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星雲小說 軍事歷史 大明英華 第419章 誰稀罕做親王的老丈人

《大明英華》 第419章 誰稀罕做親王的老丈人

從喜峰口一路北上,到了青城附近時,十二歲的信王朱由檢,已經在鄭海珠的實地講解下,弄明白了大寧鎮的軍事重要

北接遼河上游,能夠獲得沛的農業與畜牧業水源。

東邊與大凌河、廣寧、遼不間斷的防線,互為援引。

西面連著大明九邊重鎮的宣府。

燕山長城。

對長期困于北方游牧民族邊患的漢人王朝來講,大寧草原這塊地界,就是歷代北虜侵略者的軍事基地與資源供給中心。

遼、金兩國都將大寧作為國都之一,元代將大寧放在遼行省治下,仍作為自家政權在北方的軍政樞紐,充分揭示了大寧的重要

正因此,明帝國的建立者朱元璋,才會從一個最勇與進擊神的開國皇帝的視角,丟掉長城固邊的局限認知,寧可冒險雇傭朵衛等異族鐵騎,也要讓大寧鎮于漢人政權的統治下。

幾百年后的這個秋天,進塞外遼闊天地的朱由檢,結合鄭師傅攤在他面前的軍事輿圖,暢想太祖爺當年在腳下這片土地上安置五萬明軍雄師,于草原朔風中,頭一回到了脈僨張的豪

但當開口與鄭海珠討論時,年親王的口吻里,又帶上了對自己那位祖先朱棣的約抱怨。

“鄭師傅,這樣一個兵家必爭之地,永樂爺怎地說不要就不要了?”

“因為爭皇位,”鄭海珠并不準備斟酌辭令,而是直截了當地回答學生的問題,“永樂爺當年是燕王,揮師南下,攻伐建文帝,害怕駐守大寧的寧王,抄他的后路發攻擊,就策反了寧王手下的朵三衛,不但發兵變、囚了寧王,還挑選出這些蒙古人里的銳,編燕軍,一路打進了南京。江山易主后,永樂爺將大寧鎮的草原,賞還給蒙古人,長城之外,就不復是大明治下了。”

Advertisement

朱由檢聽完,張著愣怔片刻,忽然出狐疑之:“不對。”

“怎麼不對?”鄭海珠溫和地問。

朱由檢轉著眼珠道:“那些蒙古人肯給咱大明賣命,肯定是因為糧餉賞賜發足了,否則,他們干嘛不往西邊去投靠他們自己的族人?既如此,他們助永樂爺打了勝仗后,就應該越發求著給咱當差、拿犒賞,而不是要回大寧周遭的草原、做回喪家之犬吶?”

鄭海珠出贊賞的笑容。

這位在此世或許當不“崇禎帝”的信王,依然多疑,未必是壞事。

只要看待問題不蠢、質疑得有道理,假以時日,或可為鎮守一方的賢王。

鄭海珠遂拉開車簾,看著外頭的廣闊草原道:“不瞞殿下,這丟了大寧都司的原委,我初聽之下也是存疑,前歲開始,因復建事宜,將究竟探得深了,更是相信,大寧和周邊諸衛所,并非在永樂爺時就完全被廢棄了。直到景泰年間,朝廷還止蒙古人進大寧衛鳩占鵲巢,這說明,起碼那時候,天子和朝廷,都還是將大寧視作大明疆土的。但到了嘉靖爺時,東邊的科爾沁、喀喇沁等蒙古部落南侵西進,我大明又出不起人和錢經略好關外的這些地界,大寧鎮,才漸漸荒蕪失守的。”

朱由檢雙眉鎖,眼神卻專注地聚焦,顯示出聆聽的認真與同步思維的運轉。

待自己的老師說完,朱由檢輕嘆一聲:“說到底,還是得有銀子和糧食。那些蒙古人,也沒錯,咱不給人發餉,他們憑啥聽命于咱們?”

Advertisement

鄭海珠點頭道:“所以,殿下此番到大寧后,就會看到,黃史他們,是怎麼做的。”

又走了兩日,家車隊終于抵達大寧的城關。

黃尊素與馬祥麟,早已在城外二里迎接。

黃尊素與東邊那位守著廣寧城的王化貞一樣,領的也是巡邊鎮的實職,掛右僉都史的名頭,目下居四品,雖然與鄭海珠前的補子一個花樣,但外放的員,和中央直屬的部院一把手,還是有差距的。

但識于微時的多年打底,黃尊素渾無芥

他向朱由檢行過臣禮后,難得抹了素來示人的古板尊容,轉向鄭海珠,與這位老友笑道:“鄭寺卿新上任,頭一巡按之地,就選在大寧,黃某和馬將軍,誠惶誠恐。”

鄭海珠也笑:“沒什麼好惶恐的,方才已在幾個小衛瞧見了,收還行,尤其是番薯。”

黃尊素會心。

前歲他被委派到大寧鎮時,鄭海珠雖向他保證,自己一定會利用前奏對的機會,令戶部和工部不對大寧的募兵和復建欠餉欠費。

但同時,鄭海珠更是立馬實干,向徐啟請教后,出資從松江請了些稼穡好手,送到大寧,教馬祥麟的營兵們怎麼種番薯。

這玩意兒比稻麥都好伺候得多,乃荒克星,在塞外先種起來再說。

此番前來,見到大寧鎮外圍的拱衛軍堡,已經出現頗有生機的村落民居,平民打扮的百姓穿梭其間,其中很有些是扛著番薯筐子的。

鄭海珠當然高興。

當初在山海關,杜松在跟前擺老資格的時候,第一句就是提醒解決那麼多人吃飯的問題。

Advertisement

有地方從政經驗的黃尊素,以及養兵經驗的馬祥麟,自也將此視作頭等大事。

尤其馬祥麟,因也是老友相見了,不必多假寒暄辭令,此刻更是直接接過二人話茬道:“不過,是吃番薯,也不行。阿珠,若灤河周遭的地里出糧不夠,大寧一帶的主糧,還得靠商賈運進來。”

“沒錯,商路通達,人就不死,”鄭海珠指指立于側的張燕客,“三公子這樣的浙商,和常公子那樣的晉商,把銀子、棉布、綢、茶葉,堆到大寧來,糧商們,自然也會聚攏過來,以糧換、換銀子。糧價平穩的話,軍士們手里的餉銀,換糧食養家,應是夠的。不過,為第二個張家口的話,也意味著,會為韃子如鯊嗅、趕來劫掠的目標。”

鄭海珠說到此,看向正左顧右盼、一臉新鮮勁的朱由檢。

朱由檢意識到鄭海珠是在說給自己聽,忙應聲道:“師傅說得對,若圣上將孤改封此地,孤一定盯東夷。”

黃尊素和馬祥麟,原本就對信王也一道來,覺得詫異,此際聽朱由檢出言,更是吃驚。

短暫的驚訝后,卻是驚喜。

大寧比不得南方那些稻粱足的藩國,天子和朝廷不可能沒數。若地位僅次于太子的朱由檢就國大寧,勢必意味著,戶部乃至天子庫,都會有銀錢財一些過來。

這五皇子又是鄭海珠教出來的,目下看來尊師有加,應不至于像福王那般昏庸吧?

然而,辦過接風宴,回到宅中的馬祥麟,一聽妻子張儀轉述了鄭夫人白日里空與說的事,登時黑了臉。

儀,且不說兩個孩子相差九歲,就看他老朱家那些藩王,哪個不是一堆妃子的?我馬祥麟的寶貝兒,什麼好人嫁不到?若挑不到好的,我養一輩子,作甚讓去伺候宗藩?”

馬祥麟就像這世間多命中注定的老丈人一樣,說起未來婿,那張臉,比吃了敗仗還難看。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