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星雲小說 軍事歷史 康熙大帝——亂起蕭牆 第六回 視河工天子巡汴梁 評功過圖海受懲賞

《康熙大帝——亂起蕭牆》第六回 視河工天子巡汴梁 評功過圖海受懲賞

康熙的語氣很重,熊賜履和傑書都知道治河事艱役重,歷朝都視為極頭疼的大事,便不敢輕易介面。康熙勒韁緩緩走著,又嘆息道:「如今看來,最難得的竟不是將相之才。文治有你們幾個在朕邊,管好吏治民政,百姓不生事就好;打仗嘛,懂陸戰的有圖海、周培公、趙良棟、蔡毓榮;懂水戰的有施瑯、姚啟聖。可懂治河的呢?朕即位以來已換了四任河督,竟沒有一個事的!唉……」

「聖心如此仁慈,上蒼必佑,請主上不必過於焦慮。」熊賜履無可安,苦笑道,「昨日邸報說,靳輔已經上路,且讓他試試看吧。」傑書拍手嘆道:「人才還怕沒有?但會治河的人未必會八策論,從生秀才慢慢考到舉人,從州縣再一步步升遷,待朝廷曉得他會治水,一千個里也不定能找一個哩。」

Advertisement

康熙聽了,思量半響,一笑說道:「所以朕並不專重科舉,留著納捐這條異途,也算另開才路。明兒再下一道諭旨,著各省大員訪人才。也不限於治河,凡懂得天文、地理、數、曆法、音律、書畫、詩詞、機械的,凡有一技之長的,都要薦給有司養起來,做學問,做得好也可出來做。靳輔這人,不只是明珠薦過,李地、陳夢雷二人也曾薦過。也許真能辦事,回京見了再說吧。」

提到李地和陳夢雷,眾人誰也沒敢言聲。這二人都是康熙九年的進士,既是年誼又是同鄉好友,如今卻翻了臉。陳夢雷原奉旨在耿,商定由居喪的李地向朝廷轉奏逆軍報。但李地報朝廷的摺子里卻沒有提到陳夢雷。如今耿忠敗亡,陳夢雷作為從逆重犯鎖拿進京,寫的《告城隍書》、《與李地絕書》風行天下,李地卻彈劾陳夢雷負恩背義、甘心從賊,欽命司打得朝野皆知。康熙陡地想起他們,一陣心煩,躍馬登上一座沙丘,遠遠眺黃河。河風吹來,康熙的寶藍長袍起老高。

Advertisement

「你們是做什麼的,還不快到那邊鎮上!」遠岸邊有個人,一邊將手臂平出去,似在測試風力、風向,又似目測對岸的大堤,一邊沖著康熙喊道,「喂,說你們吶!你們這十幾個闊公子不想活了?要看景緻,到城裡鐵塔上去!」

康熙後的前侍衛武丹見此人無禮,雙將馬肚一夾躍上前去,用馬鞭指著那人吼道:「你管得著爺們?」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