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星雲小說 古代言情 人人都愛馬文才 5.孤魂野鬼

《人人都愛馬文才》5.孤魂野鬼

?走出賀革小院的馬文才長長地呼出了一口氣。

雖然在賀革面前收放自如,但他自己知道,那是他已經提前「演練」過了無數遍的緣故。

事實上,心既算不上坦也算不上激昂的他,為了表現出賀革最喜歡的樣子,早已經張的連最裏面的單了。

但他素來善於掩飾自己,即便是送他出去的若愚再怎麼心思靈活,也才是個十三四歲的孩子,自然看不出什麼端倪,只以為這位馬家公子被主人收為室弟子而心中激而已。

馬文才拒絕了若愚的相送。

他剛剛才鬆一口氣,實在沒有心力再偽裝什麼,只領著的書良辰轉出山門,下山安排僕役家人和明日的拜師之禮。

再上山,便要去見了。

是的,,而非他。

從一開始,馬文才就知道祝英臺是人。

應該說,他從過去的自己那裏,知道了這個祝英臺是人。

想起祝英臺,再想起自己,馬文才鼻中酸楚,他本不知道自己是得了上天的憐憫,還是得了上蒼惡意的玩笑。

過去的馬文才並沒有遇見什麼中正,但也依然還是這個名字,他原本和祝英臺毫無集,和大部分仕宦子弟一樣,國子學重建之後被父親送去建康讀書,送去的時候才十五歲上,也並未了解什麼是

馬文才皮相雖然不差,但才能卻只能算中上,在那個人才濟濟的國子學中,即便是隨便從哪個角落裏拎出個人來也都是帝族王公、灼然貴胄之後,無論是出還是待遇,都遠遠不是他一個堪堪才能就讀國子學的次等士族能比的,在國子學中讀書的幾年,是他人生中最為抑的時刻。

那時候的他,只是為了不落到太差的位置就已經拼盡全力,即便是如此,這些被家族挑細選進國子學的年輕學子還是經常讓他覺得自慚形穢,幾乎要落到了塵埃里。

Advertisement

但無論如何,進了國子學,仕宦之路算是通暢,馬文才也一直盼著中正評品之後和其他的學生一樣早日出仕,好耀門楣。

噩夢,是從十八歲那年開始的。

馬文才是長子,肩負家中承嗣之責,讀國子學后家中就開始為他籌劃親事。他家基不牢,又不是王謝顧張,算不得族,又不願低娶,便聽從妁之言,定下了上虞的祝家。

上虞祝家莊,在會稽郡算是極為鼎盛的豪強,雖不在會稽四姓的虞魏孔賀之中,卻有比他們更大的倚仗——莊園。

祝家莊雖稱為「莊」,但幾乎就是一個小型的城池。

從魏晉時起,天下連年征戰,時幾乎朝不保夕,祝家和馬家一樣是南遷的北方士族,但和馬家選擇出仕不同,祝家在上虞建起鄔堡,聚集鄉勇,自山河,隨著戰越來越甚,附庸之人也越來越多。

祝家原本就是北方士族,士族有占田免稅的特權,祝家善待來附庸的蔭客,又十分重視自保之力,幾代人清除荒穢,開墾耕地,栽種竹木果樹,開闢漁場,修築房舍,訓練部曲,直至祝家祖父時,莊中已經僮僕軍,閉門為市,牛羊無數,田池幾百里。

所以幾經戰、造反,江東六郡不次等士族一批又一批的面臨洗牌、滅族,唯有祝家一直屹立不倒,為當地著名的豪強。

這樣的武裝力量無論南北都會重視,在北方,鮮卑人建立的魏國將北方大地上的鄔堡主封為「宗主」,南方的劉、宋也好,梁國也好,都給這樣的鄉豪加以優待拉攏,他們做的,便是「定士」。

豪強雖沒滿足三代以上連續出仕高的條件,朝廷和中正卻依舊承認他們的士族地位,並可以士族同樣的特權。

Advertisement

就門第上來說,為祝家莊莊主的祝家也是次等士族,和馬家門當戶對,祝家還從小學文識字,頗有才名,據人說,相貌也是不俗,怎麼看,這門親事都是上上之選。

馬家是漢伏波將軍馬援之後,郡在北方的扶風郡,幾代出仕也只做到四五品上下,因門第郡所限不得高升。

祝家是南遷的北方士族,有地有財有武裝,馬家對這門親事很滿意,而馬文才也和當時大部分男人一樣,只想娶一地位想等的士族子,夫妻和睦,開枝散葉而已。

一切看起來都那麼圓滿。

可誰又能料到,祝英臺親之日卻乘船上岸,祭奠「故人」之後一頭撞死在那梁山伯的墓碑之上,生生讓他沒有娶妻就先了鰥夫?

馬文才甚至不知道祝英臺還有扮男裝去會稽學館讀書一事!

生來便是太守之子的他,原本就不必上什麼五館,可直國子學的,誰又會想到在那會稽學館里,曾有一對曾同吃同住了數年的同窗「好友」,曾定下過山盟海誓之約?

在這世道,士族統治的核心是建立在統上的等級制,他們的婚姻也被這種等級制度控,士族和寒門之間的通婚是被認為大逆不道的,寒族之尚可以姬妾的份流高門,而士族之和寒族男子相,其醜惡程度比起人///合,已經相去無幾,而社會中往的忌更甚於婚姻。

於是乎,他原本通常的仕宦之路,剎那間就斷絕了。

「婚宦失類」的彈劾一出,他的父親便丟了,他也終不得出仕,馬家兩代失去職,眼見著就要落下等士族甚至庶族的結局,可他們卻甚至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祝家莊原本就沒有人出仕,如今又死了兒,不過不疼不的罰了一筆財帛,可對於他馬家而言,卻從此了滅頂之災。

Advertisement

一位士族貴死在寒門庶族的墓碑上赴死也不願嫁他,人人皆稱「馬文才」只是個無才無德的紈絝子弟,定是豬不如,否則不會有士族之行此大逆不道之事。

這讓在國子學中曾拼盡全力才得到不俗績的馬文才聲譽大損,昔日同窗更是對其避之不及。

民間百姓喜「男才貌」的仇故事,又大多憎恨士族吸食百姓汗民脂民膏,如今祝英臺和梁山伯死後同,一時間傳的沸沸揚揚,在眾人推波助瀾,梁山伯和祝英臺的故事傳頌的猶如千古深,而馬文才卻了欺男霸、拆散一對眷的惡毒小人,日日夜夜被人啐唾沫、打小人,幾乎永世不得翻

時人惜名聲,馬文才終不得起用,又此侮辱,原本心高氣傲又被家族寄予厚的他此委屈,又有死人命的惡名,從此鬱結於心,就在梁山伯祝英臺死後的沒幾年,也鬱鬱而終。

馬文才原本出宦族,即便不國子學讀書,也能蒙蔭仕,馬太守為子籌劃一切,只不過想要解決他後顧之憂,好讓兒子先家后立業,誰又想到一場婚事,先失去了他人生中最重視的一切,又落得白髮人送黑髮人的結果?

馬文才之母魏氏哭瞎了眼睛,馬太守下野之後,遭昔日政敵報復陷害落井下石,也很快就病逝於家中,死時甚至連面的葬禮都沒有。

士庶之分,讓三位年輕人都英年早逝,又留下家破人亡令人嗟嘆的結果,然而卻造就了一段千古的佳話。

這對於人世來說究竟是幸,還是憾?

再說馬文才鬱結於心而死,一冤魂卻不願迴,魂魄在諸般世界遊盪,發現幾乎每個世界裏都有梁祝的存在。

Advertisement

他們或是同窗,或是俠,或是死後同的眷,無論哪一世都死而相伴,梁祝二人『化蝶仙』的故事百世流芳的,可無論是哪一生哪一世,他馬文才都猶如跳樑小丑,絕得不到任何人的尊重,反倒越發讓人痛恨唾棄。

馬文才的魂魄在世間飄飄,只想要得到一人肯定,早日解升天,可世人欺他、辱他、輕他、恨他,那梁祝早已因百姓的歌頌升仙神,只有他為一縷冤魂,永生永世不得超生……

不知什麼時候起,大概他自己都已經飄到麻木,將前塵往事都快忘記,只剩下那梁祝的心結死死不散,等他自己都生出自棄之心時,忽一日,他竟回到了自己年之時。

三歲的馬文才還不馬文才,只「念兒」,魂魄時看見的不甘而亡的父親依舊還年富力強,賢淑可親的母親也沒有哭到眼盲。

一天到晚笑呵呵的祖父還在任著東海太守,自己也依舊是那個全家唯恐被小鬼拘了去的小兒。

小鬼?

曾飄在世間的自己,怕是連小鬼見了都皺眉避開直呼晦氣吧?

睜開眼睛的他彷彿做了一場噩夢,卻越發覺得真實。

大病初癒的「念兒」如獲新生,得到的除了那久遠的記憶,還有額間一抹朱紅的印記。

那一刻起,他是馬文才,又不是馬文才,就連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死而復生之人,還是一夢黃粱。

再後來,便有了過去不曾有過的見中正,有了「人中之才」的評價,也有了「早慧好學」的努力,可馬文才心底的夢魘卻無法除去。

一次又一次的,他從噩夢中驚醒。

當第千百遍從噩夢中驚醒后,知道自己無法自己解開心結的馬文才,便做出了一個決定。

他要去會稽學館,徹底解決掉心中的夢魘。

不是殺了祝英臺和梁山伯,殺了他們,夢魘是不會破滅的。

他要征服祝英臺。

他要讓的眼裏只有他,要讓在自己的面前心悅誠服,無論何時何地,哪一時哪一世,無論是生是死,全心全意依上他的祝英臺都只會是他的人,也只能是他的人!

「什麼梁祝佳話,什麼山盟海誓,統統都去見鬼!」

馬文才心中冷笑。

既然上一世梁祝之來自於同窗同室,那這一世的他便要看看,和祝英臺同住一室的是他,同進同出的是他,還有沒有什麼「山伯永祝英臺」!

離小院越來越近,馬文才知道自己要竭力地剋制住自己的興,否則恐怕會給這位「特殊」的室友留下不好的印象。

看向面前幽靜的院落,一想到那個冷艷的子正喬裝改扮坐在屋裏,心中不安又滿是戒備地等待著同居之人的到來……

馬文才不由自主地戰慄了起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