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齋中——
賈珩道:“世面流行的三國故事,皆是散難束,在下書稿,故事節絕不同于外間,后文之彩紛呈,尤在開篇之上。”
劉通沉了下,笑道:“關于后文,誰也不知……”
賈珩笑道:“要不待我將書稿盡數寫出,再予劉老先生一觀?只是那時,能不能在老先生這里售賣,尚在兩可之間了。”
劉通不由失笑,道:“今日已是讓老朽嘆為觀止,老朽自是相信賈公子的才。”
“賈公子賈價幾何?”劉通道。
賈珩道:“劉老先生能給多?”
劉通沉了下,笑了笑,出了四個手指頭。
賈珩道:“四百兩?”
劉通不由再次失笑,凝聲道:“四十兩。”
賈珩皺眉道:“劉老先生,剛才那一回目,如此之多的字,費了好一番功夫,在下就是與人寫條幅、斗方,也能得個一二兩吧。”
這時代,一兩大致兌換銅錢一千文到一千五百文不等,不同時期,據銀兩以及銅錢的大小,也有波,不像后世幣值穩定。
至于價,一兩銀子可賣三百多斤大米,上好豬百斤。
在賈珩心中,一兩銀子的購買力,大概相當于人民幣一千多,四十兩也就是四五萬元,這個價錢買斷一本一百二十回、近六十萬字的書稿,怎麼說呢,明顯有些低了。
當然,劉通作為生意人,肯定還留了一定的還價空間。
至于按冊分,其實不有可作,因為賈珩不可能知道翰墨齋究竟能賣多冊,他也無法派人監測。
這時代畢竟是書商在主導圖書印刷、銷售的產業鏈,除卻極量名家付梓出版,還能談談分外,大量的作者幾乎都是買斷。
要不說,文字窮三代,著書毀一生呢?
寫書之人,多在窮困潦倒中……
劉通道:“這如何能比,再說賈公子恐怕不知行,縱是秀才相公的潤筆之資,寫這些也不過一二兩銀子呢。”
賈珩笑道:“劉老先生,你我不妨坦誠一些,開誠布公如何?”
他的心理價位是三百兩,也就是三四十萬元。
畢竟是四大名著,若是在后世,這種傳世名著,起碼讓他一書實現財務自由。
“賈公子想要多呢?”劉通笑了笑道,為生意人,有時候就喜歡這等你來我往的議價。
賈珩道:“就四百兩吧。”
劉通不由失笑,手捻胡須,說道:賈公子可真敢開口,四百兩?賣完這本書,都未必得利四百兩。”
這就是信口開河了。
賈珩道:“劉老先生何必瞞我,此書若刊行天下,得利何止幾千兩?”
在他看來,三國演義出版,多半是要風靡天下的。
這是四大名著的魅力。
劉通苦笑一聲,說道:“哪有那般多?雇人印制、作封,如此種種,無不需要本,翰墨齋能得四百兩之利,就已經了不得了,再說鄙號只在京中、金陵、浙江、福建等幾省有著分號,如何刊行天下?”
賈珩笑了笑,說道:“老先生既是覺得盈利不足四百兩,不若你我這般如何,一本書若賣一本,賈某就得五錢銀子的利,老先生此議如何?”
這就是分模式,賈珩自己都不看好分,當然這就是一個由頭。
劉通訕訕一笑,說道:“賈公子說笑了,賈公子不知,刊版此書,鄙號也是承擔著莫大風險,刻版、用料,哪一項不需糜費,若是賠了,難道還要尋公子找補不?”
賈珩一時沉,這就是分難搞的緣故,本幾何,還不是翰墨齋說了算?
這和后世某文運營費用的純利潤分,有何區別?
又經過一番槍舌劍,你來我往的磋商,直到晌午時分,賈珩的《三國演義》終究以二百四十兩的價格賣給翰墨齋,算是一回二兩。
也告訴賈珩一個道理。
寫書,大概是會死的。
“三國演義這樣的傳世名著,竟只賣二百四十兩,這些黑心書商……”
賈珩心中雖然無語,但也無可奈何。
主要還是他沒有名氣所致,想來這一本過后,見到銷量,再出新書,就有議價之權了。
當然,單論起來,二百四十兩也算不了,若在中等人家,也足夠支應一年了。
據他所知,這時代出版業已經是一套完整的產業鏈,刻、私刻就不需多說,坊刻已然十分發達,像翰墨齋這種集產銷一的書商,都有自己的作坊,他們的印刷本幾乎微乎其微。
所需工費,皆在雕版刻印。
當然,賈珩不知,以嘉靖年間出版的《豫章羅先生文集》為例,凡刻八十三片板,上下兩帙,共一百六十一頁,刻工酬勞是二十四兩銀子。
再以汲古閣雕刻為例,每百字需銀三分五厘,可以說,雕版刻印也是本低廉。
而書偏偏定價又極貴,一部都是三五兩,尤其是通俗讀,更是暢銷。
在賈珩前世的出版歷史上,清人金纓《格言聯璧》曾言:“賣古書不如賣時文,印時文不如印小說。”
就可窺見通俗小說之風靡。
賈珩進翰墨齋,不一樣是徑直奔向時文專區?
但書商,所占就是這渠道之利。
哪怕是后世,黑心的某閱渠道費分百分之一點四,某作者給自己打賞一百元,后臺到手一元四。
“賈公子,余下書稿,還請在月底前按時齊。”劉通一邊拿起紙筆,寫好約稿文契,一邊抬頭笑著對賈珩說道。
這位老者笑容都是慈祥了許多。
這單生意,翰墨齋保守估計可賺兩千余兩,如何不為之心欣然?更不用說,若將此新書稿稟之于主子,必激賞。
翰墨齋已經許久沒有遇到好稿子了。
但此刻的賈珩也好,翰墨齋也罷,都沒有意味著《三國演義》究竟意味著什麼。
賈珩沉了下,道:“老先生,不若先十五回目罷,這幾日就給老先生送來。最近,在下諸事纏,不開手腳。”
三國演義全書近六十萬字,他就算抄寫,也需要時間,他最近要跟著謝再義學習騎,又要準備迎娶秦可卿,諸事繁忙,每天估計只能空寫兩個時辰。
劉通笑道:“不急,我們翰墨齋以十五回一部出書,這月月底前賈公子能將十五回目送來就。”
十五回一部,賈珩暗道好一個商!
一部書至定價三兩銀子,以翰墨齋的德,說不得制裝版,定價五兩都敢,一套《三國演義》下來,就是四十兩,這誰買得起?
他這個原作者都買不起幾本!
不過,這定價并不算夸張,史料所載,嘉靖年間一套百回目的《西游記》,大概就是四十兩。
可以說,這等書,客戶都是讀書人和薄有家資的仕宦之家。
至于普通百姓,限于識字率,多半是從落第秀才轉行的說書先生中聽得故事,然后等到盜版重印,價格下降……
翰墨齋眼下則是第一銷售,走的是高端市場…
秦川意外穿越到了特種兵的世界,不但成了華夏豪門的太子爺,還得到了一個神級兵王系統。於是,史上最強的兵王出現了。在“戰狼”裡滅外國傭兵,在“紅海行動”中名震非洲……秦川縱橫都市,書寫兵王傳奇。
重回90年代,那個神仙打架的純真時光,荊小強用他那天下無敵的手感跟嗓子,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的無聊心態,當了個頂尖文藝工作上班族,打卡上臺,打卡下班,什麼頂禮膜拜,什麼歌壇榮耀可去他的吧
李澤言穿越平行世界。穿越時,他卻因為上課睡覺被罰上臺唱歌。李澤言一臉懵逼,然後拿出了原創彈唱的歌曲《一程山路》。同學們等著看笑話,卻沒想到開口就是王炸,驚豔全場!一時間,整個班級都沉浸在了李澤言的歌聲裏。隨後歌聲傳遞全校,全網爆火。讓對音樂狂熱的校花都是為之傾倒。...後麵,憑借著上一世的記憶。一首《孤勇者》,讓無數英雄落淚。一首《青花瓷》,震驚文化界,寫進教科書。一首《赤伶》,將古風戲腔帶到世界,發揚光大。...從此,音樂界的大魔王誕生了。他綜藝逼得選手退賽,逼得節目求著放水,甚至包攬了一切的榜單...周結倫:“為什麼榜單上全是他的歌?!”音樂國家隊:“比不過,比不過!這簡直就天生音樂聖體啊!”薛知謙:“我已經不想跪了,但是我忍不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