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子更的話,猶如一記重錘,錘得段怡直到夜深了,依舊是睡意全無。
坐在桌案前,手中拿著一支畫眉的炭筆,在紙上畫著……
只不過離畫的上一筆,已經過去了許久,并沒有想出什麼新的線索來。
黑人殺伐果決,顧旭昭一行人頃刻之間全被殺害,知橋全族一夜之間覆滅。這群人殺人如切瓜,本就沒有貓抓老鼠的子。
段怡想著,將畫的那張黑人的畫像,擱在了一旁。
這張畫像上,別的地方都畫好了,可那雙眼睛,卻是怎麼都下不了筆。
“姑娘,別畫了,我給你燉了一碗銀耳蓮子羹。這蓮子還是我從晏先生那兒討來的呢,小崔將軍好吃,他們那兒的食材,那都是頂好的。”
“從前我們當真是青蛙蹲在了井底,隨便吃了點苔蘚,便覺得是人間味了。”
知路說著,推開了屋子的門,將那一碗銀耳蓮子羹,擱在了一旁的小圓桌上,又走過去關上了門,深秋的夜里,越發的寒涼了。
“知橋這麼夜了,還不回來,也不知道抓住了那兇手沒有。姑娘真是心細如塵,知曉報仇心切,在家中待不住,特意讓隨著劍南軍一起全城搜捕。”
段怡放下了手中的炭筆,拿起帕子了手,走到了圓桌之前。
知路的銀耳羹熬得極好,濃稠卻又不過于甜膩,段怡輕舀了一口,嘆了口氣,“從前是大海撈針,如今大海變了魚塘,若是不讓去拼上這一回,那些頭烏下次再面,不知道又是什麼時候了。”
崔子更一言驚醒夢中人。
當即便快馬加鞭的去了顧家,讓顧從戎先下手為強,下令捉拿兇手。
黑人那般厲害,兩位皇子卻只是了傷,并未丟了命,有兩種可能。
一來,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他們殺兩位皇子是假,故意來這麼一出,將黑鍋甩到顧從戎的頭上。布袋口刺殺,證明了段怡的猜想,陛下是想將劍南道,作為兩位皇子的角斗場。
誰能拿下劍南,誰就有了軍功在,離那儲君之位,又更近了一步。
顧從戎六年前遭逢大難,又有喬家的前車之鑒,絕對不可能和平削藩,那麼大戰勢在必行,且很快就會開始。
這個時候,占領道德高地,至關重要。布袋口刺殺顧從戎給兩位皇子留了余地,沒有留下活口,亦是進城之后,沒有追究半分。
兩位皇子卻是沒有這般高風亮節,他們并非沒有可能使出了這麼一番苦計,然后倒打一耙,說整個劍南道只有顧從戎有這個實力,能夠養得起可以刺殺皇子的兇手。
并以此為借口,直接同劍南開戰。
至于那黑人乃是當年殺死顧明睿的兇手這事,只有段怡一個證人,做得什麼數?
是以,立即讓顧從戎先下手為強,一邊搜查兇手,一邊暗地布防,以備對手突然暴起。
但是,段怡端起那銀耳湯,豪邁的一口干了,認為事實應該更加接近第二種。
段怡了,又回到了桌案前,拿起炭筆,又取了一張新的白紙,在那紙上畫起了機巧園來。
五皇子是最先被黑人攻擊的,他邊的人,幾乎死了個一干二凈,還連累了王占毀了面容。看上去他是最慘的,可是這其中,有兩個可疑之。
段怡想著,在五皇子所在的通道,開了一個口……
即便是戰到只剩下了孤家寡人,五皇子依舊好命的沒有死,不如此,他還禍水東引,功的打斷了三皇子逃命的步伐,使得黑人匯合,合力追殺二人。
三皇子僥幸逃過一劫,是因為有同崔子更這個意外出現。
可五皇子呢?五皇子又是怎麼在黑人手底下活下來的?
所以第二種可能,便是黑人要殺五皇子是假,幫助他除掉三皇子是真。
三皇子陳銘母族富貴,且他又年長穩重, 在爭儲之中,比五皇子陳鶴清要有優勢得多。相反,五皇子腳的不怕穿鞋的,是最容易劍走偏鋒,用鮮來洗出一條登天路的人。
“五皇子邊最大的助力,就是王占了,可王占這回幾乎是廢掉了。毀了容貌的人,若是想要再走文之路,怕是艱難了。他怎麼會指揮得黑人呢?”
“六年之前,他也不過是個孩而已。”
段怡嘀咕出聲。
這事兒,就像是一潭泉水,好似看得清,又好似什麼都沒有看清。
像是有一層朦朧的霧氣,就在眼前了,卻怎麼都揭不開來。
正如段怡畫不出來的那雙眼睛一樣,覺得似曾相似,卻又有強烈的違和,好似不曾見過。
按道理,殺氣這麼重,個人彩濃烈的像是打翻了調盤的一般的人,只要見過,就不可能忘記的。
“姑娘你在嘀嘀咕咕些什麼呢?劍南軍這麼多人,兇手能抓不著?他都自投羅網跑過來了,那不是翅也難飛,找到他們那都是遲早的事。”
“總不可能,他還跟那妖似的,轉個圈兒,就變了張臉罷。”
段怡一愣,“轉個圈兒,就變一張臉麼?”
知路一聽,瞬間來了勁,“姑娘忘記了,咱們年節的時候,去逛燈會,還有那雜耍班子的,玩兒變臉呢!變臉有什麼難的,我看姑娘你的臉就跟那六月天似的,說變就變。”
段怡若有所思起來,拿著炭筆在桌上點了點,過了許久,抱了抱腦袋,將那炭筆一甩,索躺倒床榻上,扯開了被子蓋在了頭上。
知路在一旁瞧著,悄悄地將燈撥暗了一些,坐到小火爐邊,拿出了又個扇面繡了起來,這眼瞅著段嫻就要出嫁了,家中的姐妹們添妝的時候,不會送一些珠釵,還會送一些繡件。
段怡從來都沒有學過這東西,自然是只能靠了。
也幫不了姑娘出謀劃策,二幫不了姑娘打遍天下,便只能做點力所能及的分之事了。
聽著段怡的呼吸聲,知路笑了笑,“姑娘睡不著麼?要不聽我說說聽來的一件事?”
段怡一個猛虎翻,托著腮看向了知路,“什麼事?”
知路低了聲音,說道,“我聽說,相爺有意把靜姑娘嫁給王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