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星雲小說 古代言情 盛唐風月 第314章 端午節上的宮怨詩

《盛唐風月》 第314章 端午節上的宮怨詩

崔儉玄有杜十三孃親自督促備考,杜士儀自然分毫都不替他擔心。隨著藍田縣主這位上躥下跳演員的黯然退場,城中的暗流涌也爲之消停了下來。在門下省任左拾也已經快三個月了,杜士儀已經習慣了每日閱讀大量制書敕書誥旨的日子,從抄錄到存檔,再到將那些不合宜的挑出來封還,乃至於上書陳奏,這對於他來說得心應手,閒時還能抄錄書卷。

轉眼間就到了五月初五端午節,次日便是縣明經科的縣試,杜士儀趕早上朝後,和其他拾補闕之類的同僚一起,在宣政殿領了端午節所賜的林林總總一整套十幾樣賜,全都在一個大包袱裡裝著。而別的員儘管也有賜,但如他這般低品員,多半就是尋常糉子,連長命縷都不知道能撈著一星半點,這也讓幾個年已三四十的拾補闕異常志得意滿。

每年逢年過節,最是他們這些位低職重的尊榮的時候,尤其是陪侍皇帝登宮南城樓,看水之上彩舟競渡,百姓於水南岸夾道歡呼喝彩,更是人人神采飛揚

杜士儀是第一次參加這樣的場合,他對於這種看熱鬧的方式倒是無可無不可,尤其是這種時刻禮儀多規矩大,若不是左右同僚都興得如同打了似的,他也不好意興闌珊,否則他本提不起多神。好在登高觀賞這彩舟競渡的李隆基眼看羣臣一片肅然,欣然說了一句今日佳節,諸卿隨意,一時整整齊齊的侍臣隊列很快隨著天子之言而四散了開來,他立時便找了個角落,迥異於那些想要進天子邊,意圖能在關鍵時刻一語博彩的員。

而就在這時候,他只聽得後彷彿有靜。察覺到有人接近,他忍不住有些意外,下一刻,有人在他肩膀上輕輕一拍,繼而就嘿然笑道:“杜拾倒是躲懶,其他人都到陛下邊去拾補闕了”

Advertisement

杜拾和杜士儀,這名字和銜竟然讀音幾乎相同,這也是別人在杜士儀授左拾之後用來開玩笑的由頭之一。

儘管這聲音不算頂頂悉,但今日能有份在這城樓上觀賞彩舟競渡的人屈指可數,如源乾曜和裴璀這等高斷然不會如此隨,因而杜士儀輕而易舉就猜到了背後之人是誰,當即頭也不回地笑說道:“宇文監察如今最是炙手可熱,還不是一樣躲了清淨?這時候往前湊,頂多是一首好詩得了陛下褒獎,可治國平天下,又不是一首詩就能夠的,必得紮紮實實下苦功夫,何必苦心孤詣,卻求一個瞬時文名?”

宇文融儘管也算是出世家,自讀書,可卻詩文平平,因而對文名卓著的人素來敬而遠之,對杜士儀另眼看待,卻也是因爲杜士儀當年觀風歸來,首奏雲州逃戶一事。後來打了兩次道,他覺得杜士儀文名赫赫卻並不孤高,此刻更是覺得人對自己脾胃,當即笑了起來。

“你這話我聽只會做詩,不懂時務,卻還心比天高,豈不知道真做起事來樣樣上不了手”也許是在底層廝混了太多年,宇文融說著便帶上了幾許怨氣,“就因爲這些詩文得了好名聲,做什麼都被人稱讚,一路順風順水青雲直上,可實則有幾個真本事的?我如今領著推勾使和檢括逃戶使,也不知道多人往我這裡舉薦了人,唯有你舉薦的郭荃最得我心意”

“郭兄得上峰若宇文監察,那也是他的福氣了”

杜士儀假作沒聽出來宇文融這纏槍夾棒似的話裡藏話,輕輕巧巧把話題轉到了郭荃上。果然,宇文融對這個能於而又踏實的下屬很滿意,言語中流出了舉薦之意——倘若不知道的人,必然會心懷嘀咕,須知宇文融自己也不過是從八品的監察史,這種居高臨下的態度卻自然而然。

Advertisement

兩人如此閒聊片刻,眼見得水之上鑼鼓震天,一條條彩舟猶如離弦之箭似的力劃向終點,無論是百姓雲集的南岸,還是自己這些人所在的宮南城樓,歡呼喝彩此起彼伏,就連觀戰的李隆基也站起來。

“對了,杜拾可注意到,今日陪侍陛下觀瞻這彩舟競渡的,不是皇后,而是惠妃?”

除非是瞎子,否則決不至於忽視了這一點。可此刻宇文融一問,杜士儀便彷彿是才發現似的往座旁邊掃了一眼,這才輕飄飄地說道:“想來興許是皇后殿下不適,這纔是惠妃代勞。”

“宮中這種地方,病也不是能夠輕易病的。”

宇文融若有所指地提了一句,見杜士儀興趣不大,他便知機地另換了一個話題,又閒談片刻便笑辭去了。而他這一走,杜士儀換了個地方,又隨意和認得的寥寥幾人說笑幾句,待看著那中間一艘彩舟猶如離弦之箭似的直奔終點,他自然也和別人一樣掌讚歎。而與此同時,他的眼角餘卻一直留心著宇文融,當注意到其與一個三十多歲有些眼的年輕男子並肩而立,彷彿相談甚歡,他仔細一回憶,終於想起了那人是誰。

那是李林甫

一場你爭我奪的彩舟競渡之後,羣臣恭送天子回宮,繼而便各自回府。在這種端午佳節,除卻部分運氣不佳的當值員之外,其餘人都可以休假。作爲時運不濟那數人中的一員,杜士儀在這端午節裡回到門下省,卻是發現不但員休假,門下省那數目高達上百的流外吏員,如今也同樣在放假之列,留守的加一塊,連十個人都沒有。

在這種時候,往日也算是繁忙署之一的門下省便顯得極其安靜,一間間往日坐滿了人的屋子裡空空,唯有堆積如山的卷宗一如從前,而捧了衆多賜跟著杜士儀回來的書令史安義跟著杜士儀進了直房後,小心翼翼地將那包袱放在了杜士儀的書案上,隨即有些殷羨地說道:“歷來賜,中書門下向來第一,比尚書省那些尚書侍郎都更厚些。聽說每歲端午賞賜的細葛宮都是宮親手製的,外間最好的裁也找不出那樣的好針線。”

Advertisement

杜士儀本沒在意那些賜,見安義不住用眼睛去瞥那包袱,他不莞爾。然而,他即便並不是太在乎這些東西的價值和意義,也不會隨意滿足一個書令史的好奇心,當即隨口應道:“陛下恩寵,吾等自當肝腦塗地。對了,昨日那份關於營州軍馬僑治漁的文狀,你替我去找一找。”

打發走了安義,杜士儀方纔若有所思地打開了那包袱。中一襲青細葛外袍,正好和他品級相符,一條五彩線的長命縷,一把以飛白寫著端午詩的團扇,一串小巧可的九子糉,另有就是艾草雄黃酒等,製銀錢兩枚,對於一個八品來說,確實算得上是厚周到得很。他正重新系好包袱的時候,卻突然發現袍的手有些不對,微微一愣後便隨手到裡頭掏了一掏,等了出來見是一張黃麻紙,展開一看,他不愣住了。

草綠長門掩,苔青永巷幽。寵移新奪,淚落故留。啼鳥驚殘夢,飛花攪獨愁。自憐春罷,團扇復迎秋。

彷彿是當年杜審言的一首宮怨詩

杜士儀怔忡片刻,不了起來。深宮鎖怨婦,不得見君王,因而宮人在這頒賜臣下的宮中寫詩訴,其可憫,然則其實可疑。儘管唐傳奇中還有紅葉傳的離奇故事,可寫詩於紅葉讓其順著飄出來,興許還有宮訴懷的可能,可在如今這等頒賜臣下,必然要挑揀的宮中夾一首宮怨詩,而且還是當年李嶠這赫赫有名大文人作的訴懷宮怨詩,這就顯得要多可疑有多可疑了。而且,這一手漂亮的飛白看上去不像是尋常宮人能寫出來的。

思量片刻,他將其將其挑揀了出來,先攏在了袖中,卻不敢馬虎,將所有賜林林總總又查檢了一遍,確定並無其他夾帶的東西,他這才稍稍安心了幾分。等到安義找來了他要的東西,他看似專心致志地做著手頭的做事,可心裡卻不了思量。

Advertisement

直接將東西呈送天子是最簡單最直接,也是最問心無愧的方式,可怕就怕李隆基到時候演一出人之之類的好戲,那時候他反而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至於放著不管,卻又不知道此事究竟是否有後招;至於燒了就更不用提,這等端午節的炎熱季節,除非拖到傍晚掌燈,否則用什麼去燒?不是他多疑,如此事出現在自己的包袱裡,一定要理得快,難道他還得把這麼厚厚一張黃麻紙吞到肚子裡,那可是貨真價實地折騰人了

一時半會沒有萬全之計,杜士儀不有些躊躇地放下筆,突然只聽得外間傳來了一個聲音。

“杜拾,宇文監察來了。”

聽到這一回是宇文融直接到了門下省來,杜士儀不心中納罕,連忙吩咐了一聲有請,又親自站起相迎。等到宇文融進了門,這位大如今卻炙手可熱的天子信臣四下一張,當即笑了起來:“都說拾補闕最是清要,可這辦事的地方實在是顯得仄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