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礽跑下樓,告訴鄂倫岱這個好消息。
天不怕地不怕連康熙都不怕的鄂倫岱一口茶水噴出來,立刻面白如紙。
胤礽:“不會吧不會吧?表叔你怕了?”
胤禔:“不會吧不會吧?鄂倫岱你是個慫包?”
曹寅:“鄂倫岱,太子殿下好不容易給你創造的機會,你敢慫。”
夸岱:“嗚嗚嗚……大哥……”
鄂倫岱猛地拍桌子:“誰怕了!爺……爺……”
他站起來轉了兩圈:“誰隨帶著鏡子?我整理一下儀容。”
胤礽推攘鄂倫岱:“剛你上臺唱戲都不怕,現在怕什麼?別整理了。”
胤禔上前踹了鄂倫岱一腳:“別讓格格等久了。”
鄂倫岱拍了拍胤禔踢出來的灰印子,咬牙道:“走!”
胤礽和胤禔大搖大擺走上樓,鄂倫岱和曹寅佩刀立于他們后,夸岱頭腦跟在鄂倫岱邊。除了這幾人外,就只有胤礽和胤禔邊的大太監跟著,其他侍從都被曹寅安排到其他地方保護。
“我帶大哥來找你們玩了。”胤礽笑著再次來到樓上,尼塔哈黑著臉瞪著胤礽后人模狗樣的鄂倫岱侍衛,磨了磨牙,乖乖給太子、大阿哥請安。
淑謹向太子和大阿哥請完安后,瞟向太子和大阿哥后兩位侍衛。
曹寅板著臉裝嚴肅,鄂倫岱邊勾起一個微笑,對著淑謹眨了眨眼。
帶著面紗的淑謹豎起團扇遮住同樣上彎的角,卻遮不住彎彎的眉眼。
鄂倫岱眼神立刻直了。
曹寅悄悄踹了他一腳,鄂倫岱才回過神,繼續裝嚴肅。
這一切都被大舅哥看在眼中。尼塔哈暗暗拳頭。等太子和大阿哥離開,他一定要找鄂倫岱打一架。
胤禔不是個會因為太子弟弟之外的人改變自己行程的人。他立刻反客為主,帶著尼塔哈和淑謹格格去預定好的地方看戲。
這一路的花銷,自然讓尼塔哈包了。
康親王府為太子和大阿哥買單,是他們的榮幸。
鄂倫岱本就是乾清宮侍衛,該正經的時候還是能唬人。他和曹寅分列太子和大阿哥后,背得筆直,看著英姿颯爽極了。
只是他裝得再正經,一看眼神就不正經了。
淑謹跟在尼塔哈邊目不斜視,但總會不小心瞟到鄂倫岱。
每當看到鄂倫岱的時候,鄂倫岱總能與對視,仿佛鄂倫岱一直在看似的。
淑謹惱了。瞪了鄂倫岱一眼。
鄂倫岱眨了眨眼睛,特別無辜。
于是這兩人在胤禔看戲的這一路,就用眼神談起來。
胤礽觀察之后,總結他們倆的對話大概如下。
淑謹:你瞅啥!
鄂倫岱:瞅我未來老婆咋地!
淑謹:不準瞅!
鄂倫岱:非瞅!
呃……噗嘿,胤礽回到宮中,把這件趣事告訴了康熙。
康熙笑得眼淚都出來了:“壞小子。”
他了胤礽的鼻子:“仗著自己是太子,真沒規矩,別給康親王家的格格惹麻煩。”
胤礽晃腦袋甩開康熙他鼻子的手:“哪里不規矩了?誰敢說不規矩,表叔一定會舉起他那缽大的拳頭揍誰。”
康熙著胤礽的臉:“別和鄂倫岱學壞了!”
別臉的胤礽模糊不清道:“不學壞。我要去找弟弟們分錢了,阿瑪松手。對了,阿瑪也有份!”
胤礽把袖子里的銅錢倒出來,分給康熙一半:“這是兒子第一次親手賺的錢,分阿瑪一半。”
康熙哭笑不得,讓胤礽趕滾蛋。不過胤礽送給他的一半銅錢,他笑納了。
康熙讓人把胤礽送的銅錢編絡子,和玉佩換著戴。大臣們紛紛效仿,結果京中流行起戴銅錢絡子的時尚,還編出了什麼風水什麼辟邪的口訣。
當這個時尚傳遍大清國土,傳到了海外,海外貴族皆以佩戴康熙銅錢為時,誰也想不到,起因只是因為康熙想要低調的炫耀兒子第一次賺錢就分他一半而已。
胤禔沒要胤礽的錢,其他還不能跑跳的小孩子胤礽只給了一枚當裝飾品,其他和三阿哥、四阿哥分了。
“下次帶你們出宮的時候,你們就可以自己買糖吃了。”胤礽慷慨道。
胤祉乖乖把銅錢放進荷包里:“謝謝哥哥。哥哥什麼時候帶我出門?”
胤礽嘆氣:“那得看汗阿瑪什麼時候肯給你放假啊。”
今年太皇太后生辰一過,三阿哥胤祉也終于正式上學,會到了他大哥的苦。
小孩子剛上學,總是跟不上課程。考試不及格,胤祉就沒有假。
胤祉低著頭憋著眼淚:“汗阿瑪好過分。”
他說話有些結,所以背書難免磕磕絆絆,汗阿瑪居然算他不及格。
胤礽把胤祉抱懷里了:“等著,哥哥正在幫你說,哥哥一定說服汗阿瑪。”
“嗯。”胤祉委屈極了。
“對了,除了銅錢,我還送你一樣東西。”胤礽讓人把鋼琴抬進來。
胤祉驚訝:“給我?”
胤礽點頭:“說話的時候容易結,唱歌就不會了。你可以一邊按著鋼琴,一邊背書。隨便唱,什麼調子都行。”
胤祉使勁點頭:“嗯!我知道了!”
“乖。”胤礽了胤祉的頭,然后對胤禔道,“大哥,我馬上可能會跟著汗阿瑪去拜祭陵墓,弟弟們就給你照顧了。”
“啊?這麼累的嗎?去吧去吧,小心。宮里的事你放心。”胤禔道,“我沒法照顧你,汗阿瑪又是個不細心不靠譜的,你要照顧好自己。”
胤祉嘟著道:“對,汗阿瑪本不會照顧人。”
胤礽點了一下胤祉嘟起來的,笑話道:“說汗阿瑪的壞話,你倒是流利了。”
胤祉氣得哼哼。因為這話他經常說。
逗完胤祉之后,胤礽把剩下的銅錢都給了胤禛。
胤禛已經三歲多,能跑能跳能一手布狗狗一手小木劍糟蹋德妃的盆栽了。
胤礽本打算把胤禛帶出宮玩玩,但胤禛最近有點著涼,德妃張得不得了,胤礽便只好拋下可憐的四弟弟。
“拉鉤,下次一定帶我出去。”胤禛先嘰里咕嚕地埋怨了胤礽一大堆,才出小拇指。
胤礽好脾氣地被胤禛埋怨,與胤禛約定,等回宮之后一定帶胤禛出去玩。
胤禛聽說胤礽要出遠門,把小木劍送給胤礽,讓小木劍保護胤礽。
本來胤禛還想把布狗狗也送給胤礽,讓布狗狗陪胤礽睡覺,被胤礽十分地拒絕了。
德妃躲在門口咬手絹,再次被太子和兒子的兄弟深。
啊,我的兒子真是太可了,太子第二可!
康熙也很。于是胤禛送出了一把小木劍,到德妃和康熙送來的一屋子武玩。
德妃還讓宮人送來高大的灌木盆栽放在永和宮院子里,讓胤禛隨便霍霍。
“額娘已經找人給你定制靶子和小木人。咱們四阿哥將來一定是大清勇士!”德妃親了親小胤禛的臉。
小胤禛問道:“和曾外祖父、外祖父一樣的勇士嗎?”
德妃笑得極了:“對!”
小胤禛使勁點頭:“我一定要為大清勇士,保護額娘!”
德妃開心地抱著小胤禛轉圈圈。
康熙探頭看了一眼,悄悄走了,換了一個妃嬪困覺,沒去打擾這母子二人的飛高高。
他今天的新發型,納悶道:“德妃力氣怎麼這麼大?”
趙昌提醒康熙:“德妃娘娘是武將之。”
康熙啞然。
近些年德妃越來越溫,他完全忘記德妃是武將之了。他后宮的子背著他的時候,總是會給他“驚喜”。
二月中旬,胤礽第一次跟著康熙出遠門。
康熙要去關外的永陵、福陵、昭陵告祭,告訴祖宗們三藩已平,臺灣已歸,以及……咳咳,祖制已改。
天氣寒冷,康熙也坐的馬車。
皇帝坐的馬車非常寬大,胤礽單獨霸占一邊椅子,在椅子上滾來滾去。
“小心些,別滾到炭火上了。”康熙把兒子制住。
馬車有卡槽式的小桌子,上面放著水果、食和熱茶,甚至還能生火。
胤礽湊康熙邊蹭了蹭:“你說祖宗會不會夢罵我?我裝作聽不懂滿語好不好?”
康熙點了一下胤礽的腦袋:“滿語是你高皇帝命人創造的,你說高皇帝會不會漢語和蒙語?”
胤礽歪頭:“那我假裝聽不懂人話……哎喲。”
康熙彈了一下兒子的腦門,哭笑不得:“祖宗要是生氣,你就乖乖跪下挨打。反正只是夢里。”
胤礽道:“他們肯定都很喜歡,要打也是打阿瑪你……哎喲。”
康熙又彈了一下胤礽的腦門。胤礽捂著腦門嘀咕。
現在康熙不揍他腦袋,改彈他額頭了。這什麼怪病!
胤礽記得第一世他也跟著康熙去過關外。那時候他還小,大部分事記不得,唯一記得的覺就是第一次旅行非常苦。
但這次和康熙出門,胤礽不覺得有多苦。
即使沒有便利的通工,陪皇帝出行能有多苦?那自己當時為什麼會認為苦?
胤礽歪著腦袋想了想,猜測可能那時候自己需要做一個完的太子,所以很苦吧。
現在他是一個已經完全放棄形象的生慣養太子,被人伺候得比康熙本人還舒服,當然就不苦了。
二月的關外還很冷,康熙自己出馬氣時,不準胤礽出馬車。
偶爾胤礽憋不住了非想出來,康熙就把胤礽包裹絨團子抱在懷里,陪著兒子騎大馬。
胤礽終于看到了大清城外的場景。
關外這時候還沒怎麼開發,越往東北走越荒涼,沿路甚至可以看到傻孢子對著人歪腦袋,然后被一群猛漢徒手抓了。
可憐的傻孢子。
“北大荒。”胤礽深吸一口氣,“人杰地靈。”
他腳下的可是沃的黑土啊,真浪費。
康熙笑道:“你還有而發了。你不也學作詩了嗎?能不能作幾首?”
胤礽在心中鄙視康熙,他第一世的詩做的肯定比自家阿瑪好,可惜流傳下來的不多。
康熙總著兒子們給他寫詩歌功頌德,他這個太子首當其沖,深其害。他的詩才,完全是被著幾乎每個月都要給康熙寫一首歌功頌德的詩練出來的。
每首詩都要用不同的詞句歌頌皇帝很難的好不好!
胤礽嘆氣,道:“好啊。阿瑪想聽是不是?”
康熙著胤礽的兔皮,道:“對,需要朕給你多時間。”
胤礽有氣無力道:“臣於同視暇,獲睹天怡。”
康熙:“……嗯?”
胤礽道:“我皇乾健協龍德,坐清海若馴天吳。”
康熙:“咳咳咳……”
胤礽道:“臨流到歌於軔,總被汪洋圣澤馀。”
康熙:“等等……”
胤礽道:“曼陀花雨紛紛落,總為君王種福田。”
康熙:“夠了夠了。”
他捂住了胤礽的,臉紅道:“你從哪學的這麼多阿諛諂的詩?”
胤礽翻白眼。哪學的?這都是我寫的啊!我絞盡腦寫的啊!你我絞盡腦寫的啊!
阿瑪你知道你有多煩嗎!
胤礽認為自己原本在詩詞上非常有靈氣,但被康熙著歌功頌德毀了!他現在一首詩詞都做不出來,一定都是康熙的錯!
“好了好了,不作詩了。”康熙訕訕道,“朕怎麼說保清怎麼突然會寫詩歌功頌德了,原來是你教的。”
胤礽叉腰:“阿瑪想聽保夸,保還有很多詩句夸!”
現在臉皮還沒有老年時那麼厚的康熙連連擺手:“不了不了,別夸了別夸了。你還是省著你肚子里的墨水吧。”
其他侍衛聽著天家父子的對話,都差點沒忍住笑。
每次他們見皇帝和太子私下相的模樣,都忍不住想笑。真是太有趣了。
一、特工穿越,一夢醒來是個完全陌生的地方,絕境之中,各種記憶跌撞而至,雖然危機重重,但步步爲營,看一代特工如何在宮廷中勇鬥百官滅強敵,譜寫自己的傳奇。我狂、我傲,但有人寵著,有人愛,我靠我自己,爲什麼不能。
秦姝穿書後,得知自己是個頂替了庶妹去修仙的冒牌貨。修仙八年,一朝庶妹以凡人之資入道,她的遮羞布被當眾揭開,才練氣三層的她被宗門無情地逐出師門。 她容貌絕色,被人煉做爐鼎,不出三年便香消玉殞。 秦姝看著窗外蒙蒙亮的天色,陷入了沉思。 努力修仙!在庶妹入道之前提高修為!爭取活下去! 打坐能提升修為?不睡了! 吃頓飯一來一回兩刻鍾?不吃了!
名震天下的奉親王成親,卻娶了個小丫頭,小丫頭出身不高,又軟又怯懦,京城皆言:上不了臺面。天下人都為曾經的戰神鳴不平,誰知,這位王爺卻將自己的小嬌妻寵上了天。小丫
姜含元十三歲的時候,在父親的軍營里,第一次見到了那個表字為謹美的男子。彼時,少年安樂王代天子撫邊犒軍。銀鉤光寒間,笑盡杯酒;弓衣縱白馬,驚破了黃沙塞外的霜曉天。很多年過去了,久遠到姜含元已忘記那個深秋了,有一天,她被告知,他向她的父親求親,意欲娶她為妻。此時,他已是京闕中的那位攝政王了,高坐輔佐,權傾朝野。她愿做他馬前卒,為他平山填海,開疆拓土,雖死而無悔。然而,除了她自己,這世間,不會再有第二人知,那個快馬追風弓聲驚鴻的邊塞深秋的清早,也曾是她為少女...
前世機關算盡,林皎月還是算錯了人心,慘死寧王府後院 一朝重生,她洗心革面,決定安安靜靜乖乖巧巧,再不招惹前世冤孽 卻在避讓的轉角,意外撞上了個俊美無儔,可渾身帶着陰森煞氣的年輕男人 對方目光如dao,慢條斯理刮過林皎月周身每寸 後來林皎月才知,那位就是主母原本要將她送去給“暖房”的督公顧玄禮,人稱九千歲 林皎月又驚又懼,又只能反覆寬慰自己,太監就太監吧,至少後院安寧 她是對手設計送來羞辱顧玄禮的對食,拒絕或者收下都叫人樂看好戲 可衆人等着等着,未等到新婦血濺婚房,也未等到九千歲殿前失儀, 只等到他替她奪回嫁妝、替她護住家人、替她在繁華長街裏,買一盞漂亮花燈 鵝毛大雪下,乖戾狠毒的九千歲割下寧王世子的腦袋,一步一步走到林皎月眼前,聲音柔軟醉人: “月兒不喜歡這種佞臣好不好?” 沒曾想他那小夫人只在最初嚇抖了抖,隨即便紅了眼,一頭撲進他懷中: “不是的,只,只喜歡您!” 顧玄禮是dao,是衆人敢怒不敢言的鬼見愁 他們盼他不得好死,卻又日日只能看他在他們頭頂上恣意取奪 唯有林皎月,見他會怕,會哭,卻也會鬧,會撒嬌,會愛他,要他抱 那他便要擋住這世間所有醜惡,將她託於掌心,日夜用心疼愛 小劇場: 想污小夫人清白的某世子妃被督公反手報復了 聽聞督公還手下留情的小夫人眨了眨眼:?督公今日行善啦(鼓掌) 督公嘖了一聲,勾脣俯身耳鬢輕咬:那種好事,只能便宜小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