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星雲小說 耽美BL 簪纓問鼎 第146章

《簪纓問鼎》 第146章

第一百四十六章

山丘之下,一千五百人分三個方陣,擺開陣勢。這是潞城田的屯民,在鞭春之後,他們並未急著春耕,而是先拉出隊伍,組織這一次軍演。

所有人都穿冬,手持木盾木刀,還有去掉了槍尖的木槍,和沒有箭頭的箭羽,組戰陣。他們的敵人,是一支五百騎構的騎兵,同這些人一樣,都是剛剛軍的新兵。步騎對陣,野外相爭,要分出一個勝負。

李二也站在隊中,心跳的十分厲害。在經過幾個月的練之後,憑著一手出的箭,他當上了弓弩隊的伍長。然而平日練得再多,這也是他第一次上戰場。營說了,就算是演習,也可能出現傷亡。想要活下來,就必須拚死搏殺,為自己謀一線生機。他們面對的可是騎兵,能贏嗎?

號角嗚嗚吹響。軍演開始了。

兩軍並非一上來就面對面拚殺,而是在這片擁有樹林、小山丘和大片空場的陣地中隨意佈陣。這也是考校雙方營應變能力的方法。孫焦倒是極為沉穩,並未行險,在山丘旁直接列陣,以山作為屏障,阻擋敵騎襲腹背。

這樣的陣型,只要軍陣不,還是能抵住那五百騎兵的。

對方倒是沒讓他等太久。很快,馬蹄聲響了起來,數百匹馬捲起煙塵,向著軍陣衝來。孫焦大聲命令道:「弓箭手,準備!」

為出手,孫焦訓練的新兵裡,弓手的比例也相當驚人,足有三百餘人,達到了總兵力的五分之一。不過由於是屯兵,這支隊伍並未配置蹶張弩,只有長弓,要在敵騎接近之前,出三箭,還是相當困難的。

李二已經搭箭在弦。因為伍長的份,他位於隊伍的最前端,側便是手下兵士。看著那捲起煙塵的快馬,他脊背上都滲出了冷汗,恨不得立刻出手中之箭。可是訓練早有規定,必須等到一百五十步時,方能放箭。

Advertisement

一百五步是個什麼概念?快馬不到三息就能衝到面前!然而任何提前出的箭,都將破壞士氣,造不必要的浪費。甚至在平時練時,會有人持鞭站在他們後,一旦箭的早了,就會挨上一鞭子。所以就算心跳如鼓,手心淌汗,他也咬著牙,瞪大眼睛看向敵軍,直到馬匹踏過了腦海中那條虛線。

!」一聲怒吼在耳邊迴。李二也吼了出來,同時,他手中的箭,和他邊所有兵士手中的箭,都飛了出去。

這一刻,誰還記得那些箭羽沒有箭頭?他們只恨不得一箭把敵人在馬下!

一箭出,還有第二箭。屯兵使用的是階梯式的,第一排出箭羽之後,第二排跟上,然後是第三排。等第三排完,第一排又重新搭弓上弦,再。如果不發生意外,在敵騎接近軍陣前,他們能出三,共九百支箭!這可是個足以消滅大半敵人的數字!

然而敵軍早有防備,騎兵舉起了手中圓盾擋在面前。軍演畢竟不是實戰,只要箭頭、槍尖上的白點不在面門、口這樣的要害部位,就不算陣亡。因此這一群騎兵並未像匈奴兵那樣選擇騎,而是把防放在了第一位。

這也是王隆的聰明之。新兵的騎水準可不怎麼樣,不如直接衝陣,靠馬力撕破敵方陣型。有了這個思路,那群騎兵不曾有毫停頓,就這麼衝了上來!

這樣一往無前的衝鋒,立刻打了弓手的節奏。眼看出兩,「陣亡」敵人的卻沒有多,誰還能沉住氣,在千鈞一髮之際出第三?孫焦一看就知不好,大聲道:「舉矛!迎敵!」

在經過長時間的實戰演練後,矛陣也發生了些微改變,除了一丈短矛之外,還有專門對抗騎兵的丈八長矛。接戰前架在盾兵肩頭,等到接戰時,便立矛攻向敵人!

Advertisement

這樣兩排長矛兵,能擋住敵軍快馬嗎?!

轟的一聲,騎兵撞上了軍陣,不騎士落下馬來。就算沒有槍頭,這個衝擊力也十分驚人,更別提還有白點腹,被判做陣亡之人。

然而看到這一幕,孫焦驟然睜大了雙眼!敵騎有詐!在騎兵陣營裡,百餘匹馬背上,坐的並非騎士,而是稻草紮的草人!這些草人同樣穿著軍裝,又位於真正的騎兵後,本無法察覺。等到衝陣之時,才出馬腳。

正面的敵軍,只是餌!

「側腹!防備側腹!」孫焦大聲吼道。

可惜,來不及了。

一支騎兵繞過山丘,從左面直軍陣側腹。防力量都擊中在正面,這一下徹底攪了陣型,讓這支剛剛組建的新軍潰散開來。

山丘上,梁峰搖了搖頭:「鳴金吧。」

打到這種地步,實在無須繼續了。孫焦的指揮重在遠程陣營,這也是防騎兵的最佳辦法,是弓手打出的三段階梯速,就下了苦工。但是步卒反應不夠機敏,對敵防備不足,打法有些死板。王隆倒是充分發揮了騎兵的機,不論是衝陣還是設伏都相當不錯,是個騎兵的好料子。

不過今天這一仗,還有更重要的意義。

「用步卒防騎兵,犧牲太大。」梁峰沉道,「孫焦的弓弩陣用的不錯,還當增加陣列厚度。」

奕延頷首:「若是有三列弩手,定能讓局勢為之一變。不過就目前況,蹶張弩無法配備全軍。」

蹶張弩的製作工藝,遠比手弩麻煩,造價也要貴上三倍不止。就算是潞城府衙,也沒法大量給兵士配備。

梁峰皺了皺眉:「步兵對戰騎兵,終究還是要靠弓弩。長矛陣對於於己方的騎兵還行,若是兩軍人數對等,恐怕無法克敵。」

Advertisement

這也是千百年來打出的戰鬥經驗。就像漢時名將李陵,五千於弓弩的步卒對上三萬騎兵,是靠長戟手和盾手為拒馬,弓弩手在後列陣,把敵人打的落花流水。後來敵軍增加為八萬,李陵還且戰且退,打了數天,殺了匈奴將近萬人,直到弓箭儲備告罄,方才落敗被擒。

要知道漢時,每位弓手攜帶的弓箭為五十支。按照十日的儲量計算,保守估計,這一戰就消耗箭矢二百五十萬枝以上。面對這樣的裝備優勢,就算是全盛時期的匈奴騎兵,也不敢攖其鋒芒。

同樣,大宋能夠抗遼、金、蒙三者數百年,也是因為其軍備超乎常人的發達。神臂弓、八牛弩等等利,加上火藥和堡壘戰的運用,才讓那些遊牧民族狗咬刺蝟,無從下

如今他們這點人手,對抗匈奴數萬強兵,也必須從遠程戰上想些辦法。

思忖片刻,梁峰道:「也許能做些霹靂砲,用散彈或是其他炸藥,再作一條防陣線。」

古代所說的砲,其實是指投石機,故而用「石」字偏旁。霹靂砲,乃是三國時曹手下的謀士劉曄進獻的投石車,因聲如霹靂命名。後來馬均對其進行改良,製出旋風砲,堪稱是攻城一大利

然而把這東西用在野戰,卻是誰都沒有想過的事

奕延搖頭:「怕是不行。霹靂砲準頭堪憂,更何況需要多人拖拽繩索,拉梢裝石。太耗費人力。」

這話讓梁峰一怔:「拖拽繩索?」

「霹靂砲需要盛放石塊為彈,另一邊,自然要靠人齊力拉梢,讓石塊彈出。」奕延見梁峰不明白,便仔細解釋起了投石車的構造。

聽奕延這麼一說,梁峰才反應過來,原來中國古代的投石車,都是人力驅的。一邊放石彈,一邊垂下繩子,由青壯同時拉,依靠這力量,讓石彈出。普通單梢投石車,就要由四十人拉拽,若是換了大型投石車,要上百人才能發。耗費人力且不說,本談不上準頭。所以只能攻城這種目標極大,又不能移的時候,才能使用。

Advertisement

這忒麼是影視劇誤我啊!梁峰不由苦笑。古代戰爭片裡,可都是機械投石機,一開機關,火球就嗖嗖往敵人城池裡飛,哪齣現過人力驅的?不過這樣,倒也解釋了為何蒙元攻打南宋時,使用的回回砲會讓宋軍大驚失,無法抵抗。恐怕就是當時西方的配重式機械投石車傳了過來,攻擊力遠勝人力投石車吧。

不過知道了癥結所在,問題就好解決了。他手下的能工巧匠可不,又有大數學家劉徽的兩位親傳弟子,還能造不出可以升降刻度,保證的機械投石機?歸到底,不過就是力臂和力矩的問題。再培養出一批可以校準程的手,組建一個「砲」兵營都夠了。

「霹靂砲我會讓人改進,做小型,不靠人力拖拽的樣式。程在三百步左右。屆時便可以用霹靂砲和蹶張弩作為第一和第二防線,隨後則是弓手。如此層層消耗,抵匈奴騎兵也就有了把握。」梁峰最終拍板道。

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自從深瞭解這個時代的金屬製造水平之後,梁峰才發現,如今造槍砲簡直是異想天開。不說鐵、銅匱乏的問題,就是讓炮管這一點,就沒辦法實現。任何現代化造,都不是憑空掉下來的,而是需要各式各樣不同的工業系同時作用。而越這個鴻,絕不是一拍腦袋就行的。

如今,他確實能提前於時代,但是最多也就是一步兩步。而這一步兩步積多,方才能拖勝利的天秤,落在他這一邊。

「若是能有程三百步之神兵,屬下定能讓敵騎無近之法!」奕延對梁峰的話,倒是毫無懷疑之心。主公在奇工巧技上,無人能敵!他說能做到的,就一定能做到。夜襲時都能製出流星墜營,莫說區區一個砲車。

面對奕延這無條件的信任,梁峰不由笑道:「如此最好。」

這時,兩軍營齊齊登上了山丘。王隆面有得,孫焦則憤憤不平,顯然是不甘心就此落敗。

見兩人神,梁峰板起了面孔:「這一仗,各有得失。作戰報告,一人呈上一份。分析戰例,再整合出新的戰略構想。奕延,這兩支新軍,便給你了。」

這話,立刻讓兩人冷靜了下來。看到踏前一步的,面冷如霜的上司,不由暗暗苦,生出同病相憐之

山下,救護營的護士已經場,救治起傷的兵士。馬兒長嘶,煙塵飄,一派繁忙景象。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