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星雲小說 軍事歷史 康熙大帝——驚風密雨 第四回 應天變起駕五臺山 懷叵測鼓唇額駙府

《康熙大帝——驚風密雨》第四回 應天變起駕五臺山 懷叵測鼓唇額駙府

直到晌午錯過,吳應熊才拖著沉重的步子,混在意興闌珊的百中回到石虎衚衕。清客相公郎廷樞早在門上候著,見吳應熊悠悠地回來,忙迎上去笑道:「東翁回來了?雖說不遠,磨了半天也乏了,怎麼不乘轎子?」

「不累。」吳應熊滿腹心事,淡淡答道,「大家都沒坐轎,太顯眼——對了,周全斌來了沒有?他說過今日來拜的。」郎廷樞笑道:「早來了,照您的意思,安置在好春軒呢!」二人邊說邊往裡走,曲曲折折進去,方到二門,忽有一人雙人拱著,連道:「傅,辛苦!」一頭說,一頭迎了出來。吳應熊用眼打量,來人穿絳紅寧綢長、天青緞子外褂,腳下蹬一雙京式快靴,一條半蒼髮辮從瓜皮帽后直垂腰間。此人正是這幾個月往這裡跑得最勤的工部員外郎周全斌。吳應熊客氣地笑著,一邊說「累你久等」,一邊將周全斌往裡頭讓。

傅,」二人在好春軒前落座,周全斌用碗蓋撥著浮在上面的茶葉,半閉著略帶浮腫的單泡眼,單刀直地開了口,一句話便說得吳應熊渾打激靈:「你知道麼?朱三太子已去雲南五華山令尊大人那裡了,說不定那裡的文章做得比這場郊祭出巡還要熱鬧啦!」

Advertisement

「我不懂足下的意思。」吳應熊在京師做人質二十餘年,深通韜晦之,心裡雖然吃驚,面上卻冷冰冰的,「這些事我不知道,也不信。即使是真的,我看這位來歷可疑的朱三太子也是上山容易下山難!足下原是前明崇禎皇上周貴妃的本家侄兒,我也不明白你到我這裡來說這些話是為什麼,不想聽,也不敢聽。如果足下不辭勞苦從西鼓樓來訪,就為說這個話,還不如早些回去歇息的好!」他一氣說了這許多方才停住,深深吸了一口煙,過濃濃的煙霧打量周全斌的反應。

周全斌也在觀察吳應熊,這個其貌不揚的矮個子,胖胖的略嫌臃腫,細眉大眼,厚,一眼看去極是忠厚樸拙,卻不料他一反平日慢吞吞的習慣,十分簡捷地用一道「話牆」將他了回來。周全斌微微一怔,隨即似笑不笑地說道:「不敢聽或許是真的,不想聽嘛……世子殿下自地震以後為何要一日一匹快馬飛馳雲南呢?可惜呀,要得到平西王的回話還要好些日子哩。你我兩家都是前明舊臣,素有舊,何妨先聽聽我這一孔之見呢?」

Advertisement

吳應熊一邊聽,一邊極細心地剔著煙桿中的油泥,不不慢地說道:「北京地震,我擔心雲南也有震,寫信問候家父,這有什麼奇怪的?」

「銅山西崩,鐘東應——」周全斌子向前一傾說道,「原來世子也擔心雲南地震?這和朝廷倒想在一起了。不然,萬歲又何必興師眾地要駕幸五臺山祈福呢?」

「五臺山?」吳應熊眉棱倏地一跳,只有這一瞬間才能窺到他心中的千丘萬壑,但這只是一瞬,他立刻恢復了常態,「五臺山乃佛祖勝地。到那裡去,足見我太皇太后和皇上憂民之心。」周全斌接著說道:「豈止憂民,而且憂國!地震來自西南,天變示警,西邊的***,南邊的耿家、尚家都來了。惟獨西南的令尊不來!吳世子識窮天下,難道看不出聖上此行的深謀遠算?」說著,便看吳應熊。吳應熊譏諷地一笑問道:「你才是識窮天下!不知從哪裡撿來這幾句鳥話?」

「一是京師人心。」周全斌並不計較吳應熊的挖苦話,「二是去西路視察民。這西路可是平西王取三秦、向京師的通道啊!看來離下一步的撤藩將不遠了!」

Advertisement

吳應熊先是一呆,接著啞然失笑,指著周全斌道:「你說的什麼話?撤藩不撤藩是朝廷的事,家父取三秦做什麼?家祖、家父為前明守了幾十年北大門,在至急至危的關頭才封了家父一個平西伯,歸順天朝以後,一舉賜為王爵!你道我吳家和你周家一樣?」

「辣椒紅了值錢,人紅了危險。」周全斌今日決心要為朱三太子敲開吳應熊這扇門,所以毫不相讓,「世子方才講得好——西平伯已經是『王』,這還不是紅極了的人?」

「放肆!」

「放肆?」周全斌立起來,將瓜皮帽往頭上一扣,格格冷笑道,「吳老伯虎踞雲南,擁重兵、坐銀殿,尚不滿足,仍要背著朝廷冶鐵煮鹽,鑄銅造錢,自征糧,自選,抗命不朝,這才放肆呢!」說著將手一拱便要辭去。

「何必著急哩!」吳應熊忙起扯住,笑道,「把話說完嘛。」

「也好。」周全斌見他了下來,不由有些得意,「皇上年紀雖,這機斷權謀,這聰明睿智你都瞧見了,豈容令尊長此以往?這次駕幸山西,對平西王只有百害而無一利,平西王、吳世兄好自為之,恕不多言了!」說著頭一仰,高聲道:

Advertisement

不與繁花競,寒苞晚更香,

秀,嘉爾傲風霜!

「吳公,你知道這詩是誰給誰寫的?」吳應熊愕然道:「只知是聖上所作,寫給誰的卻不清楚。」

「甘文焜!」周全斌頭也不回,大聲說道,「雲貴總督甘文焜!」說完竟自揚長而去。

吳應熊背著手站在臺階上,微笑著說:「不送。」心裡卻在想:「你爺沒打出的底牌多著呢,王八蛋,你等著瞧吧!」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