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回溯到開春前,博陵,北疆軍大營帥帳——
正值黃昏前後,北疆五虎坐在帳,逐一向燕王李茂稟告這連日來的戰況。
或許北疆五虎各個都是威名響徹草原的猛將,但是面對著有“炎虎姬”梁丘舞所鎮守的險關博陵,眾將依然還是一籌莫展。
而在主位上,燕王李茂閉目養神,好似本就沒聽到帳眾將的議論紛紛,自顧自地沉心靜氣。
也不知過了多久,北疆軍大將曹達忍不住了,開口說道,“殿下,博陵之事,是強攻,是迂回,還請殿下速做決斷!”
“強攻?”李茂緩緩睜開雙眼,似笑非笑地說道,“路見一匹猛虎臥於當中,不思改道,莫不是還要去招惹?”
帳眾將聞言一愣,因為李茂這言下之意,竟是要主避開梁丘舞,另外擇路前往冀京。
“猛虎又如何?”北疆五虎中最年輕的將領肖火聞言憤憤不平地說道,“我軍又豈非猛虎耶?何必畏懼區區一子?”
話音剛落,便見同為北疆五虎之一的大將佑鬥皺眉說道,“行了,肖火,你就消停一會吧!炎虎姬梁丘舞之勇武,非你能夠想象!前些日子,你還未嘗到厲害麼?!”
肖火聞言面一滯,畢竟在前一陣子,他不尊堅守不住的將令,私下率軍追擊襲他北疆軍營寨的東軍將領項青,結果被梁丘舞伏擊了一陣,當時若非佑鬥、曹達及時趕到,梁丘舞早就將這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給斬殺了,哪還得到他在此大放厥詞。
聽著佑鬥呵斥肖火的話,曹達、張齊、樂續這北疆五虎中另外三位心下暗暗笑,因為現下的肖火活就是三年前的佑鬥的翻版,一樣的桀驁不馴,一樣的狂妄自大,只不過,佑鬥當年在梁丘舞那邊壁後便學乖了,為人逐漸變得穩重起來,而肖火嘛,盡管前一陣子險些被梁丘舞當場斬殺,卻依舊是秉不改,口口聲聲囂著,有朝一日定要找梁丘舞報復那一回的一槍之仇。
[初生牛犢不畏虎啊!]
眼瞅著肖火那不服輸的模樣,眾將心中暗暗好笑。好笑之余,他們亦忍不住歎息,只有在見識過梁丘舞實力的他們,才能領略到梁丘家這位將究竟是多麼地可怕。
“殿下的意思就是迂回繞過博陵咯?”不去理睬有些憤憤不平的肖火,張齊著下思忖道,“可博陵號稱是冀京北邊的門戶,窮山峻嶺,恐怕很難找尋到其他的路吧?”
李茂聞言笑而不語,抬手淡淡說道,“此事暫且擱置,爾等稍安勿躁,靜侯佳音即可!”
“佳音?”眾將面面相覷,均不解李茂的意思,但也不敢再多問,隻好按捺住心神。
也不知過了多久,帳外不經通報走一名男子,此人估著三十上下,虎背熊腰、孔武有力,一雙濃眉大眼頗氣勢。雖說此人只是布單劍,著並不起眼,但是卻給人一種不弱的氣息。
“楚由?”曹達面微變,竟下意識地握住了面前桌案上所橫擺著的寶劍。
肖火愣了愣,茫然地向其他幾位“大哥”,卻發現張齊、樂續、佑鬥等人的神亦變得無比的凝重。
“這家夥是誰啊?”肖火小聲地詢問著旁的張齊。
只見張齊眼中出幾分凝重之,低聲音說道,“楚由,安邑刺客之一員,素來是獨來獨往……”
“很厲害麼?”肖火一臉納悶地問道。
話音剛落,便聽樂續接口說道,“人稱‘布劍神’,你說厲害不厲害?!”
“劍……劍神?”肖火愣住了,從頭到腳打量著那做楚由的男子,只見此人以枯草束發、著布,腰間胡纏著一條藍的布作為腰帶,腳下踩著一雙草鞋,若不是此人的眼神還算是犀利,並且手中握著一柄賣相並不怎樣的鐵劍,肖火還真會誤以為是哪裡的山野農樵,傻傻地闖他北疆軍的大營來。
且不說肖火在那邊上下打量著楚由,這邊佑鬥、張齊、曹達等人卻陸續站了起來,其中,曹達率先喝道,“楚由,上回你行刺殿下,殿下善意饒你一條小命,你不領,還來行刺殿下不?”
楚由聞言哂笑一聲,著李茂輕笑說道,“經他這麼一說,楚某與殿下,確實有三載不曾相見了吧?”
在帳眾將詫異的目下,李茂哈哈一笑,說道,“啊,時隔當在漁行刺本王,確實有三載了!”
楚由一聽苦笑說道,“當日確實是楚某孟讓了……”
李茂擺了擺手,笑著說道,“哪裡哪裡,是本王當時矯枉過正罷了!——若非楚俠士出手製止本王,本王恐怕會許多子民寒心……”
楚由聞言點了點頭,在深深了一眼李茂後,抱拳說道,“茂殿下當日義釋在下,不惜以王爺千歲之尊駕,向在下解釋經過緣由,最終更聽得在下之呈請,這份恩,在下牢記心中!”說著,他深深吸了口氣,叩地抱拳正說道,“今日,便是楚某人報恩之時!”
李茂聞言心中大悅,起走上前幾步,將楚由服了起來,朗笑說道,“本王平最是重武人,尤其是像閣下這般為民拔劍的豪傑義士!——當日之事,過在本王,我二人也算是不打不相識……”
“茂王爺之豪,在下遠不能及!”搖頭歎息了一句,楚由正說道,“先前得茂王爺書信相招,在下回故地安邑,召集了三十來個素有的弟兄,皆是劍湛之輩……可惜我安邑劍客素來是獨來獨往,倉促間無法召集散落在各地的兄弟,還茂王爺見諒!”
“哪裡哪裡,有閣下與三十余位安邑的豪俠相助,本王好比是如虎添翼,豈能貪心不足?——請!”抬了抬手,李茂親自將楚由請了席中。
帳眾將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這布劍神楚由,竟是其主公李茂用書信請來的助力。頓時,帳那凝滯而張的氣氛當即消散地無影無蹤。
“這……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啊?”見李茂親自將楚由迎席中,肖火不有些傻眼,畢竟方才從佑鬥等人的態度不難看出,那楚由曾經還是他北疆的敵人,甚至於,還當眾行刺過李茂,怎麼突然間又變了助力了?
因此,他小聲地詢問著旁的曹達。
而此刻曹達也已打消對楚由的敵意,聞言低聲解釋道,“你殿下提拔還不到兩年,因此你不知楚由那位豪俠……伍衡的事你應該了解吧?”
“嗯!”肖火點了點頭,用仿佛同仇敵愾的口吻恨恨罵道,“那家夥是背叛了殿下的叛徒!”
曹達搖了搖頭,沉重說道,“並不僅僅只是背叛了殿下的叛徒,更準確地說,此人從一開始就不曾有過效忠之心!——伍衡此人,乃太平軍的細,那些年之所以潛伏在我北疆,只不過是伺機挑起北疆與冀京的戰事,好他太平軍能借機在江南坐大而已……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伍衡打算做那漁翁,明白了麼?”
“明白了……可這與那楚由有什麼關系?”肖火不解問道。
“就快要說到正題了……當日伍衡的份被八賢王李賢與刑部尚書謝安所暴,事急逃逸,殿下心中驚怒,回到北疆後大肆搜捕太平軍的細……”說到這裡,他瞧了一眼李茂,見李茂正與楚由說話,並沒有注意到這裡,遂又小聲說道,“你也知道殿下的脾氣,一旦惱起來那可是誰勸也不濟事的,當時為了伍衡之事,殿下在幽、燕之地大肆捕殺太平軍細,手段……唔,手段過於激烈了一些,以至於百姓頗有怨言,於是,便激怒了那個楚由……”
“啊?”
“你不知,安邑刺客為人最是正直,一俠義之氣,當時楚由誤以為殿下迫害百姓,心中大怒,單憑一己之力,持單劍殺我漁府,行刺殿下,不過卻被殿下的武力所擊敗……殿下平素來敬重俠義之士,盡管楚由當時還傷到了殿下,殿下非但既往不咎,還聽從了楚由的建議,下令停止在幽、燕之地搜捕太平軍,並且安驚的百姓……”說到這裡,曹達轉頭了一眼楚由,心中暗道楚由此人不愧是行俠仗義的安邑豪俠,懂得知恩圖報。
不可否認,楚由雖不懂得行軍打仗,但是單憑他手中那一口利劍,便是北疆軍求之不得的助力。
事到如今,佑鬥等人也已猜到,其主公李茂所等的便是這位布劍神楚由,只不過,他們還未想明白最本的原因。
畢竟楚由個人實力雖強,但毫不懂得行軍打仗,而如今北疆軍正想方設法準備攻打險關博陵,雖說多了楚由這麼一位劍湛的劍神無疑是多了一份助力,可這份助力對於那位炎虎姬梁丘舞來說,終歸還是微不足道的。
就在眾將暗暗詫異之時,李茂已緩緩道出了此番請楚由過來相助的原因。
“楚由,你與本王不打不相識,互為知己,本王也就不與你過多客套了,是這樣的……本王早些年坐鎮北疆,堅守我大周邊陲,然而皇位卻遭小九李壽篡奪,此番本王起兵,正是要奪回本該屬於本王的皇位,可奈何朝廷派本王的師姐,東軍上將軍梁丘舞鎮守險關博陵……本王不會說是顧念師門意,不忍攻打,本王只是不敵小舞武藝,因此面對著博陵這座險關束手無策……”
楚由眼中閃過一決然,要知道安邑豪俠可是最講究士為知己者死的,聞言正說道,“茂王爺放心,楚某哪怕拚盡所有,亦會助殿下拿下博陵!”
“不不不,楚由你誤會了。”李茂連連擺手,他可不想楚由白白去送死,聞言連忙說道,“你且聽本王說……早些年草原上的狼騎兵寇我大周,本王與小舞所堅守的,亦是博陵,因此,本王對博陵附近地形頗為悉,知曉有一條不為人知的險峻山路通往博陵後方,奈何時隔已久,數年大雪封路,那條險峻山路究竟在何,本王眼下也說不清楚……若是軍中士卒尋找,萬一雪崩,恐怕要落得個全軍覆沒的下場,因此,本王這才發書請你相助。安邑劍客個個懷本領,本王慕名已久,可否請你替本王找到那條山路,好本王的大軍不必經過博陵,直達冀京!”
楚由一聽恍然大悟,二話不說便應了下來,朗笑說道,“我安邑之輩素來窮苦慣了,翻山越嶺、夜宿荒野那是家常便飯,此事便予在下便可!”
李茂聞言心中大悅,舉杯說道,“如此,本王在此謝過!”
“豈敢豈敢!”與李茂對飲了一杯酒,楚由好似忽然想到了什麼,從懷中出一本書籍遞給李茂,正說道,“其實茂王爺於年後起兵之事,在下亦曾關注……我安邑之輩無長,不過有諸多兄弟散布於天下,行俠仗義,因此,倒也能收集到一些報……謹以此贈於王爺!”
“這是……”
“此乃當今天下各大勢力的簡略報!”
李茂聞言心中微微一驚,取來便看,果然,只見楚由在那份報中詳細地注解了三王勢力、太平軍勢力、冀京勢力的實力,甚至連各地方軍隊的將領名單都寫得清清楚楚。而在冀京勢力中,就包括冀京四鎮與冀州軍。
“連冀州軍都替本王刺探了麼?”李茂有些好笑地搖頭說道,畢竟此時謝安與李賢早已率領著冀州兵在江南與三王勢力以及太平軍勢力廝殺,李茂可不覺得他此番冀京之行會撞見冀州軍。
不過本著可有可無的心思,李茂還是略微關注了一下。
大明朝正德十二年冬,徐晉穿越到江西上饒縣一名窮困潦倒的儒童身上。這一年,明朝皇帝朱厚照正在邊鎮宣府遊玩。這一年,江西寧王朱宸濠正暗中運作準備謀反。這一年,家徒四壁的徐晉尋求出路,最終選擇考科舉,從縣試、府試、院試,再到鄉試,一路過關斬將,卻一步步捲入了寧王朱宸濠造反的漩渦……
朱元璋:“一群貪贓枉法之輩,朕要殺光他們。” 韓度:“陛下息怒,與其殺了,不如廢物利用,壓榨乾淨他們的剩餘價值纔好。” 朱元璋:......
總之一句話,張大少爺確實是一位非常非常難得的好人,謙謙君子,絕對算得上大明朝的道德楷模!當然了,不遭人妒是庸才,張大少爺兼張大探花再是好人,總有一批心胸狹窄、心理變態、居心叵測、缺乏教養的宵小鼠輩對他是百般詆毀、萬般污衊——至少建奴們和包衣奴才們就沒一個能看張大少爺順眼的。為什麼呢?因為咱們的張大少爺活生生的毀了大清天朝入主中原!赤果果的毀了康乾盛世!惡狠狠的毀了被包衣奴才無比吹捧大清十二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