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星雲小說 軍事歷史 上品寒士 二十六、解憂

《上品寒士》 二十六、解憂

?葛洪麻佈道袍,鶴髮,七十五歲高齡背不躬、耳不聾,眼神清亮,行步矯健,後世傳聞其善房中,《抱樸子·篇》亦有論及,但陳之在初臺道院並未看到有年輕子,看來是謠傳。

陳家塢的陳氏族人見陳之請來到寶石山鬚眉皆白的老神仙,無不驚奇,齊齊施禮,口稱:「仙翁」

葛洪給陳母李氏切脈,又問了陳母李氏的飲食睡眠,點點頭,與陳之來到書房坐定,小嬋上茶,葛洪舉盞抿了一口,瞑目細品,但覺清香滿口,回味無窮,睜眼問:「這是什麼茶,烹製法大異?」

之道:「這是常見的上虞細茶,未經烹煮,直接沖泡,其味雖淡而雋永。」

葛洪知陳之關心母病,便不再論茶,說道:「令堂質虛弱,憂心鬱結,脾胃虛冷,食輒不消,要治此病,除藥之外,還須有寬心之,莫讓令堂再有憂思。」

當即手書一方:生地黃十斤,搗爛取,和面三斤,以日曝干,更和,每日用餐前,服數勺,一日三次,連服半月。

正這時,卻聽塢堡大門方向傳來爭執喧嘩聲,似乎有來福父子的怒聲。

之道:「仙翁請稍待,晚輩去看看即來。」

之快步來到塢堡大門前,卻見兩個差胥吏在耀武揚威,一個道:「喚你們家主出來,我倒要看看錢唐陳氏何時為高門士族了,竟然還有府管不到的蔭戶!」

來福怒道:「檢籍是七月的事,為何現在就來?」

胥吏道:「為防備猾民戶逃跑躲避,故提前檢籍趕快喚你們家主出來,私藏流民冒充蔭戶,應重罰。」

Advertisement

之上前道:「我就是西樓陳氏家主,檢籍需有文書通告,請出示。」

一個黃麵皮胥吏打量了陳之兩眼,說道:「此次是提前檢籍,未有文書。」

之道:「未有文書,那就不得擅自檢籍擾民,兩位回去領了文書再來吧。」

另一個胥吏怒道:「聽聞陳家塢私藏流民、逃避稅役,我二人特來抓捕,這不需要文書吧!」

之道:「這也屬於檢籍,還得要文書。」

黃麵皮胥吏一眼看到獨臂的荊奴,喝道:「就是這個獨臂老頭,抓住他,看陳之還如何抵賴。」

兩個胥吏一齊朝荊奴衝去,冉盛跳了出來,兩手揪住二吏后一搡,二吏踉蹌數步,摔了個四腳朝天。

葛洪不知何時站到了陳邊,攬須笑道:「之小友,老道明白了,這就是令堂所憂心之事,是致病之由你既請老道來為令堂療疾,那令堂這病因老道就一併除去。」說罷,揮著麈尾邁步上前,對那兩個胥吏道:「老道與汪府君有舊,你二人先回去,莫在此擾,老道會致信汪府君」

那兩個胥吏正怒火熊熊,剛才一跤摔得好狠,這不是毆打差、蔑視律法嗎?正要咆哮發作,卻不知哪裏出來這麼一個鬚髮皆白的老道,裝什麼仙風道骨啊,還說與汪縣令有舊,輕描淡寫地讓他二人回去,簡直是豈有此理,沒看到刁民抗法嗎?

一個胥吏著後腦殼,斜眼瞅著葛洪,冷笑道:「老道,我二人是秉公辦事,怎麼是擾?你這老道說得輕鬆,一句認得汪府君就可以打發我二人回去,你昏庸了吧?老糊塗了吧?」

Advertisement

葛洪麈尾往前一拂,好似施法一般,喝一聲:「掌!」

後那個彷彿是聾子的魁梧大漢應聲一躍上前,掄起扇般大的掌,兩個掌下去,兩個胥吏歪了、牙掉了,半邊臉迅即腫了起來。

葛洪道:「回去代我致意汪府君,就說丹葛稚川請他有暇來寶石山初臺道院一晤。」

兩個胥吏捂著,狼狽而走,雖然還是不知道葛稚川是什麼人,但眼前虧吃不得,回到縣上再說,絕饒不了陳之和這個老道。

來德和冉盛看著那兩個一路唾的胥吏,心裏真是暢快,放聲大笑。

……

當日午後,兩個挨了打的胥吏回到縣署,向魯主簿控訴,魯主簿當然知道葛稚川是誰,暗暗吃驚,心道:「那陳之如何又與葛洪有了?竟讓一向清高不理俗事的葛洪為他出面,葛洪名聲極大、遊廣闊,慢說是我,便是錢唐禇氏又何敢與葛洪作對!」

魯主簿思來想去,暫時無法對付陳之,只有徐圖後計,只要陳之在錢唐縣,那總有辦法敲剝得他傾家產,葛洪又不能長久庇護他,至於陳氏的蔭戶來福,就等七月檢籍通告張后再去抓到縣上來,那時看陳之還有何話說?

然而魯主簿沒想到的是,錢唐縣令汪德一聽說葛稚川請他去道院一晤,簡直大喜,吳郡太守陸納之兄陸始,居五兵尚書,三年前專程來訪葛洪,葛洪閉門不見,陸始怏怏而退而現在,葛洪竟讓人傳話請他去一晤,這要是宣揚到郡上、州上,他汪德一豈不是名聲大振了?

Advertisement

汪縣令恨不得立即就去拜訪葛洪,無奈天公不作,接連下了十餘日的雨,直至五月二十三日才放晴。

二十四日一早,天微明,汪縣令帶著幾個僕從就出發了,從錢唐縣城到明聖湖畔的寶石山有五十多里路,先乘牛車、后坐肩輿,在未時初刻來到了初臺道院。

一見長眉如霜、鬚髮如雪的葛洪葛稚川,汪縣令即一躬到底,深深施禮。

葛洪正與一個風度俊逸的年對坐相談,短案上兩盞清茶香氣繚繞,葛洪示意汪縣令暫坐一邊稍候,汪縣令不知這俊年何許人,只聽葛洪對那年道:「老道這四十卷《抱樸子》從未示人,你既讀,我便借你,五日借一卷,以便你抄錄,還有,還書時老道要考你讀書心得,若回答不稱我意,下一卷便不借,哈哈,好了,你回去吧。」

葛洪挽了年的手送出院門,看著年主僕三人下了嶺方才回道院。

汪縣令移膝靠近,小心翼翼問:「稚川先生,方才那年何人,得蒙稚川先生青眼,何其幸也?」

葛洪笑問:「汪府君以為他是何人?」

汪縣令道:「此子骨秀神清,風儀極佳,定是名門之後,莫非是王、謝子弟?王、謝子弟年齡與這年相彷彿的有王獻之和謝玄,若卑吏猜得不錯,這年不是王獻之便是謝玄。」

葛洪哈哈大笑,說道:「汪府君差矣,王、謝子弟如何會在這明聖湖畔向老道討教,此子姓陳名之,其父兄亦小有名,汪府君想必也有耳聞?老道請汪府君來此,便是為了此子。」

Advertisement

「他便是陳之!」汪縣令瞠目道:「卑吏知道,卑吏知道,此子書法、音樂嘗蒙桓參軍和全常侍的賞識,桓參軍還將柯亭笛贈與他」

「哦,還有這等事!」葛洪頗為驚訝,他與這往已有半月,年隔日便來向他討教,問及的疑難之深奧表明年好學深思,而且往往別有妙理,葛洪亦之啟發,暗嘆年宿慧,是王弼一般的天才,又喜年純孝,潛心苦讀也與他年經歷相似,所以視年若子侄輩,甚是喜,但年從未對他說起過曾蒙桓伊、全禮賞識之事,此等不驕不躁不自矜的雍容氣度想那王獻之、謝玄也未必能及吧?

好了,之又可以認真學習了,繼續優雅從容的旅程吧。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