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千里急救
劉閃畢竟不是真正的劉禪,剛才吳太后的眼神確實可怕,劉閃擔心出破綻引來殺之禍,收好諸葛亮的表后趕逃出大殿,黃晧在後面跟不舍。
劉閃慢慢地平靜下來,無奈地接了自己是劉禪這個現實,但劉閃不想做個「扶不起的阿斗」,更不想坐以待斃,總覺得自己應該做點什麼。
如今諸葛亮剛剛去世,而歷史上的那個猛將並沒有真正地謀反,劉閃覺得自己應該設法保住他,只是不知道是否來得及,畢竟兩地隔著幾百里難行的蜀道。
劉閃跟大多數現代人一樣,多了解一些公元234年之後的歷史:諸葛亮靈柩回都的路上,蜀國失去了魏延這名勇猛的大將。此後,姜維為抵曹魏,又進行了11次以攻代守的北伐;公元263年,魏將鄧艾從平關蜀,攻克綿竹后劉禪未作抵抗就投降。
「蜀中無大將,廖化為先鋒」,這句話劉閃自然不會陌生。在蜀國後期,姜維北伐時國已經無人可用,只能讓年近80的廖化為先鋒,可見蜀國人才之匱乏。
由於劉閃對現在的蜀國一無所知,既看不懂諸葛亮的表,也不認識朝中的大臣,更不知道自己可以信任誰,只能想到曾經學過的《出師表》中的話:
「將軍向寵,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
走出幾步后,劉閃突然停下腳步,模仿電視里的話對黃晧說道:「給朕找個避靜的地方,傳向寵過來見朕!」
由於劉閃不了解皇宮的布局,只能說「避靜」的地方。黃晧明顯愣了一下,他既聽懂了劉閃的話,也明白他話里的意思,趕躬說道:「陛下,您看宣室殿可以嗎?」
「可以,引路!」
「諾!」
宣室殿類似於後世其他朝代的「書房」,劉閃等了大約一刻鐘后,一位年近40,濃眉大眼,極為朗的男子進殿,叩拜后被劉閃扶起。
「將軍,你現在居何職?」劉閃問道。
劉閃用了「將軍」這個詞,並不會引起別人的懷疑,因為在東漢末年的三國時代,「將軍」這個詞是對所有武將的尊稱。
「陛下,建興元年末將被封為都亭候,後來升任中部督;自丞相首次北伐以來,末將一直管理宮廷宿衛軍,負責皇宮外的安全。」
向寵說得極其明白,他現在的職位相當於其他朝代的林軍統領,劉閃正說道:「向將軍!我……朕有件重要的事,只能由你去辦!」
「臣當竭盡全力,萬死不辭!」
「將軍,事關重大,千萬不能出半點差錯!」劉閃嚴肅地說道,然後在向寵耳邊低聲說了幾句。
向寵聞之並不驚訝,遲疑片刻后說道:「陛下,即是如此,如能頒道聖旨,末將定保萬無一失!」
「聖旨啊……這個……應該怎麼寫呢……」劉閃有些為難,他確實不知道如何發聖旨。
「陛下不必親自手,可以口述,讓黃晧代寫,再加蓋玉璽就行!」
原來這麼簡單,你早說嘛!
劉閃心頭一陣竊喜,急忙喚來黃晧寫好聖旨,由向寵確認無誤后,他欽點了幾名最得力的護衛,迅速騎上快馬離開皇宮。
正所謂「謀事在人,事在天」,自己能否救下他,能否改變歷史,此舉究竟是對是錯,恐怕只能聽天由命了!
做皇帝真好!什麼事都可以口不手,夜裡還有不同的妃嬪暖被窩,劉閃很快就喜歡上了皇帝的生活,雖然是被後人唾棄的亡國之君。
此時天已微亮,劉閃想儘快悉皇宮各,突然一名太監前來報告:「陛下,蔣琬和幾名大臣有急事求見!」
「蔣琬?急事?」劉閃自然聽過蔣琬,知道他是蜀漢的忠臣,同時想起黃晧曾說過的「永安急表」,急忙說道:「讓他們過來!」
幾人進殿行禮后,最靠前的那名大臣急忙說道:「陛下,永安太守鞏志急報:東吳以全琮為主將,孫桓、周舫為副將,引兵3萬,在永安城外30里下寨,機不明!」
劉閃不知道這幾人分別是誰,他們行禮時也未自報名字,劉閃不知如何理,一時有些不知所措。
「陛下,吳蜀兩國雖有盟約,他們此舉實在險惡,不可不防啊!」
「陛下,永安城中僅有2000軍士,如何抵擋東吳3萬大軍啊?」
劉閃穿越前本來就是重慶人,自然知道他們說的「永安城」,它位於現在的重慶市奉節縣,是三國時代東郡與吳國接壤的邊防重鎮。據野史所言,諸葛亮和姜維都在此城布署了1萬兵,直到蜀漢投降時也不曾撤回。
看過三國演義的人對「白帝城託孤」不會陌生,其實它又稱「永安託孤」。蜀漢章武二年(222年),劉備伐吳兵敗夷陵,退守白帝城,最後就病死於永安宮。
劉閃怕出破綻,不敢問幾人的姓名和職,更不願做一個丟失城池的無能昏君,趕問道:「莫非東吳取永安?」
「陛下,盟約不過是一張廢紙!一定是東吳探子得知丞相新亡,想趁我北伐大軍未歸,直取永安!」
剛才說話的大臣呈上一張地圖,這張地圖極為簡單,完全不能跟現在的地圖相比,劉閃有些失,由於不認識上面的字,只得指著地圖問道:「這幾是否駐有兵馬?」
「陛下,朐忍、羊渠、漢三縣並未駐有兵馬,不過李手上2000人的征糧隊還在東郡。」
「相父新亡,永安空虛,但不能向東吳妥協!」劉閃鄭重地說道:「令李率征糧隊火速進駐永安;令鞏志,如果全琮攻城,務必死守!」
「陛下聖明!臣這就去安排!」
幾個不知名的大臣領命而去,劉閃想到4000兵卒很難抵擋3萬大軍,必須得增加援兵才行,急忙說道:「慢著!」
幾人趕返回,劉閃詢問之後得知,永安城位於蜀國的東郡,與吳國的建平郡接壤,由於與吳國有盟約,所以周圍幾百里都沒有布署兵馬。唯一的兵馬是諸葛亮的10萬北伐大軍,他們正在撤回都,此時估計還未回到漢中。
即使如此,劉閃還是覺得應該讓一部分北伐大軍前去支援永安城,能否趕上只能聽天由命了。既然要派大軍去支援,肯定需要一個統兵之將吧!
想到此,劉閃旁敲側擊地詢問了參與北伐的將領和他們的職大小,稍加猶豫后說道:「升姜維為衛將軍,令他引兵5000,火速救援永安城。」
「陛下,姜維沒有軍功就升任衛將軍,地位僅次於大將軍,職位已在眾多將領之上,恐怕難以服眾啊!況且姜維乃是降將,臣擔心……」
穿越而來的劉閃自然了解姜維,這比他們推薦的吳懿、吳班、廖化、張翼等人更曉兵法謀略。
劉閃已經認定了姜維,堅決地說道:「諸葛……相父將畢生所學傳於姜維,意在讓姜維承其志,升他為衛將軍合合理。再者,丞相看人不會錯,朕也相信姜維的忠心!就這樣!」
幾名大臣還想爭辯,劉閃怕說話太多出破綻,於是擺擺手示意他們離去,幾人只好依言而行。
PS:特別說明:蜀國「四方」大於「四征」,而吳、魏兩國的「四征」大於「四方」,如蜀國黃忠,斬夏侯淵后拜「征西將軍」,劉備平漢中后再振的「后將軍」。。
她是現代殺手,一朝穿越,卻成為妖嬈狂傲的商朝郡主。 本是傾城之貌卻奈何身世離奇,代妹出嫁,竟遇上了比自己還凌厲幾分的攝政王。 “白錦歌,上窮碧落下黃泉,此生你注定只能是我甦祈月的女人!” “那就看看,你有沒有那個本事降住我了!” 一個是火焰,燃燒熱烈。 一個是寒冰,陰冷逼人。 當一場戰役拉開天下之爭,她與他之間踫撞出的是強權還是陰謀,亦或是糾纏一生彼此相許的誓言? 這是一幕亂世的紅塵歌,也是一場愛情的角逐戲,且看紅顏殺手如何招架冷魅王爺,步步為營,盛世綻放! ---------------------------------- 片段一︰ 白錦歌一驚,即刻按住甦祈月活動的雙手︰“你要干嘛?” “嗯?”甦祈月不耐煩地皺了眉,“自然是夜深就寢了。” 就寢?跟他? 白錦歌一雙眼瞪得老大,這小安不是說他不近女色嗎?眼下這模樣,又是什麼意思? “王爺你,行嗎?”著重了“行”這個字,白錦歌一臉嫌惡地表情自然沒有逃過甦祈月的眼。 想起府中私下傳聞,他不禁有些明白了。 “你可以試試。”他說,臉上竟帶了一抹詭異的笑顏。 片段二︰ “嗖!”一支冷箭堪堪滑過白錦歌身側,早就有所提防的她輕輕側身躲過。猛地冷眼掃去,卻見甦祈月正舉著弓弩對著她。 眉尖輕挑,白錦歌冷然︰“怎麼,你打算在這里殺人滅口?” 因為她目不斜視地一路跟隨甦祈月,所以壓根沒發現兩人越走越深,越走越遠,直接避開了早前一起沖入林子的人群。 “你若死在這里,也算你罪有應得。”甦祈月回道。 “笑話!”白錦歌狂妄笑道,“甦祈月,你真以為這天下唯你獨尊嗎!我白錦歌的命,別說是你,就連閻王爺也不見得有本事收!”
本書又名《逍遙小捕快》 考研上岸的許青,終於端上了夢寐以求的鐵飯碗。只是,這個飯碗跟他想像的有點不一樣,他穿越到一個剛剛亡故的捕快身上。更是被一個身材高挑,黛眉星瞳的俊俏女捕頭看中,被對方挑過去當手下。許青原本是拒絕的。直到他看見女捕頭隨隨便便掰斷了一根石頭做的燈柱…… 女捕頭:“我不喜歡勉強別人,你若不願意跟著我便說出來。” 許青:“卑職願意,這乃是卑職遵從內心的決定!無有半點勉強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