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星雲小說 軍事歷史 楊門忠烈傳 第11章

《楊門忠烈傳》第11章

四名遼將,一路窮追,趙如山人疲馬乏,漸漸要被追上了。

何慶奇已陷重圍,是可想而知的事。意識自己能夠逃,是長不惜犧牲生命的結果,趙如山深肩頭的力至重,自己的命亦至重,必須安然回返陣地,完任務,才對得起何慶奇。

因此,他使盡全力,沒命飛奔,然而下坐騎卻不得力,心中焦急異常。一路猛力揮鞭,一路在想,必得用計,才能。然而計將安出?

轉過一個山口,前面是條三岔路:一條是大路,也就是來路;一條是小路,不知通向何

趙如山已經沖向大路,突有靈,勒轉馬頭,行向小路。走了不多遠下了馬,然後猛揮一鞭,將那匹空馬,直驅而前,自己沿著路邊,往回飛跑,到三岔路口,躲在一塊巖石後面息。

息未定,四名遼將已經趕到。領頭那人,高高舉手,示意停住,事隨的人,一齊勒馬,馬直立,發出極尖銳的長嘶,接著便是噴鼻打轉,好久不能安靜。

當頭的那兩個人一高一矮,跳下馬來,選擇路徑。高的那個指著小路說:「看!往這裡逃走了,馬蹄印子,清楚得很。」

「不然。」矮的那一個說,「這條路我走過好幾回,要這條大路,才是直通白馬嶺的正路,小路是到不了的。馬蹄印子也許是別人的。」

「我們不必爭。」高的那個振振有詞地說,「你細看大路上的馬蹄印子。」

此時另外兩名遼將,亦已下馬,其中一個的眼銳利,略看一下,斷然決然地說:「那個蠻子絕不是從大路逃下去的。」

「何以見得?」

「只看馬蹄印子的方向好了。都是倒的,沒有正的,如果是從這條路逃了下去,莫非他那匹馬還能倒走嗎?」

Advertisement

而小路上的馬蹄印是正的,兩個對照,益覺顯然,長得高的那個人一躍上馬,說一聲:「快追!」領頭從小路追了下去。

趙如山見計得售,大為興,憑空長了好些氣力,從巖石後面跳了出來,往大路飛奔。但是,他也知道,只能騙得一時——那匹空馬,奔了一段路,當然會停下來,在路邊閑行吃草。遼將一見便知騙,當然回馬來追。

回馬來追,實在也是一個機會,若能殲滅了那四個人,豈不可奪得馬匹,趕回陣地?這樣想著,雄心陡起,他箭壺中,還有上十支箭,膽氣越發壯了。

於是,他細心觀察,發現極好一地方,正在峰迴路轉之,有一危崖,遙遙去,巖石為一尊羅漢,是大石上面孤零零擱著一塊上下銳、搖搖墜的小石頭——說是小石,總也有兩三百斤重,從上而下掉落,足可以砸死人。

主意打定,他力攀緣而上,先相度地勢,覓好之地,然後放下弓箭,試一試那塊小石頭,有把握可以推得,便知遼將兇多吉

不過頓飯時分,遠遠見幾點黑影子,仔細辨認,恰是四人四騎,不是遼將,又是何人?

趙如山將雙眼睜得好大,幾乎目不轉睛地注視著,心裡是估量又估量,自覺拿得準了,起全力量,注雙臂,喝一聲:「走!」雙手往前一推,那塊有小水缸大小的石頭,立刻就往前「走」了。

崖壁也是個斜坡,視界良好。只見那塊石頭一蹦一跳,像個頑似的任奔躍,落到三分之二的地方,與一塊略微突出的巖石相激,彈得老高。魚貫而行的四員遼將中,第三騎發現禍從天降,急忙勒馬。勢子太急,後面那一騎猝不及防,直衝而來,馬頭撞著馬屁,將前面那個本來因為坐騎前蹄上提,子後仰,全靠韁繩借力才不致墜馬的人,一下子撞了下來。

Advertisement

這一撞,只使後面那人的勢子略緩一緩。他一面勒韁,一面轉臉后,馬頭半轉向左,卻仍在前進,兩下一湊,適逢其分,數百斤重的大石頭,泰山頂般當頭砸下,只怕還未曾弄清楚是怎麼回事,就已了賬,了個自己都不知如何送命的糊塗鬼。

後面墜馬那人,已經爬起來,剛剛抬頭,是想探巨石從何而來,一箭已經到,箭鏃鋒利,力道足夠,所以前進后出,從鼻樑直貫腦勺,頓時栽倒在地,手足搐了幾下就不了。

幹得如此乾淨利落,趙如山自己都覺得痛快無比,心舒暢,越有自信。撂下一邊,眼前路——前面那兩個人,發覺同伴失散,回馬來找,前後兩騎,一快一慢。顯然,前面是在探路,後面是在細找。

趙如山搭箭張弓,正待看準了放手,突然想到,料理一個人容易,但後面那個可能就此逃走,或者也像自己這樣,找個蔽之,俟機而,還是麻煩。為絕後患,最好一起送他們見閻王。

因此,他先不,雙目左右移轉監視著,看到前面那人,發現同伴的,立刻加上一鞭,趕到近前,下馬檢視。接著便拔起了淋淋的一支箭,仰首搜索。趙如山自然不肯讓他發現,潛,但雙眼卻仍注視著敵人。

接著另一個人快到了,持箭的那人,雙手高舉舞著,意思是招呼同伴快來。隨即看到被招呼的人疾馳而至。

這都在他預料之中。著箭在弦,屏息以待,看準了一箭下去,正在馬足上。那馬撅一個竭蹶,將馬上那人,從馬頭上掀了出去,摔得半死。

後面那人不知究竟,自然疾步上前。這時的趙如山,則又另取了支箭,搭在弦上了。這一箭非常要,若是不中,想第二支箭,得有片刻工夫,那人便有逃躲避的機會,再要收拾他就不容易了。

Advertisement

因此,趙如山將全副神都放在那人上,目不瞬地盯著他的腳步,看他蹲了下去,探著同伴的生死,知道這要仔細檢視,得有一會兒工夫,是個極好的機會,因而從從容容、仔仔細細地瞄準了,將手一松,只聽得弓弦微張,箭去如飛。眨眨眼定睛看時,一箭正中那人腦袋,卻還未死,一面拔箭,一面似乎想回頭來探

「還要賞他支箭。」趙如山自語著,又一箭。

這下是不得活了。片刻之間,盡殲四敵。趙如山得意非凡,直衝下山,略一檢查,果然都已氣絕。自然不必料理,挑了一匹耳如削竹,細的白鼻馬,一躍而上,絕塵而去。

走了有七八里路,山岡已過,遙遙見大隊漫山遍野而來,唯恐自己人誤會,來不明不白地送命,他趕跳下馬來,下戰袍,高高舉起,在空中舞著。

押后的將也是何慶奇的得力部下,拜步軍副都頭,名孫炎星,為人持重。遠遠看見有單騎飛奔而來,便約束左右,不可造次,此時一見那樣的作,更料定是自己人,因而打馬向前,看到趙如山汗流滿面,狼狽不堪,大為驚詫。

「老趙,怎麼回事?」

「趕快回去。」趙如山著氣說,「前面有伏兵。」

「何將軍呢?」

問到何慶奇,趙如山神慘淡,幾乎要掉眼淚。「只怕兇多吉了。」他說,「已經陷重圍。」

「那得救他才好呀——」

「不!何將軍不準大軍前進。」趙如山又說,「救也很難,山路上本沒有迴旋的餘地,而且——」

他哽咽著說不下去了。料想何慶奇不是陣亡便是被活捉。為今之計,什麼都是閑話,要報告熊大行親裁敵之計,才是唯一大事。

Advertisement

「那就這樣,我留守在這裡,你趕回去報告熊將軍。」孫炎星說,「我還是要派人去探路接應。」於是孫炎星即時選派最幹的一個小隊,向北山接應,臨行告誡,千萬小心,隨時要送消息回來。他自己就率領大隊,就地部署防線,分佔崗陵,以強弓弩,守住陣腳。數馬隊,往來游擊策應,嚴戒備,等待熊大行的命令再定行止。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