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星雲小說 古代言情 重生之貴婦 第139章 第 139 章

《重生之貴婦》 第139章 第 139 章

 魏曕帶孩子們逛了一日的金陵, 黃昏時分才回來。

 殷蕙來到前院,就見長風懷里抱著一摞大大小小的匣子,很像以前這時候的金盞、銀盞。

 殷蕙的角就翹了起來, 意有所指地看向魏曕。

 魏曕則問:“子好了?”

 殷蕙就知道,魏曕已經看穿了的小把戲。

 看穿又如何呢, 養孩子可不是簡單地講講道理,就是要魏曕也嘗嘗帶孩子的不容易。

 他的心夠, 那怎麼還縱容孩子買了這麼多東西?

 “給我瞧瞧,都買了什麼。”

 出于好奇,殷蕙讓長風將東西抱到廳堂擺在桌子上, 殷蕙一樣一樣地拆看起來。

 拆著拆著, 居然還看到一盒胭脂。

 魏曕在那邊喝茶, 毫無解釋的意思,衡哥兒道:“娘, 這是妹妹為您挑的。”

 殷蕙的心立即化了,抱起寧姐兒親了一口。

 魏曕瞥了母倆一眼。

 殷家在平城有一間胭脂鋪子, 那也是平城最有名的胭脂鋪,殷蕙用的胭脂都是殷家特供,到了金陵也沒有變過。白日路過胭脂鋪子的時候,寧姐兒非要進去, 他解釋了寧姐兒也不聽,平時那麼可兒,固執起來竟然油鹽不進,魏曕總不能看著兒哭,只好由著寧姐兒親自挑了一盒。

 殷蕙繼續拆, 看到了衡哥兒心儀的那方硯臺。

 殷蕙可是識貨之人,震驚地看向魏曕。

 魏曕默默喝茶。

 殷蕙也沒有說什麼, 真要調侃,留著晚上夫妻倆單獨相時更合適。

 所有東西都看完,殷蕙發現,寧姐兒買的東西最多,其次是循哥兒,衡哥兒的最,不過若論起價錢,衡哥兒的硯臺是最貴的。

 說說話,洗洗手,一家人先吃飯。

Advertisement

 飯后,魏曕難得沒有檢查孩子們的功課,而是當著殷蕙的面,讓三兄妹并肩站到他面前。

 衡哥兒、循哥兒都站得筆直,寧姐兒把這當了什麼游戲,傻乎乎地模仿哥哥們,滿臉都是笑。

 魏曕看眼憨的兒,對著兒子們開始了說教:“父王小時候,你們皇祖父教導我,為人要嚴于律己,食起居不能鋪張浪費,銀錢也不能花。”

 “父王十歲以前,每個月的月例銀子是五兩,十歲以后提為十兩。”

 “你們說說,五兩銀子多嗎?”

 魏曕先看向衡哥兒。

 衡哥兒剛要開口,魏曕道:“說實話,不許巧言敷衍。”

 衡哥兒只好閉上,頓了會兒再看著父王道:“多與,要看一個人想買什麼,如果他只想買一串糖葫蘆,五兩銀子很多了,如果他想買一方頂級好硯,五兩便是得可憐,遠遠不夠。”

 他已經猜到父王的意思,慚愧地低下頭。

 魏曕又問循哥兒。

 循哥兒看眼哥哥,低著頭道:“多。”

 魏曕最后問寧姐兒。

 寧姐兒學二哥,脆脆道:“多!”

 魏曕冷聲道:“是很多,金盞銀盞是你們母親邊的大丫鬟,日夜服侍五個月,在不犯錯的況下才能攢夠五兩銀子。外面的百姓,一畝地的所有糧食收上來,也就賺一兩銀子,百姓要連續種上五年,才能賺五兩銀子。還有街上賣糖葫蘆的小販,一串糖葫蘆賣兩文,純利按照一文算,他需賣出五千串糖葫蘆,才能賺五兩銀子。”

 “窮苦百姓之家的孩子,平時能有兩三文錢都開心得像過年,父王因為生在王府,從小錦玉食,哪怕什麼都不做,每個月都能領取五兩銀子的月例,父王覺得五兩很多。”

Advertisement

 衡哥兒、循哥兒都點頭,寧姐兒眨眨眼睛,問:“那父王想買硯臺,五兩怎麼夠用?”

 魏曕看著兒解釋道:“父王剛讀書啟蒙時,你們皇祖父就為父王預備了足夠的筆墨紙硯,父王無須再買硯臺。”

 衡哥兒小臉漲紅,跪下去道:“父王,我知錯了。”

 循哥兒也趕跪了下去。

 只有寧姐兒還在思索硯臺的事:“那父王看到更好的硯臺,非常非常喜歡,怎麼辦?”

 魏曕耐心回答:“那父王會把每個月的月例攢下來,攢到能買得起那硯臺為止。”

 寧姐兒:“父王怎麼不去找皇祖父,皇祖父可以替你買下來。”

 魏曕正道:“因為整個天下都是皇祖父的,還有那麼多百姓連飯都吃不飽,父王怎能為了一己私去找皇祖父要銀子?皇祖父已經讓咱們過上了遠遠超過普通百姓的好日子,皇祖父手里剩下的銀子,要留著做更重要的事,譬如發放軍餉養兵衛國,譬如修筑河堤防止洪水泛濫淹沒田地屋舍。”

 寧姐兒似懂非懂,忽然看向一直安靜坐在旁邊的娘親:“娘有很多很多銀子,父王可以讓娘幫你買。”

 殷蕙的臉立即也紅了,默默反思自己何時在兒面前了富。

 魏曕雖然是在回答小兒,其實是在說給兩個已經懂得事理的兒子聽:“首先,你娘的銀子也是辛辛苦苦攢下來的,如果不是為了非常重要的事,父王不會用。其次,你娘的銀子再多,如果不加節制隨便地花下去,總會有花的那一日,等所有銀子都花了,你怎麼辦?”

 寧姐兒眨眨眼睛:“曾外祖父那里也有銀子。”

 殷蕙已經沒耳朵聽了,恨不得找條地鉆進去。

Advertisement

 魏曕倒是心平氣和的:“曾外祖父的銀子要留給他自己用,就算愿意給你,等曾外祖父的銀子花了,你要怎麼辦?”

 寧姐兒就把認識的親戚們數了一圈,什麼大伯父二伯父四叔五叔三個姑姑,統統都說了。

 魏曕一一否決。

 寧姐兒累了一般,忽然嘆口氣:“那我就去賣硯臺吧。”

 殷蕙差點沒繃住,連忙端起茶碗掩飾。

 魏曕眼里也有了笑意,迅速收起來,問兒:“為何是硯臺,怎麼不去賣糖葫蘆、胭脂?”

 寧姐兒:“硯臺貴,能賣一百多兩呢。”

 兒小小年紀就如此聰明了,魏曕終于笑出來,招招手,將寧姐兒抱到懷里道:“任何東西都有優劣之分,你雕刻的硯臺好,賣得銀子才多,你才疏學淺手藝不,甚至糟蹋了硯臺的好料子,那就只能虧錢。”

 寧姐兒不要聽了,也不要嘮嘮叨叨的父王抱,跑去了娘親那邊。

 魏曕單獨將跪在地上的兩個兒子了出去,站在夜幕中,語重心長地道:“山楂樹上的一顆果子,分文不值,埋在山坑中的端硯石料,本便價值不菲。”

 “你們兩個,包括父王自己,能夠生在皇家,便如三塊兒端硯石料,從出生就凌駕于遍地的花樹草木之上,凡人可而不可及。”

 “但同為端硯石料,因雕工不同,價錢也有高低,便宜的幾兩,高價的可達上千兩。”

 “你們便是自己的雕刻師傅,自己把書讀好了,武藝練了,將來能報效朝廷百姓的就更多,若你們才疏學淺一事無,父王與你們母親的銀子再多,養得了你們一時,養不了你們一輩子,明白了嗎?”

 衡哥兒、循哥兒都用力點頭,是真的明白了。

Advertisement

 魏曕挨個兒子們的頭:“平時不要花銀子,真有什麼想要的,過生辰的時候告訴父王,父王會送你們。”

 .

 孩子們都去睡了,殷蕙也跟著魏曕進了室。

 魏曕教導孩子們的時候,殷蕙認真地反思了一番自己對銀錢的態度。

 說實話,那樣大手大腳是不合適的。

 世上有幾個人能做到一地首富?

 生在殷家,被祖父寵有求必應,那是的福氣,而絕大多數的百姓甚至王孫貴族,都不到的待遇。

 紈绔子弟真的遍地都是,殷蕙只是舍得花錢,品行上并沒有出差錯,可不能保證三個孩子也能富貴不

 孩子們不必為銀錢煩憂,但如果孩子們能養魏曕的自律,那可就太欣驕傲了。

 所以,殷蕙很慶幸魏曕及時給孩子們上了這一課。

 寧姐兒還小,領會不到父王的深意,沒有關系,以后會慢慢教導兒。

 通了發,殷蕙走到床邊。

 魏曕在看書,抬眸瞥一眼,繼續翻頁。

 殷蕙也沒有說什麼,坐到他旁邊,再抬起他拿書的胳膊,從下面鉆進去,依偎在他口。

 魏曕便將書放到一旁,將往中間抱了抱,無聲地把玩順的長發。

 “您今天說得都對,以后我也會監督孩子們,防著他們花銀子。”

 察覺他的態度,殷蕙抬起頭,著他的眼睛道。

 魏曕的手便落到了妻子的眉梢,用指腹緩緩勾勒的眉形。

 他說的自然對,但孩子們能迅速意識到錯誤,要歸功于將孩子們教的好。

 也許也沒有刻意教,孩子們自己會效仿父母。

 二哥一家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四弟那邊的八郎,也有這個苗頭。

 富貴子弟多紈绔,殷氏生在大富之家,除了食起居過于致講究,品行可謂端正,不曾阿諛奉承出高的,也不曾將窮苦百姓視為草芥。殷聞是的堂哥,卻愿意為了迫害的廖秋娘撐腰,廖十三只是殷家商隊里的一個護衛,敬佩賞識他的才干,熱舉薦給他。

 “我只會講道理,這麼多年,孩子們的起居都是你在持。”魏曕握住的手,“累不累?”

 最后三個字,他問得很輕,也顯得特別溫

 殷蕙驀地了眼眶。

 還以為,魏曕會因為寧姐兒讓父王找娘親要銀子的那番話惱,亦或是為寧姐兒要去曾外祖父那里要錢的話而生氣,結果他卻問累不累。

 “哭什麼?”魏曕失笑,抱著坐了起來,將人完完全全地圈在懷里。

 殷蕙拿他的眼淚:“不習慣,不習慣您這麼溫聲細語。”

 從重生回來,就打定主意再也不心了,只把魏曕當冰塊兒人,結果這冰塊兒卻越來越像個活人,難以忽視。

 魏曕回憶了下,他只是問累不累,這就溫聲細語了?

 “那你習慣我什麼樣?”

 魏曕隨口問道。

 沒想到竟然回答了一大串:“習慣您來后院就是吃飯睡覺,多余一句話都沒有,更不會笑一下。習慣您冷冰冰的樣子,連夜里那時候都不會說什麼話。習慣您單獨把衡哥兒到書房去講道理,仿佛我沒必要聽。習慣您差事越來越忙,陪我的時間越來越。”

 習慣了,其實也不在乎了,至這冷冰冰的人只有這一個妻子。

 可就在那麼習慣之后,他突然帶回來一個青梅竹馬的表妹。

 殷蕙一口咬在了他肩頭。

 剛剛那番話,是哽咽著說出來的,越到最后哽得就越厲害。

 有些控訴魏曕認了,譬如他確實面冷話,可他何時把衡哥兒單獨到書房去了?

 正疑著,一口咬了上來。

 魏曕疼得吸氣,等咬夠了自己松開了,魏曕再去看,淚眼汪汪的,垂著漉漉的睫輕輕搭,那一個委屈。

 魏曕也就不想對峙什麼了,將人摟到懷里:“知道了,以后我盡量多陪你。”

 馬上就要過年了,他會一天,不帶孩子們,只陪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