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他在山頂上布置防的時候,再怎麼也不會故意敷衍,而是比正常的況要認真許多……這就是沈淵的一片苦心。
而同時沈淵在杜松面前提出的建議,讓他派兵到薩爾滸山上布防,實際上才是沈淵到達薩爾滸之后,做出的第一件有意義的事。
因為在大帳軍議的時候,沈淵就知道自己因為年輕,所以很難得到杜松的承認。
在這種況下,他要想影響到全軍的作戰策略,就要不斷的向杜松提出建議,而且每一次都必須得到實戰中的驗證……大家才會逐漸意識到,這個花滿樓總是對的!
這樣下去用不了幾次,等到杜松接連吃了幾次大虧之后,他才會認真聽取沈淵的建議,這就是咱們沈爺的打算。
至于山上的趙夢麟守軍,則是此戰中最為至關重要的一點。
……
按照沈淵所知的歷史,杜松在薩爾滸之戰中首先就因為倉促渡河,被真人挖掘河壩使得渾河水上漲,造了大量的士兵傷亡,同時對士氣造了嚴重的影響。
在這之后,杜松強行命令軍卒輕裝渡河,甚至沒有帶上任何火炮,這也和剛剛發生的形是完全符合的。
不過沈淵借助前一次他預料到河水上漲,對杜松心理造的影響。剛剛讓杜松下令一部分明軍到薩爾滸山頂上去,這就形了戰局上,現實和歷史中的第一次不同。
在歷史上,真兵在杜松渡河進攻吉林崖的時候,他們一趕到就是兵分兩路。
一路真兵從界藩山的山嶺上,從扎喀關一直向北穿過界凡城,直接援助了吉林崖的防守。
而另一路部隊則是在蘇子河的河西這邊,真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占領了薩爾滸山山頂,然后他們居高臨下,隨即就向著河西大營發起了猛攻!
就在那個時候,杜松才第一次認識到自己陷了絕境。
……
在當時,首先就是杜松進攻吉林崖的行屢次挫。險峻的山嶺和堅固的堡壘,再加上山頂意志堅強的真兵守軍,使得他的進攻沒有一次接近功過。
而當他發現蘇子河對面,自己的河西大營正在被人居高臨下,不斷發起沖擊的時候,杜松卻是陷了兩難的境地。
因為在那一刻,不管是杜松渡河返回,還是河西大營全軍泅渡蘇子河,向杜松這方面靠攏。都會在渡河的過程中被真人半渡而擊……這是最危險的事!
對于大明軍隊而言,和結陣防守相比,在撤退過程中的防是最困難的一件事,因為特別容易引起潰敗。
尤其是士兵在知道自己一旦過了河,就能逃出一條活命,而留在原地繼續抵抗則是必死無疑的時候。那時的大明軍隊潰敗起來更是極其快速,簡直就像山崩一樣。
所以杜松預料到河西大營一旦開始渡河向自己靠攏,勢必會在河邊形混潰敗,被真人打到連三分之一都不剩。
而自己這邊要是渡河向河西大營靠攏,山上的真兵也會居高臨下沖擊下來,把自己這邊的一萬人打得剩不下幾個。
因此在這種況下,杜松只能咬著牙下令,河西大營繼續憑借營寨抵抗防守。而在蘇子河東岸杜松自己這邊,他則是繼續下令猛攻吉林崖。
可能在當時的杜松心中,他覺得自己還是能找到一條生路。這個唯一的生機就是趁著河西大營沒有被人全部殲滅之前,他真的能攻下吉林崖。
這樣他就能命令部分士兵死守吉林崖,而他自己可以渡河返回,親自領軍為河西大營斷后,接應所有的關寧軍渡河,回到吉林崖上死守。
在那之后,他只需要等到援軍趕到就行了……可是歷史上薩爾滸的慘敗證明,杜松這最后一個決定依然是錯誤的。
他至死也沒有到吉林崖的城墻,河西大營則是被真人迅速全殲。
然后就剩下杜松的河東大營時,一天的熬戰也進到了深夜。杜松和他率領的一萬軍卒在吉林崖下狹窄之極的地段上坐困,他是往山上攻也攻不上去,想要渡河返回,河對面還全都是真人。
最終杜松帶領自己的一萬人死守河東,但仍是一夜之間被人殺得干干凈凈。這就是整個薩爾滸之戰中,最重要的界凡山一戰的全部經過。
而這慘烈之極的一戰,卻因為沈淵的到來,發生了第一次變化。
也就是如今的薩爾滸山最高,分水嶺一線上已經有了總兵趙夢麟的守軍,甚至還駐扎了關寧軍炮隊!
這一個變化,就使得河西大營不會于被人居高臨下全殲的境地。按照沈淵的估計,這場仗最起碼不會在一天之結束了,這支杜松軍團應該可以活過今夜!
然后就看下面的變化了……沈淵想到這里,他下令讓自己的部隊直接進營帳休息。沈淵自己則是站在營地中,手拿著遠鏡,關注著界凡山上杜松進攻吉林崖的形。
……
這界凡山實際上并不高,主峰的海拔只有兩百八十米,但是地形卻極其險峻,就像是由南向北刺過去的一把利劍。
而且這把劍的劍刃還是向上的,這座山的山勢陡峭,山脊上最寬有二十米,最窄甚至只有五米,朝向蘇子河這一邊全是懸崖峭壁。
在這長長的一條山脊上,也就是劍刃最鋒利的部分,從北向南修建著吉林崖、界凡城和扎喀關。
整座界凡山三面被渾河和蘇子河環繞,只有最南端的扎喀關和遠的山脈相連,正是這段相連之,使得南邊過來的真人可以隨時順著山脊支援三堡壘。
所以實質上這座界凡山就像是一面巨大的城墻,而蘇子河則是它的護城河,一看這地形就是可想而知,攻下它必然是極其困難!
而那個杜松卻為了想要達到戰上的突然,居然不用火炮輕裝渡河,去攻擊最北面的吉林崖。
他的想法當然是只要攻下吉林崖一,就可以順著界藩山山脊,由北向南依次攻下三座堡壘。
想得倒是好,可是真正打起來杜松才會知道,那有多難!
現代人穿越到明朝最後一個皇帝崇禎身上,有金手指,也有劍眉一軒或者仰天狂笑的幼稚舉動,更有動輒誅人九族的白癡行為;隻是憑藉著對曆史的瞭解和自己的思路來改造大明。本書內容儘量貼近曆史,不適合喜歡小白文的新人閱讀。
五代十國後期,趙匡胤還隻是中級校尉,這時一名禁軍小隊長就已經知道他陳橋兵變、杯酒釋兵權的故事了。大家都還有機會,況且小隊長對趙家將來的乾法也不是很讚同……
紹者,一曰繼;二曰導。 公元1127年,北宋滅亡。旋即,皇九子趙構在萬眾期待中於商丘登基,繼承宋統,改元建炎。 然而,三個月內,李綱罷相,陳東被殺,岳飛被驅逐出軍,宗澤被遺棄東京,河北抗金佈置被全面裁撤……經過這麼多努力之後,滿朝文武終於統一了思想,定下了擁護趙官家南下淮甸轉揚州的輝煌抗金路線。 不過剛一啟程,在亳州明道宮參拜了道祖之後,這位趙官家便一頭栽入了聞名天下的九龍井中,起來後就不認得自己心腹是誰了! 朕要抗金!可朕的心腹都在何處? ! 這是一個來自於九百年後靈魂的真誠吶喊,他在無可奈何繼承了大宋的名號後,更要將這個朝廷與天下導向一條新路。 故稱紹宋。
一覺醒來,穿越古代,成為被打入冷宮的皇家棄子。囂張跋扈的奴才,陰險毒辣的妃子,冷漠無情的帝王……楚嬴劍走偏鋒,好不容易掙脫冷宮枷鎖,轉眼又被發配到邊疆苦寒之地。什麼?封地太窮,行將崩潰?什麼?武備廢弛,無力抵擋北方賊寇?什麼?朝廷不予援助,百姓要舉家南逃?危機環伺,人人都覺得他已窮途末路,然而……不好意思,忘了自我介紹,哥前世應用科學專業畢業,最強特種兵出生,種種田,賺賺錢,打打仗,還不是手到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