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總,小吳不會是跟你來的吧?”陳永鈞出手來,煞有介事地和胡允德握了握。
“對,不過,可不是‘跟’我!小吳是我的朋友,我倆是攜手同來。小吳和章老,也算得上忘年之呢!”
胡允德這話說的,讓吳奪在心里給他點了一百個贊。
這是在原單位的總經理面前,豪橫地往吳奪臉上金啊!
章老的忘年之,那是什麼?!
陳永鈞顯然被弄了個措手不及,“章老?!咳咳,章老,章老今天怎麼沒來?”
“章老今天有些別的事,這不是讓小吳和我一起來麼!”胡允德說到這里,恰到好地轉了話題,“小雪,有日子沒見你爸爸了,他最近忙什麼呢?”
“我爸呀,昨天出門了,跑到大山里去看我姐!”
“?哈哈!不過寧霜這孩子啊,從小就有主見,燕京大學畢業的高材生,而且如此家庭條件,居然能吃得了這份苦!”胡允德竟連連嘆。
“胡叔叔,您這麼說,就是我不行唄?”
“哎?你也很優秀啊,奧數績優異,保送進了東大數學系——學數學的腦袋,可了不得噢!”胡允德順口也夸了兩句。
寧雪又要接口,臺上卻傳來了拍賣師的聲音,“各位大佬,煩請安靜一下,拍賣馬上就要開始了。”
聽了這話,寧雪不由撲哧一笑,“這從哪里請的拍賣師啊?還大佬?”
吳奪一直沒說話。
他在一旁聽著,胡允德和陳永鈞好像都和寧雪的父親很,此時不由想起一個人來!
祺祥典當行真正的老板,寧元祺。
實際上,祺祥典當行的董事長是寧元祥,也就是寧元祺的親弟弟。但吳奪在典當行,也零零星星地聽到一些,寧元祺才是幕后的掌舵人。
而且,寧元祺在古玩圈人脈很廣,寧元祥的專長卻主要在金融領域。
寧元祺的事,吳奪聽說得不多,他也沒去過典當行。但是寧元祥作為董事長,吳奪聽到的消息就相對多點兒,寧元祥好像只有獨子。
所以,這個寧雪,還有的姐姐寧霜,很可能都是寧元祺的兒。
寧雪喜歡古玩,應該是到了父親的影響。不然的話,一個小丫頭片子,還是數學系的,怎麼可能對古玩興趣?又是選修文鑒賞課,又是跟著陳永鈞來參加拍賣會的。
的姐姐寧霜,聽起來似乎不簡單,也不知道是干啥的······
在拍賣會,吳奪只是順延想了想,很快就扭轉了思緒。
文古堂這次,是選出了一批古玩存貨,請了拍賣行的拍賣師和工作人員,來做今天的拍賣。
不過,他們是既沒有預展,也沒有發圖錄,甚至今天的拍品一共有多件也沒。
簡單來說,他們的路子就是:上一件,看一件,拍一件。
照這麼來看,一天也未必能拍多件,也就是說,他們準備的也不會太多。
這一點,在座的很多行家也都預料到了。因為蘇文山這兩兒一,就不是經營古玩的料,接手后著急出過不貨,還有些價值不高的貨,他們更是要打包批量出。
第一件擺上圓桌的,就是一件大家伙。
高度接近半米。
彩山水雙耳大瓶。
敞口長頸肩圓腹,頸部和圈足外側帶青花纏枝紋,腹部則是大面積的彩山水畫片。
這瓶子偏大,所有由兩名工作人員共同把持,各個角度翻轉展示,而且就在桌面毯之上,以防失手。
八張八仙桌,每桌能坐四人,有兩張桌子還只坐了三人,也就是說,今天來參加拍賣的,只有三十個人;同時,還有像吳奪、寧雪這樣是被“帶”進來的。
大約有二十個人流上前觀看了一番。剩下的人沒離開自己的八仙桌,或者是對瓷不興趣,或者是對這種形制不興趣。
吳奪也上前觀看了。
當他看到足底青花篆書二字“觶齋”款之后,順帶問了工作人員一句,“能上手下麼?”
“可以!”得到肯定的答復,吳奪放了心。
正好有幾個人在觀底款,兩名工作人員就這麼把大瓶橫放在圓桌上把住,吳奪趁機用左手中指了一會兒。
還真就是郭葆昌燒制的到代的品!
說起郭葆昌,就不能不提另一個人。
袁世凱。
郭葆昌,字世五,號觶齋,清末民初瓷高手,古玩大藏家,曾在袁世凱手下效力,任職“陶務總監督”。
為了準備袁世凱的“登基”,郭葆昌曾花費數年時間,在景德鎮為袁世凱燒造了一批“用”瓷。
這就是名噪一時的“洪憲瓷”。
洪憲是袁世凱稱帝的年號,洪憲瓷,可以看是“準窯”,工藝水平甚至比某些晚晴窯要高。
據說,為了燒制洪憲瓷,郭葆昌曾花費一百多萬大洋,人力力和水平都是到位的。不過,袁世凱“駕崩”之后,這批“洪憲瓷”也就此流散。
洪憲瓷的款識,主要有“洪憲年制”和“居仁堂制”兩種。如今,洪憲瓷也是瓷收藏的大熱門,不過真品存世并不多,假貨倒是橫行肆。
而就在郭葆昌為袁世凱燒制洪憲瓷的同時,自己也燒制了一批瓷,這批瓷同樣是品,落的則是“觶齋”款。
觶(音志),是一種酒;郭葆昌之所以號觶齋,是因為他收藏了一件珍稀的青銅觶。
觶齋款瓷真品,價值肯定比不了洪憲瓷,但是存世量也很,近年來市場價格屢屢攀高。
“既然各位都已經鑒賞完畢,那麼接下來,就看這件觶齋款彩山水雙耳大瓶花落誰家了。”拍賣師在眾人都回到座位之后,準備開始拍賣了。
這場拍賣的價也很簡單,報出底價之后,誰要加價直接開口報數。現場中拍,現場登記。
“小吳,你怎麼看?”胡允德此時笑問吳奪。
“真品無疑。”吳奪簡單應道。
聽到如此確信的口吻,陳永鈞不由看了看吳奪。
畢竟,他本不了解吳奪,只知道曾在珠寶玉翠部;雖然胡允德當面力捧,但究竟眼力如何,陳永鈞不會只聽一面之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