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張飛犯,劉備自刑
在見過秦瑱這一面之後,老劉頓覺撥雲見日。
若說徐庶來投,讓他看到了一曙,那與秦瑱的言語,就直接給他鋪出了一條康莊大道!
要大事,非秦瑱出山輔佐不可。
而現在正是大好時機,秦瑱無意他投,正該他來招攬這等奇才!
當即劉備與徐庶並馬行下山來,關羽張飛正候在此。
見劉備下山,關羽便上前詢問道:
“兄長,事如何,秦瑱可願出山?”
卻見劉備面無表的搖了搖頭。
張飛一見,頓時大怒道:
“秦瑱安敢如此大膽,兄長親自相邀尚且不願出山,待我取條麻繩,將其縛之,拿來問罪!”
說著便要撥馬而去。
劉備見狀,頓時大喝道:
“三弟豈可如此?豈不聞周文王謁姜子牙之事乎?”
“先生有匡世之才,豈能如此怠慢?”
“若你敢去,休怪爲兄不饒你!”
張飛聞之,自是面一變,神一萎道:
“不去便不去,哥哥何必如此!”
關羽也是第一次見劉備如此生氣,不由奇道:
“兄長,此人果有傳言那般驚世之才?”
秦瑱之名,他也不是沒聽過,但這天下名過其實之人也不,況且秦瑱名聲也有些過了,讓人總覺得有些神話,故而他對秦瑱的能力尚存懷疑。
不過劉備可是歷來不虛以逶迤的。
若是真有才能,劉備便會以大禮待之,若是隻知空談之輩,劉備歷來沒好臉。
能被劉備如此重視,可見秦瑱之才,應該差不了傳聞多。
但他一說罷,劉備便嘆道:
“子瑄之才,恐唯有古之大賢能及,當今蕓蕓衆生,難有人及其項背。”
見劉備將秦瑱比之古之大賢,關羽便是一陣詫異。
劉備被拒絕了尚且如此稱讚,可見秦瑱才能那是一等一的。
秦瑱還不到而立之年,真有這等才能?
徐庶見狀,心知二人定然不信,便笑道:
“二位恐怕不知吧,子瑄前來之前,袁知子瑄離曹,便廣爲宣揚,若子瑄願前去投靠,便以相位待之!”
“北方袁紹亦是各方打探子瑄消息!”
“若別人被如此待之,必矜然自傲,可子瑄卻甘於閒居於此,可見其者之心!”
聽聞這話,關羽一時就沒話了。
他是驕傲不假,可還沒驕傲到不把天下人放在眼裡的程度。
現在秦瑱之才,有曹劉認可也就罷了,連二袁都腆著臉來背書,可見此人確實有兩把刷子。
而張飛聞此,又是嘟囔道:
“便有大才,不願投我軍,又當如何?”
他話音未落,劉備便不喜道:
“先生即便不投,亦對我軍有恩,今日與先生一見,爲兄如醍醐灌頂,知我軍中諸多患!”
“翼德若再說先生半句不是,休怪爲兄無!”
張飛見狀,心知今日到劉備黴頭,索不再言語,只得和關羽嘟囔道:
“好個先生,若他來了,你我兄弟無立錐之地矣!”
關羽聽此,搖了搖頭道:
“翼德你便說兩句吧,秦子瑄若真有奇才,是該如此待之!”
關羽這人,缺點是有,但優點卻也很多。
最大的優點,就是公私分明。
他知道,劉備之所以如此,定然是秦瑱今日給劉備指點了道路。
其才幹正是他們現在所需要的。
而對他來說,秦瑱的出,算是一個加分項,不慕榮利,憤然下野,也是一個加分項。
再加上秦瑱又不是推三阻四不願見面,只是不想出山,這也能理解。
畢竟秦瑱要出山的話,有更好的選擇,沒必要在這裡陪他們耗。
因而綜合來看,他對秦瑱的印象不錯!
也希劉備真能得到這種人才的輔佐!
關羽這話,對張飛來說打擊甚大,劉備給秦瑱說話也就罷了,關羽也跟著斥責於他?
一時間,張飛憤而不滿道:
“料想兄長今見賢人,便不需小弟了!”
“既如此,小弟去也!”
言罷,翻上馬,策馬便出。
關羽見之,急忙高呼道:
“翼德且慢,你去何?”
他說著,回頭看向了劉備道:
“兄長,三弟如烈火,定不可任其來,小弟先去追趕!”
劉備看著張飛離去,心中亦有不忍,只得點了點頭。
待關羽離去之後,他方纔對徐庶一嘆道:
“先生所言果然不差,雲長尚可,我這三弟如今不服管教,是吾之過也!”
若是以往,張飛如此,他說不得就態度化了。
沒有什麼比兄弟和睦更爲重要。
可現在一看,張飛已經是被他慣壞了。
想想也是,當年張飛和他出徵之時,還未滿二十,僅是個頭小子。
有道是長兄如父,未曾好生引導,以至張飛如此妄爲,和他不了關係。
徐庶聞此,點頭嘆道:
“二位將軍之事,唯有主公可以遏制。”
“我軍若要嚴肅軍紀,非得從三將軍下手!”
“不然後患無窮!”
“還主公理解子瑄一番苦心!”
wWWтт kΛn¢O
“元直放心,備已知矣!”
劉備看著張飛離去的方向:
“三弟如此,皆吾之過,備當以作則,方可解去此患。”
言罷,他便安排隨行護衛在山下看著,命令手下不得打擾秦瑱一家,而後與徐庶策馬而歸。
回到小沛,二人未歸縣府,而是徑直來到軍營,召集諸將。
待諸將其至,唯有張飛未至,劉備看向關羽問道:
“雲長,翼德何在?”
關羽聞之,只得嘆氣道:
“翼德氣不過,不聽勸告,回營飲酒去了!”
衆人聞此,盡皆角一撇,劉備軍中酒,唯有張飛屢次犯,衆人早已不滿,只是不敢言語。
而今又見張飛不聽將令,皆是心中不忿。
劉備見得衆人如此,頓時一咬牙道:
“我軍中早已酒,翼德豈可犯!”
“諸將聽令,隨我前去張飛營!”
關羽見此,心中頓覺不好,難道劉備是準備拿張飛開刀,他急忙上前勸道:
“兄長,翼德今日心中不快方纔飲酒,非是特意犯!”
“不若饒他一次,待小弟再去勸解!”
劉備搖頭,言語極爲惱怒道:
“饒他一次,能饒一世?自我軍中酒之後,翼德多次犯。”
“有道是軍令如山,今日若不改之,如何可行?”
“正好今日吾嚴肅軍紀,翼德犯,安可饒之!”
“諸位且隨我來,今日必當軍法置,以儆效尤!”
說罷,就不顧衆人阻止,邁步朝著張飛營帳行來。
關羽見劉備真要拿張飛開刀,心中一涼,但覺心神恍惚,只得隨行而來。
一路上,似糜芳、傅士仁等盡皆勸阻。
可劉備卻一概不聽,來到了張飛軍帳,便見張飛正在飲酒,觀看士兵被鞭打爲樂。
一見此狀,劉備便紅了眼眶,恨聲道:
“來人,給我將張飛擒下!”
張飛正在喝酒,聽聞此言,頓時將酒缸一放,不敢置信道:
“兄長爲何事?”
“我軍中酒,翼德莫非不知?何以屢次犯?”
劉備恨鐵不鋼的看著張飛道:
“難道翼德忘了昔日丟徐州之禍?”
張飛聞言,子一,自嘲一笑道:
“故知兄長仍怨小弟丟了徐州!”
“也罷,正好借得今日,小弟便隨兄長置就是!”
他見士兵上前,眼睛猛地圓睜道:
“爾等退下,我張飛犯,何須爾等來擒?”
“不過二十軍杖,便了!”
他站起子,毫不懼的朝著營外行來。
劉備見之,恨聲道:
“軍法爲大,豈容懈怠?加倍刑之!”
聽聞這話,張飛瞳孔一張,不敢相信的看了劉備一眼,
“兄長竟如此絕?”
劉備出了一臉痛惜之道:
“非絕也,實爲軍紀之故,若不加倍,我軍威何在?”
張飛見此,心中一痛,沉聲道:
“也罷,兄長願打便打,是小弟該!”
他一說完,關羽也看不下去了,忙出列道:
“兄長,二十軍杖足以,何以加之!”
“不加何以嚴肅軍紀?”
劉備直接對徐庶道:
“徐兵曹,刑何在,與我上來!”
徐庶聞之,回吩咐士兵道:
“來人,將刑擡來!”
衆將見狀,心知劉備這次是來真的,當下紛紛勸解。
關羽更是連聲規勸。
可劉備卻是也不,直到刑上來,張飛已是心如死灰道:
“二哥且末勸了,莫說四十軍杖,便是八十軍杖,小弟今日亦不會多說一句!”
說著,就要朝著板上趴去。
可這時,劉備卻上前一把拉住張飛道:
“起來,誰說要與你行刑了!”
“正所謂長兄如父,翼德你屢次犯,屢次不改,皆吾教不嚴之過!”
“汝此刑,亦當由我代之!”
說著,他回對衆人道:
“自今日起,我軍必當嚴肅軍紀,若有飲酒,定懲不赦!”
“今日便由我劉玄德開始,不得有誤!”
說完,劉備就直接趴在了板上沉聲道:
“來人,行刑!”
而他這一番話說罷,整個營中盡皆譁然。
他們都以爲劉備是要嚴懲張飛,沒想到劉備竟然會拿自己開刀。
PS:想了想還是得說一下,本書即將上架。
估計很多起點讀者要吐槽了,不過我得解釋一句,本書首發q閱,貌似會員看是不花錢的,不是作者急著上架賺錢,而是這邊機制這樣。
另外,今天編輯提醒了一下,以後更新時間改爲凌晨,沒有意外的話,以後都是凌晨。
至於各位讀者大大的評論,其實我都有看,只不過剛來這邊,還不太悉,不怎麼回覆,謝謝各位支持和斧正,在此拜謝。
她是將軍府的嫡女,一無是處,臭名昭著,還囂張跋扈。被陷害落水後人人拍手稱快,在淹死之際,卻巧遇現代毒醫魂穿而來的她。僥倖不死後是驚艷的蛻變!什麼渣姨娘、渣庶妹、渣未婚夫,誰敢動她半分?她必三倍奉還。仇家惹上門想玩暗殺?一根繡花針讓對方有臉出世,沒臉活!鄰國最惡名昭著的鬼麵太子,傳聞他其醜無比,暴虐無能,終日以麵具示人,然他卻護她周全,授她功法,想方設法與她接近。她忍無可忍要他滾蛋,他卻撇撇唇,道:“不如你我二人雙臭合璧,你看如何?”【情節虛構,請勿模仿】
身為醫谷傳人的藺水瑤在山洞里撿回了身受重傷的秦九歌,本以為是給自己撿回來一個藥人。沒想到,這人簡直是十項全能,不僅能和她一起探討醫術,女紅,廚藝,武功樣樣精通,勾走她的胃,更是拿捏了她的心。殊不知,秦九歌的心早就落在她身上再也拿不回來了。 兩人一起克服萬難,休養民生,藺水瑤也利用自己腦中時不時冒出來的現代技術知識幫助秦國國力崛起,最終一統六國,兩人的故事也流傳百世。
穿越成豪門嫡女,卻是凄涼小院薄被單衣,爹不靠譜、后母惡毒,怎麼辦?藝在調香、心在調人,只得自覓情郎!…
一定是她醒來的方式不對:身處墓地,棺材裡還有嬰兒啼哭聲!正蒙圈呢,就被某人當成了盜墓賊!幾個情況?居然敢對她這個現代法醫動手動腳!混蛋,接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