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星雲小說 古代言情 皇家女侍衛 第二十五章

《皇家女侍衛》第二十五章

阿殷同定王回到翔城的時候,已是六月初十。

前往南籠的常荀早已回到了都督府,待得定王抵達,便先將此行繪出的南籠輿圖奉上。定王也不耽擱,來了擅畫輿圖的屬,憑記憶勾畫銅瓦山的地形山勢。他本就是行軍作戰過的人,這方面極天賦,依見聞將大致山勢畫出來,若有記不清的,便問阿殷。

阿殷在這上頭并不擅長,進了那深山便容易犯糊涂,分不清東南西北。好在很好,即便不辨方向,卻記得沿途地標,將些要的地方記清,標在上面,還可互為印證。

至于銅瓦山后頭的山崖,阿殷跟著走了一趟,下山時又留神核對,倒是記得分毫不差。

待那輿圖畫完,一直在旁邊閑站的常荀便嘖嘖道:“原以為陶侍衛只是手好,原來這記也不錯,有前途,有前途——”他睇著定王笑了笑,“難怪殿下要帶著你去銅瓦山,殿下眼也很好啊!”

這般調侃,阿殷自然不敢應聲,倒是定王橫了他一眼。

“魏清帶回來的那幾個人都審了?”

“審過了,吐了不東西。”常荀將茶喝盡,“我那邊也捉了兩個,回來問了問,嘿,倒是給我吐出了條大魚。”

眼見他兩人是要商議正事,阿殷不能杵在跟前,便默默的行禮而退。才走了兩步,就聽見后面定王開口了——

“回家歇兩日再來。”

這屋里此時并沒有旁人,這話自然也不是對常荀說的,阿殷訝然回頭,定王還在低頭瞧案頭的文書,連頭也沒抬。比起前兩日在外的可親態度,此時的他又恢復了往常態度,穿著玄織金長衫立在那寬大的紫檀長案后面,后是刀架輿圖,令人敬畏。

Advertisement

阿殷哪會拂了意,當即抱拳,“多謝殿下!”

定王只嗯了聲,常荀卻笑著打量了阿殷兩眼,目滿含打趣,平白阿殷一陣心虛。

匆匆出了政知堂,阿殷懊惱的拍了拍腦袋——平白無故的,心虛什麼!

定王銅瓦山辛苦,又了風寒,特準歇兩日也不算什麼的,對吧?

回到城南住,阿殷將馬遞給門房的劉伯,才一進門,如意便飛撲了過來,“姑娘,你可算是回來了!”閑居在家,阿殷不在時無所事事,此時只穿著輕薄的紗衫,彩蝶般撲過來,阿殷心大好。

“幾日不見,學會虎撲食啦?”阿殷任由如意拉著手臂,笑盈盈的先往清涼的廂房里鉆。

盛夏時節天氣炎熱,哪怕道路兩旁多有林蔭,也還是人悶得慌。阿殷跟著定王一路疾馳回城,那位殿下怎樣阿殷不知道,反正是已經熱出了一的汗。出了都督府時又正是晌午酷熱的時候,那侍衛的裳比不得紗衫氣,走街串巷回到城南,已上出了層細汗。

如意迅速的人打了水來,伺候阿殷沐浴,又吩咐那小丫鬟把冰鎮的酪拿來。

饒是阿殷立志要在定王跟前博得青睞,這會兒躲了酷暑,藏在屋拿銀勺吃酪時,也忍不住慨萬端,生出懶的心思。還是當姑娘好啊,天氣熱了想躲就躲著,不必冒著酷暑在衙署間來往,也不必深夜不眠吹了涼風去爬山崖,趁著早晚天涼習武逛逛街市,剩下的便是修,讀書弄花了。

——當然也只是慨罷了,若只是貪這般安逸而無所作為,到時候被臨郡主連累,又哪來的籌碼保住父兄命?

阿殷愜意的嘆息,沐浴后換上紗薄衫,尋個團扇打著,只覺渾松快。

Advertisement

次日在家歇了整日,待恢復了神頭,阿殷便帶著如意逛街去。

主仆二人將西螺街逛了大半,進了家首飾鋪,意料之外的竟見了姜玉嬛。

姜玉嬛也是來挑首飾的,將整套的釵簪耳環選了個齊全。兩下里見,各自微怔。

自那日在姜府上面,兩人雖曾在百里春又見過一次,卻都沒單獨說過話。姜玉嬛素來心高氣傲,上回在百里春被阿殷瞧見滿面淚痕,乍見之下便有些尷尬,隨即將下微微抬起,傲然道:“還以為你攀了高枝就飛上天了,跟班當得不亦樂乎,竟然還有心思來挑首飾?”

阿殷不喜這見面就嘲諷的態度,便回敬道:“我又不通樂理香道,閑了只能來瞧瞧衫首飾。”

姜玉嬛面上笑容微僵,旋即語含輕蔑,“似你這般心,自然學不會樂理香道。”

這話倒阿殷詫異。

按姜玉嬛往常心高氣傲的子,容不得人半點嘲笑,這回被阿殷指著百里春的事說,只言語反擊,卻未惱怒,卻是為何?

那頭姜玉嬛并未離開,只是覷著阿殷笑,看得阿殷漸漸疑

“笑什麼?”

“笑你實在心寬——”姜玉嬛抿著角,湊近了小聲道:“你那位郡馬父親都階下囚了,居然還有心思來挑首飾,嘖嘖,果真與眾不同。”

“什麼!”阿殷聞言大驚,一把鉗住手臂。

姜玉嬛皺眉想將阿殷的手掰開,卻敵不過阿殷的巧勁。半天都不開桎梏,姜玉嬛臉上現出惱怒,冷笑道:“你父親下獄了,你不知道?”

“什麼時候!”阿殷被這消息震得有些發懵。昨天回住的時候一切如常,從劉伯到如意都沒說什麼,在都督府的時候也沒人提醒異常,可姜玉嬛卻是這般篤定的態度……阿殷意有不信,盯了姜玉嬛的眼睛。

Advertisement

姜玉嬛并未躲閃,只是冷笑,全然幸災樂禍的態度。

阿殷即便與姜玉嬛不睦,卻也知道子,看起來不像是說謊。

心頭突突直跳,阿殷再也沒心思跟姜玉嬛浪費時間,如意自回住卻出門拐個彎兒,往都督府去了。父親一向都在金匱的,怎會突然下獄?姜玉嬛無從知道這些事,八是因為此事恐怕是姜玳的手筆,他會定什麼罪名?姜玳即便跟父親不深,卻總會礙著臨郡主的面子維持面上和氣,這回怎的突然捉了父親?

諸般揣測直往腦子里竄,阿殷深吸口氣按捺緒。

——只要不是關乎命的大事,都有轉圜的機會,天塌不下來。

到得都督府中,定王正召了手下得力的助手和隨行來的那位文議事。阿殷即便著急,也不敢為這等私事去打擾定王,在政知堂外站了片刻,瞧見右副典軍魏清出來時,忙迎了過去,“魏典軍!”

“陶侍衛?”魏清覺得奇怪,“殿下不是準你休息了?”

“我有急事想請教殿下,正好典軍出來——”阿殷低了聲音,“你近來見過我父親嗎?”

“陶將軍在金匱,我哪能見到。”魏清笑了笑,又覺得不對,“怎麼,出事了?”

看來這位是不知的,阿殷還不能確信此事真假,自然越人知道越好,于是隨口道:“有些事想尋他罷了,典軍既然沒見過,我還是等著殿下。多謝典軍。”

陶靖是一府都尉,掌府中兩千余人的軍務,階又比魏清高,魏清自然不好探問,便先走了。這頭阿殷依舊站在政知堂外,等了兩炷香的功夫,里頭才議罷事

常荀帶著一群人出門,瞧見本該休息的阿殷站在外頭時,頗覺意外。他扯出個笑容往前走了兩步,見阿殷焦灼的著屋時,心里猜到緣由,遂斂了笑容。經過阿殷邊,他低聲提醒,“殿下剛生了氣,小心點。”

Advertisement

阿殷他好意,上前跟值守的侍衛打個招呼,蔡高便進去通稟,不過片刻阿殷進去。

屋門虛掩,里頭是一如既往的安靜,阿殷調勻了呼吸,行禮,“卑職參見殿下。”

今日匆匆趕來,上穿的還是一套姑娘的衫,修長的材掩藏在垂落的象牙下,頭發也挽發髻,綴以珠釵宮花。旁邊的窗戶開,有風徐徐吹衫。行禮時作周正,聲音也是不疾不徐,只眉間焦灼之難掩——到底還年輕。

定王坐在長案后面,將的神看得分明,手中狼毫擱在筆架上,問道:“是為陶都尉的事?”

“殿下知道了?”阿殷微訝,忍不住道:“我父親現在好嗎,殿下可知是什麼罪名?卑職聽說消息后一時著急,又無探聽消息,只好來打攪殿下,請殿下恕罪。”

“無妨。”定王示意在圈椅中坐下,“姜玳給的罪名是通匪。”

“通匪?”阿殷差點沒坐穩,一雙杏眼睜大,忙道:“我父親不可能通匪!”見定王點了點頭,才小心問道:“殿下知道我父親是冤枉的吧?”

“劉撻供認兵曹與他有來往,我上奏置時,他又供出陶都尉也有此行徑。姜玳趁我們還在虎關,騙陶將軍回翔,捉了起來。”定王靠在椅背,將杯中茶水徐徐喝盡,等阿殷自己想明白。

原來是因為劉撻的攀咬,罪名尚未坐實……阿殷心中漸漸鎮定下來。

的思緒平復,也猜出原委,“姜刺史想保那位兵曹,也是在警告我父親?”

若定王認為劉撻的供詞可信,要據此懲罰那位兵曹,那麼劉撻對陶靖的供認也同樣可信。然而上回出兵狼胥山之前,陶靖曾灌醉了姜府席上眾人,他協助定王的態度一出來,姜玳借機敲打,算是一石二鳥了。

那麼這件事,便不是孤立無援了。

——姜玳擺明了是為難定王殿下,定王又豈會讓他如意?且既然只是攀咬,父親也未必沒有自救的法子,倒不必在這里擔心上火。

見得定王點頭,阿殷暗暗吁了口氣,猶豫過后,沒有再追問下去。對面定王眉目朗然,卻藏著疲,想來這一趟回來后又要審問兩土匪的事,還要應對姜玳猝不及防的出招,也頗耗費心神。為侍衛不能為之分憂,至不該多添煩擾,遂站起來,恭恭敬敬的行禮,“多謝殿下指點。”

“我既你歇息,你只從命就是。”定王揮手示意退下。

這話讓阿殷心安,于是再度拜謝,告辭回家。

后面幾日,阿殷聽了定王的話,在家休養,順便翹首期盼消息。隔日在街上見夏柯,才知道定王嚴審那伙從銅瓦山下捉來的人家之后,又牽扯到了那位兵曹。定王將奏折呈上,卻未立即置那位兵曹,連同陶靖也一關著未——他此行奉的是剿匪之名,雖有都督之銜,沒有皇帝開口,還不想擅自員,自留把柄。

隨他而來的文中還有一位剛直史,正好巡查員功過,將那兵曹的政績與過失核查清楚后,連同定王的奏折一同送京城。

過些日子京中旨意下來,卻是定王便宜行事,會同刑司裁決置,將結果呈報刑部即可。

待得六月下旬,那位兵曹按刑律置,陶靖被釋放,安然歸來。

阿殷就算吃了定心丸,沒見著陶靖的面,這些天也有些夜不安寐。清晨從都督府下值回家,還有些無打采,乍然看到正要出門的陶靖,當即欣喜萬分,“父親,你回來了!”

正要出門的陶靖收回了腳步,瞧著兒歡欣的模樣,便是一笑,“覺得意外?”

“我以為姜刺史會借機狠狠為難一番,怕父親在獄中吃苦,擔心了好多天!”阿殷湊到陶靖跟前,低聲笑了笑,“沒想到還是定王殿下神通,得他這麼快就收手了。”

“也是姜玳自作孽,把柄太多。”陶靖并未深言,瞧著阿殷稍見憔悴的神時,卻皺了皺眉,“怎麼臉不好?”

阿殷嘿嘿笑著避而不答,又問:“父親是昨天回來的嗎?”

“昨晚。”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