔會鬧起來的,想到去世的母親,還有那未來得及出世的弟弟,文怡又忍不住默默哭了一場。
待乾淚水,文怡才道:“嬤嬤,既然是爲了這個緣故,你說……祖母會不會不樂意我跟舅舅親近?”
趙嬤嬤抹了抹淚,想了想,道:“老爺太太的孝期已過了,老夫人雖傷心,瞧平日的形,大約已經消了幾分氣。只要小姐孝順,又不再提那養或定親的話,小姐想跟舅家來往,也是正理。老夫人不是不講道理的人,應該不會攔著的。”忽然又記起了一件事:“再過幾日,好象就是舅老爺生日是不是?我記不清是哪一天了,是初三,還是初五?”
文怡想了想:“是初四,那年我隨母親回孃家省親,才過了舅舅生日,第二天本來要回來的,舅母說,再過三天便是乞巧節,我母親過完節再走。”
趙嬤嬤也想起來了,笑道:“小姐記真好!就是初四!想來也沒兩天了,小姐若真有心跟他家來往,不如就備一份禮,以小姐的名義送過去給舅老爺祝壽吧?”
文怡點點頭,又搖了頭:“不,當年兩家鬧得這般,祖母又年年拒他家的禮,我得親自走一趟,不是爲了給祖母賠不是,而是請求舅舅,不要怪罪祖母。”越想越覺得自己有必要這麼做。家裡沒有得力的下人,有些話,在信裡說不清楚,想要讓舅舅做自己的助力,就得親自跑一趟。
盧老夫人聽了趙嬤嬤的勸說,面無表地看了孫兒一眼:“你要親自過去?”
文怡心中忐忑,擔心祖母會生氣,但心中始終謹記“大事要”四字,點點頭:“是,孫兒……爲了守孝,三年不曾上門請過安了,實在是失禮,因此……想親自上門給舅舅賠罪……”又怕祖母多想,“孫兒不會住夜的,當日就回!”
盧老夫人沉默了好一會兒,一直沒吭聲,直到文怡等到心驚膽戰,以爲事一定沒希了時,纔開口道:“既然要去,百多里路,哪裡一天就能回的?!張家兩口子陪著,帶上兩天換洗服,住兩日再回來吧!”
文怡喜出外地向祖母,盧老夫人卻起進了裡間:“趙家的,記得備一份象樣的禮,咱們家雖敗了,在親戚間卻不能丟臉!”
文怡想要追進去,趙嬤嬤卻已看出主母臉上不好,忙攔住,搖了搖頭,小聲道:“等晚上老夫人氣平了,小姐再撒個,就好了。”文怡這才作罷。
盧老夫人在裡間,卻盯著妝臺上一隻錦盒發愣。今日下午,五房的侄媳婦過來,說起長房的小道消息,直心底發沉。怨不得孫會打舅家的主意,到底是老了……
到了七月初二那日,正是個大晴天。文怡定了在這天出發去平城給舅舅拜壽,已經備好了四盒祝壽糕點,另有兩匣子壽禮,還有給舅母、表哥表姐們的禮,趙嬤嬤又給備下一小包袱的繡花荷包,裡頭裝有銀錁子、香餅等等,預備在舅舅家遇上別的親戚或是給下人打賞。盧老夫人親自囑咐了跟車的張叔張嬸許多話,方纔將孫兒送上了車,站在車前,想要說些什麼,了,半天,還是沒開口,只淡淡說了句“路上小心些”,便回屋去了。
文怡看著祖母的背影,有些心酸,但知道今天這趟遠門,是一定要去的,只能收拾心,辭別了趙嬤嬤,帶著張嬸,坐著馬車往大路上去。
平城在平以北,從陸路走,要繞過太平山東側,一路都是平直的道,來往的人也多。文怡一行纔出了顧莊不遠,便不得不停了下來。遠有七八輛馬車停在那裡,將整條大路都堵住了,半輛馬車都過不去。
顏熙去臨縣投靠舅父,被舅父舅母做主嫁給了衛家三郎衛轍。衛三郎生得豐神俊朗、英姿挺拓,猶若一朵長在雪巔的高嶺之花。雖然看著清冷孤傲不易親近,但顏熙卻一眼就相中。只是衛三郎不是真的衛三郎,而是京都長安城魏國公府世子。因失憶流落吉安縣,被衛家誤認…
她曾是名動京城的天之驕女,卻因一道陰險謀算的聖旨跌入深淵,從此低如塵埃。 當所有人都疏遠她、嘲笑她、欺辱她,只有曾經的竹馬對她深情不改。 她滿懷希望,卻不想新婚之夜,合巹酒變軟筋散,婚書也變休書,而她顏莞卿卻只能眼睜睜看著竹馬與庶妹在紅羅帳中。 只因庶妹的一句:「軍中甚是缺少如姐姐這般美貌的女子,不若讓姐姐頂了去,也好讓姐姐為朝廷盡一片綿薄之力。」他便不顧往昔情義竟是將她送入軍中為妓,被活生生踐踏致死。 含恨而終,重生歸來,她步步為營,謀算人心,親手將一個個害過她至親之人的人送入地獄。 一場宮宴,她盡顯鋒芒,竟將鄰國選手辯得氣吐血,驚才絕艷,不想竟招了狼的惦記。 這狼不僅偷入她深閨,更誓要偷得她的心,一場狼與羊的追逐由此開始。 片段: 親衛一臉慌張稟告:「王爺大事不好了,聽說顏姑娘要和親南夷。」 某王爺聞言淡然道:「即刻修書皇上,南夷這些年越來越不像話,本王要揮兵南下,為皇上開闊疆土。」 親衛嚇的一臉懵逼。 某王爺卻深沉道:「以防本王戰死沙場,恐後繼無人,本王也該和顏姑娘成親了。」 親衛一臉汗,自家王爺武藝高強,智慧過人,有著戰神之喻,怎麼這說瞎話的本事差點連他都被忽悠過去了?
十三年后,那個科考落榜的少年郎李臨拿著一塊玉佩上門來要娶晉寧侯府的千金小姐。帝城轟動,紛紛在猜想晉寧侯府哪個千金倒了八輩子的霉,要嫁給這個癩蛤蟆。穿書的蘇莞暗搓搓地想,大伯家的嫡女是重生的,二伯家庶女是穿越的,她這個開局第一場就被炮灰掉的小炮灰,要智商沒智商,要情商沒情商,算了,咸魚點,還是趕緊溜吧。可是沒想到,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