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星雲小說 古代言情 皇家女侍衛 第七章

《皇家女侍衛》第七章

定王殿下這回到西洲去辦剿匪的事,除了選派武將護駕之外,也安排了文臣跟隨,人數倒是不。這位殿下在軍伍待過,做派并不驕矜,一行人都是騎馬,只是有位定王故人的孀帶了四歲的孩子隨同,故而單獨安排了兩輛馬車。

阿殷和如意、瓊枝跟的是陶靖,沒有定王那麼大的臉面照拂,自然得作干打扮騎馬。

一大早趕到宮城外等候,巳時二刻,定王殿下率隨同的員向皇帝辭行罷了,整裝出發。

算上隨行的文武員和侍衛,那兩輛馬車前后的仆從以及阿殷等人,林林總總倒有四十個人。

陶靖大概跟定王稟報過要帶家眷的事,定王掃了阿殷一眼,也沒做聲。

隊伍緩緩行出城門,陶靖率侍衛開道,定王同隨行的文及兩輛馬車夾在中間,末尾又是武將率侍衛斷后。那武將不是別人,正是阿殷避之不及的高元驍,據說這回定王是領了西洲大都督的頭銜,高元驍素得皇帝賞識,便特地調撥過來,以司馬的份隨行。

好在這是正經辦差的時候,高元驍見著時雖多看了兩眼,卻也沒做什麼。

倒是那日在珠市街見的常荀也在隊伍里,瞧見阿殷的時候,特意笑瞇瞇的看一眼。

看得阿殷骨悚然——以阿殷對他得可憐的了解,這位常荀可是個風流郎君,固然子直爽能干,對著人卻常會不正經,雖不會做什麼出格的事,言語調戲卻是常有的。阿殷有位好友生得好看,某回被他上,便被打趣調戲了幾句,加上他生得俊,言語舉止風流卻不下流,倒那姑娘紅了臉。

這是個什麼隊伍啊……

阿殷暗暗的嘆了口氣,聽從陶靖的安排,帶著如意和瓊枝兩個跟在馬車后面。

Advertisement

路上曉行夜宿,自有沿途的驛站安排住

因定王常冷肅著一張臉,路上也沒人敢胡鬧,規規矩矩的各司其職,頗為嚴整。

因為有兩輛馬車在,隊伍走得并不快,過了五六日,也才走了大半兒。

這一日天氣著,三月春雨如,隨風落在臉上,潤微涼。

意境固然不錯,卻也人著惱——靠近西洲的地方有一道起伏疊嶂的山脈,綿延百余里,中間皆是崇山峻嶺,那道還是幾百年來自兩封夾峙的山谷中開出來的,兩邊皆是高聳的山石斷崖,晴日里行走都人心驚膽戰,這等雨天氣里,更是人畏懼。

路上泥濘,定王下令眾人務必留意,跟著隊伍,不可掉以輕心。

阿殷披著斗篷,也留神兩側的靜,那嶙峋怪石在雨霧中像是佛殿里怒目圓睜的羅漢,居高臨下的俯視,像是隨時能掉下來砸到人似的。

提心吊膽的行了大半日,后晌漸漸到了飛龍谷的谷口,曙就在前方。

只是那雨勢漸漸變大,阿殷的視線都有些模糊了,耳中聽著刷刷雨聲,忽然察覺山谷里似乎有什麼奇怪的靜,正要留神細辨,就聽前面常荀高聲喊道:“垮山了,快往谷口走!”

一語驚醒雨中人,隨行的侍衛當即策馬往前飛馳,那兩輛馬車也沒命似的往前跑。

后頭依稀有轟隆隆的聲音傳來,兩側的山石開始晃著滾落,阿殷夾著馬腹,朝如意和瓊枝喊,“快跑!”

隊伍在雨中疾馳,不時有滾落的山石險險的子呼嘯著落到旁邊的河谷里,有兩匹馬被正正砸中,嘶鳴著滾河中。

阿殷這還是頭一回見垮山,心中卻不覺得慌張,一面瞧著前面的路,一面留意側方靜,算著那些山石的來勢馭馬躲避。

Advertisement

這兒勉強能應付,前面那馬車卻跑得跌跌撞撞。畢竟車輛不及馬匹靈活,轱轆在泥濘的路上打,倉促中慌不擇路,車子好幾次都險些河谷,驚得車中丫鬟們住了車廂壁,嘶聲喊著救命。

周圍有手靈活的侍衛疾馳而過,將幾個丫鬟拽到馬背上,阿殷跑了片刻,忽然見雨幕中有兩道影逆著人流疾馳而來,卻是定王和常荀。

他們顯然久經這等場合,靈巧避開滾落的山石,口中喊道:“秦姝!”

秦姝便是此次隨行的孀,據說是定王摯友崔忱的妻。崔忱曾在幾年前的關外墨城之戰中為救護定王而死,秦姝這回跟著去西洲,便是想去墨城一遭,親自帶回亡夫的冠冢。

定王顯然是怕侍衛們救護不力,親自同常荀趕來。

靠前的那輛馬車險象環生,卻一直沒靜,直到聽見這喊,里頭的年輕婦人才出手臂。

常荀當即握的手臂,用力將拽上馬背,定王讓開常荀,就想去接里頭那個孩子。

誰知那馬車原本就在河谷邊上打,秦姝蹬著馬車這麼一跳,側面的轱轆當即空,被那疾馳的馬兒拖著,卻是猛然掉個方向,將正在車廂口蹲著的孩子橫甩了出來。

定王出的手臂撲了個空,健馬已向前飛馳,那孩子卻是重重摔在了泥濘里。

這般兇險中,一個小孩子哪能逃

阿殷就跟在馬車后面,見得孩子甩落,下意識的便手去撈,只是孩子離得遠,哪里夠得著。阿殷回馬不及,便咬一咬牙松了韁繩,躍下馬背撈起孩子。

也不慌,抱著孩子就地躍起,借著后面侍衛送到邊的馬背一點,再度騰空而起。騎的馬也頗有靈,這會兒已經緩了速度,阿殷如是三次,竟抱著孩子穩穩騎回了自己的馬背。

Advertisement

作一氣呵,濛濛雨幕中,勁裝輕如燕,像是在懸崖上輕盈騰挪的靈狐。

定王焦灼的回首,將的舉止看得清清楚楚。

谷口已經遙遙在,后頭垮山的靜越來越小,阿殷策馬疾馳,猛然在河谷里的一方巨石后面瞧見了一道悉的影,卻是瓊枝。

瓊枝伺候了阿殷這麼多年,自然也會騎馬,原本是跟如意一同逃命的,這會兒像是被山石砸傷了馬,連人帶馬的落在河谷里,恰恰掉落在一方巨大的山石后面,半半現。

侍衛們飛馳而過,沒人留意,阿殷稍稍猶豫,打消了喊人去救瓊枝的念頭。

刷刷雨聲響在耳邊,瓊枝大概是傷了,靠在那兒大聲呼救,卻被雨聲和隆隆之響淹沒。過雨幕,阿殷仿佛能看到瓊枝殷切向求救的目,然而——前世在高府中的形閃過,彼時阿殷勸說甚至哀求,瓊枝卻總無于衷,何曾顧念過主仆分?

更何況,阿殷這回本就打著要將瓊枝丟棄的主意,心念一轉,便目不斜視的飛馳而過。

垮山似乎停了,雨勢卻愈來愈大。一行人飛馳出了谷口,沒命的飛奔里斗篷雨披皆已散,各自淋雨落魄。定王命人點了隨行之人,侍衛們雖有不傷,倒是沒有落下的,只有如意到了阿殷跟前,低聲道:“姑娘,瓊枝不見了。”

阿殷“嗯”了一聲,便沒有下文。

如意想要張口,看到阿殷無于衷的模樣時,到底沒敢再開口勸說。

隊伍里都是臨時調來的侍衛,瓊枝于他們而言也是陌生,只要阿殷不提,便無人留意,倉促點了人數便依舊前行。陶靖一直在前面開路,遙遙見得阿殷無恙,便也不再分神。

Advertisement

往前走了五里才是驛站,驛們迎了定王,自有人去打理馬匹。

方才的驚魂在此時終于安定,阿殷牽著那孩子的手進了驛站,便見秦姝滿面驚惶的迎過來,用力將孩子攬懷中,隨即朝阿殷道:“多謝姑娘救命之恩!”

“孩子像是涼了,快喝碗姜湯吧。”阿殷也不客氣,急于歸還孩子。

上下早已淋漉漉的難,這會兒也急著想換裳,再拿熱水沐浴去寒。

秦姝那孩子也道了謝,才在常荀的陪同下上了二層的客房。

定王原本一直沉默,待得秦姝離開,才走至阿殷跟前,將一枚白瓷瓶遞到手里,“服一粒,比姜湯管用。”

他的目落在阿殷猶自沾著雨水的臉上,如畫眉目近在跟前,的眼睛是極的杏眼,眼尾微微挑出點弧度,然風綽約之態。頭發在頂心挽發髻,此時被雨淋得,有一縷在腮邊,漆黑的頭發與白膩的臉蛋相襯,就著潤澤的紅,是最素凈的

他還記得方才在雨幕中如靈燕般救人的姿,補充道:“手不錯。”

“多謝殿下。”阿殷眼中的定王卻還是那副冷肅面無表的模樣,只是淋雨后了往常那副高高在上、不可侵犯的威儀,倒讓人覺得親近。

畢竟不敢放肆,只恭敬致謝,連笑都是收斂的。

定王不再棧,吩咐驛站伙計引去客房,也不急著去換裳,先看看侍衛們的傷

一扭頭瞧見那道修長的影已經過了樓梯,只留一道秀的背影,干的打扮竟他想起那日北苑馬球場上飛揚的影。

穿著襦的時候輕盈秀,著了勁裝卻又爽利颯然,素凈的臉上不飾妝容,天然貌。倒還真是個人,難怪連閱無數的常荀都要口稱贊。

只是可惜,長在了臨郡主府上。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