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開明(6)
“怎會又有□□境?!朕不是讓太史編纂皇曆了嗎?”司馬睿怒氣衝衝, 把一冊書扔在了地上。
王導垂眸去, 只見上面鮮亮的封皮上,出“開明六年”字樣。這是趙國明年的皇曆,也是那謀逆的賊子, 第二次把曆書買大晉。
誰曾想, 一國之君會刊印曆書,四販賣?這簡直有失國!然而偏偏,曆書關乎農耕要務,趙國編纂這本皇曆,又有時令季節和行事宜忌, 做的巧細緻。這樣一本,只賣五百餘錢,莫說世家, 就連下面的寒庶商賈,也大有人私藏。
這就犯了天子的忌諱。司馬睿又怎麼可能眼睜睜看著那臣賊子的曆書,跑到自家地盤?然而天子明令, 一再, 卻始終無法除這禍害。就連狠下心刊印曆書, 也毫無用。
五百多文,想印這麼一本書,是本就不夠。加上倉促編纂,賣不過人家也是應有之義。不過王導不會這麼說,只是聲道:“陛下也可下旨,若有私藏□□之人, 皆罰錢刑,以儆效尤。”
聽到這話,司馬睿眼中一亮:“罰錢,定要多罰!還有私售北地貨者,一併罰!”
罰罰買曆書的小民也就罷了,北地貨是誰都能用得起的嗎?別說瓷、絹錦,就是日常用的香皂、花也不是便宜件。不論買賣,都有高門涉足。若是細究起來,恐怕是自取其辱。
但是王導也知道,天子是被的沒法子了。如今皇家可不比太康年間,宮裡的財被洗劫數次,遷都又花費了不知凡幾。就算把當年瑯琊王的家底都翻出來,也不寬裕。加之僑置郡縣,安頓北人,又有不知多小民了豪門戶。如此一來,國庫更顯空虛。若是真能罰到些錢,恐怕能讓陛下喜上眉梢。
既然天子上心,王導就不會明面上反對,拱手領命。見王導如此態度,司馬睿收斂緒,歎了口氣:“這些都是小事。如今那梁賊進兵雍州,恐怕要同匈奴打個難解難分。不如讓大將軍出兵,奪回豫州?”
前兩年豫州也打了幾場小仗,結果王敦一退再退,直退過了淮水。這事總是讓司馬睿耿耿於懷。他把軍政大權都給了王導、王敦兄弟二人,朝中形卻一日不如一日。王導在也就罷了,好歹能安百,王敦是不是就有避戰之嫌了呢?
瑯琊王氏一脈同枝,王導當然要為堂兄辯解:“如今戰事方起,那叛臣梁峰還未把兵力全都在雍州。唯有其深陷泥潭,才是奪取豫州的最好時機。陛下切不可心急,壞了前線軍務。”
前線還有什麼可壞的嗎?司馬睿忍了又忍,終究還是道:“太傅說的不錯。不過大將軍出征在外,揚州總是了些防備。朕想封劉琨、戴淵為鎮北、征西將軍,拱衛京畿,防備外敵。”
這話聽起來像是徵詢自己的意見,但是王導深知,天子對王敦還是多有不滿。尤其是這些年王敦數次領兵平定流寇,瑯琊王氏已經在荊州、揚州軍中,安置了太多親信。提拔劉琨、戴淵,實則是防備王敦攬權。
而對自己說這些,就是在試探他的態度。天子雖然弱,但是並不愚鈍。若是自己真與王敦外勾結,天子可就要寢食難安了。
因而,王導謙恭行禮:“陛下所慮甚是。劉將軍當年隨東海王征戰四方,極為善戰,定能拱衛京師。”
司馬睿的眉了一下,劉琨可輔佐過不司馬郡王,然而諸王皆死,他卻活了下來。中山劉氏又未曾徹底遷出北地,恐怕還有不族人為梁峰那逆賊效命。這人能不能信賴,確實是個問題。沉片刻,他道:“劉琨善戰,還是協防壽春更好。讓戴淵、刁協留守京師吧。”
即便自己進言挑撥,天子還是任用了劉琨,而且把他放在壽春。看來天子對堂兄的防備,又上一層啊。
心底暗自琢磨,王導回到了家中,立刻寫了份信,著人送到荊州王敦。王敦剛剛帶兵平復荊州叛,就收到了堂弟的家書,一看之下,然大怒:“司馬小兒!若無我兄弟二人,哪有你今日!”
這話說的殊為不敬,然而下面幕僚無一人敢言。王敦剛愎自用,脾氣暴躁。此刻相勸,萬一了逆鱗,恐怕會送命。
一通怒駡之後,王敦強自收斂,冷聲道:“劉琨若是前往壽春,當如何置?”
兩人同朝為,實不該問這樣的問題。然而下面心腹會意道:“聽聞劉將軍與那豫州臣祖逖乃是好友。如是稍有差池,壽春危矣!”
劉琨和祖逖確實有好的傳聞,但是那都是十幾年前的事了,現在擺出來說,不免有構陷之嫌。然而王敦卻撚須頷首:“是不得不防……屯兵武昌郡,若是前線生變,亦可協防!”
這哪裡是協防的架勢,分明有防備朝廷之意。若是自武昌郡發兵,攻克建鄴也不無可能。不過僚屬並無人出訝,反而紛紛稱是。王敦這個鎮東大將軍,豫、楊、荊、湘四州大都督,已經做到了位極人臣。況且還有王導在朝中把持朝政。以瑯琊王氏取代司馬氏,也無甚不可。北地的梁氏不過是個二流門第,亦可以稱王稱霸。瑯琊王氏人才輩出,不更值得輔佐嗎?
北邊的趙國,確實讓不人心中起了念頭。荊州兵馬在王敦的暗示下,開始備兵屯糧,做出一副敵模樣。
※
“父皇,放偽漢劉乂出逃,可是為了讓他退出雍州?然則秦州偏荒,若是任其竄逃,圍剿恐怕要花上更多兵力。”偏殿中,太子梁榮盯著面前的沙盤,遲疑問道。
就在前幾日,長安城破。雖然沒有攻城,只是圍城打援。但是每日數的砲擊,還是打垮了城中守軍的勇氣。糾集了城中銳,數萬匈奴貴族簇擁著自家皇帝,逃出了長安,向著後方秦州而去。
趙軍並未銜尾追上,而是先長安,收復失地。
消息傳回,自是鼓舞人心。不過梁榮心中,還是稍有疑。這一仗若是強攻,未必不能攻破長安,俘虜匈奴偽帝。現在匈奴西逃,再想攔截,怕是麻煩。
“偽漢與我朝可還有一戰之力?”梁峰反問道。
這話問的有些玄機,不是問兩軍,而是問兩國。梁榮一怔,便搖了搖頭:“偽漢權臣當道,民不聊生,軍心潰散。面對王師,不堪一擊。”
梁榮自就學習兵法,清楚戰爭比拼的,其實是背後國力和人心。唯有國力強盛,君臣一心,方能克敵。
“那擒劉乂,就不是當務之急。收復失地,安百姓才是。”梁峰答的乾脆。
滅國之戰,看似擒下敵方天子,滅其社稷最為重要。其實不然。天子這種擺設,在王朝末年是可以頻頻更換的。殺了一個還有一個。若是為了這等“消耗品”耗費太多人命,純屬得不償失。不如盡可能迫敵人的生存空間,一步步把他們上絕路。對付匈奴,更要盡可能消耗其有生力量,才能達到平定雍、秦的戰略目標。
梁榮也算一點就:“若是如此,徹底平定匈奴,恐怕還需幾年時間……待到征南亦是如此嗎?”
“國戰打得就是國力。如今南北海貿,傾銷豪奢之,換取錢糧,同樣也是國戰的一部分。唯有把土地,人口納於掌中,方能強大自,削弱敵方。”梁峰是見過後世各種各樣顛覆戰爭的。別說經濟戰了,意識形態問題都能瞬間搞垮一個大國。只比拼兵力,不過是打拉鋸戰,來來往往,浪費不知多到人力力,最終因為好戰而亡。
因而不論是平定雍秦,還是一統南方,他都不準備窮兵黷武。穩紮穩打,經濟政治乃至謀一起上,才是最佳的辦法。
這些話,梁榮原來也聽過些皮,但是不像今天講的如此明白。
“國之強盛,在民在勢。”咀嚼半晌,他才輕輕吐出一句話。
梁峰笑著頷首:“不錯。”
只要能抓住問題的關鍵,梁榮將來繼位,就不會把事搞得太糟。
又學了一課,梁榮只覺倍鼓舞。自他大婚之後,就開始殿中觀政,還會出不時間,隨父皇一起批閱奏摺,瞭解政事。如今的他,也不似當年那樣懵懂無知。治國比想像中的,還要複雜勞累,他何嘗不想為父皇分憂?
上下打量兒子一眼,梁峰突然道:“待雍州平定之後,治水通渠就要提上日程了。汾水南段,已到了收尾階段,到時我會派你監察河工,也辦些實務。”
“父皇!”梁榮不由一喜,踏前一步,“兒臣必辦好差事,不讓父皇失!”
當年那個小團子,如今已經為俊朗男兒。娶了妻,生了子,更是稚氣全消,沉穩持重。自小勤練弓馬,讓他平添幾分英氣,也有了上位者應有的威嚴。不過這些還不夠,溫室裡的花朵,總歸要見見風浪。
“你要負責的,是兩岸百姓的安危。水務繁雜,切不能馬虎大意。”梁峰認真叮囑道,“張氏和昱兒留在宮中,自會有人看護,你也不必憂心。”
聽到這話,梁榮面上不由微紅。他的太子妃張氏如今又懷了孕,而長子梁昱年,父皇這樣說,也是為了讓他安心。
見兒子這模樣,梁峰微微一笑:“今日你便早些回東宮吧。這段時日,要看看治水之書。不過記清楚,你的責任是監督,多看多聽,莫要橫加干涉。”
這是忠告,也是提醒,梁榮立刻點頭:“兒臣謹遵父皇教誨。”
他也曾在父親的引領下見過汾水上的工程,深知其重要。現在親自監看,更是意義非凡。怎會因為貪功,壞了大事?
手在梁榮肩上拍了一拍,梁峰笑道:“去吧。”
看著兒子告退的影,梁峰倚回榻上,笑著歎了口氣。只盼正旦之前,雍州能恢復安定,讓某人得勝而歸吧。
作者有話要說: 的你們,帝王實錄是給皇子皇孫看的,你們看看國史就差不多惹-_,-
明明被父親告誡過要遠離他的,可是就是無法抗拒那人霸道的靠近。 那人是黑道大哥si生子,長年獨自在外生活,卻年少成熟,十幾歲就已經是金融投資大鱷。 那人贈他手表,送他鋼琴,抱著他剪指甲,對別人的倒貼不屑一顧。 在他短短十幾歲的人生裡,那人強行入侵,他無法抵抗地沉淪下去。 然而那人占據他所有心所有愛之後,又把他狠狠甩開。 經過這一場鬧劇,他已經刀槍不入,水火不侵了。他已經喪失了愛的能力…
沈清棠穿成了一本修真爽文里的同名病美人炮灰 原書中沈清棠姿容絕世,清麗無雙,卻因身體孱弱無法修煉被迫嫁給了一個毀容陰鷙的反派秦頤 到死,他都未正眼看過秦頤 可他不知,秦頤早就對他情根深種,那張臉也是為他試藥而毀 為了復活他,秦頤甚至孤身入天寰皇城搶奪至寶,在全城高手聯手下他燃盡元嬰,取得至寶,卻被偽裝成沈清棠模樣的主角背刺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