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一吃完飯,那邊陳哥就來人了。去房間裡取了個布袋、存了鑰匙,一走出門口就看到兩輛永久牌28寸自行車停在那。
一人騎一輛,眨眼就到這老陳家,他老伴也在。不過失的,因爲老陳裡的瓶瓶罐罐都是些民窯件,不是清末就是民國貨,30年後值個幾百幾千的,不過這會沒多大用。倒是老陳的老伴拿出一堆銅圓銅錢和十幾個銀元,張楠看了一下都是些普通品種,只有一個江南省造戊戌龍洋後世能值個幾千。
不過這會嘛,龍洋就是龍洋,甭管你是哪個省造的、哪個品種,8塊一個;袁大頭倒要9塊一枚,這還是這一兩年漲價了的結果。有趣的是,等到幾年後就是龍洋一直比袁大頭貴了。不過張楠這會對普通銀元基本無,除非是稀有品種或者品相頂級,不然這價比太差——按照工資差額來算,30年時間裡這普通銀元本就沒漲價多。
銀元就是銀元,無論何時價值就是如此堅!
當然,因爲這會銀元易很分小品種,品相好壞也不怎麼講究,收藏算是正當時。撿好品種的機會大,只是10年就別想著賺錢,最多當個搬運工賺個地方差價。
礙於老陳的熱與熱切期盼,張楠用當地行價買下了10枚銀元,6枚龍洋48元,4枚袁大頭36元,總共84元。用的是全國糧票,一斤算作6錢,一共給了140斤,5斤的糧票整整28張。老陳還要給些銅錢當添頭,就隨意拿了十來個雍正、順治通寶意思了一下。
這點東西回去時路過滬上,到半地下的跳蚤、古玩市場倒騰一下,換回相同的糧票後,也就賺個幾十塊錢,大老遠幾千公里的,就當是認識個朋友幫忙了。
喝了杯茶就走去農村,這老陳也覺到剛纔張楠純粹是屬於可買可不買的節奏,心裡有點小激,表示今明兩天絕對不讓他放空。
太平村,騎車十幾分鍾就到。
說實話這一路騎來,橫縣縣城的建設在86年應該算是很不錯的,五層樓房不,不過這農村還是放眼去基本上都是老房子,有些還簡陋。
到了老陳婿家,一看還是二層的磚瓦新房,後邊連著幾間老房。他婿兒和親家兩口子一起住,看來這兩年膽子大的手藝人出門闖還是收不錯的,這房子在村子裡算是最好的幾戶之一。
老陳一說明來意,衆人對張楠熱烈歡迎,老陳的親家姓王,還準備過會帶他去村子裡幾戶親戚和人家裡轉轉,不過有個條件:“小張師傅,村子裡有幾家也應該有些老件,應該會賣。你看到時候能不能你先用錢付賬,然後咱們回來我先錢還你,再用糧票算?”
“沒問題,就這麼辦。”張楠當然同意,這纔不會穿幫嘛。
聊天時知道這老王家祖上當過清末的小,親家的爺爺、父親在民國那會甚至在軍閥政府裡幹過銀行管理人員,在老家還買田買地。後來軍閥時期戰太多世道,就搬回農村做起了地主,這再後來呢當然就倒黴了。
覺發財的機會來了,雖然擁有多年掏老宅子的經歷,但遇上這樣的主家機會不多,一般都不會跑空,而且還是有求於自己就更要抓住機會了。
不過理想很滿,現實卻骨——說是資本家、地主的底子,但也擋不住抄呀,其實也就藏下來幾百塊各銀元,這還是埋地下、這兩年才挖出來的。老的瓷竟然一件都沒:原來破四舊那會全給抄了、砸了。
農村人也比較實在,帶著張楠隨便看,晃盪了一圈,新房裡就沒自己看上眼的,倒是在後邊老房子的一個小木箱裡看到了幾個帶筒,應該是民國甚至是清代的東西,花、編織手藝一流。
帶筒,以前沒皮帶,子要用腰帶或各棉線編織的帶繫上。有些地方很多人都有這個手藝,只不過款式花、寬窄分別極大,很多地區還是孩子出嫁的必備嫁妝之一,一般都是母親給準備的。
由於帶會編得非常非常長,爲了觀方便,一般會將其按照一定的方式纏繞在一二三十公分長、紅紙包裹的圓形木上,最後甚至會纏繞一個直徑十多公分的超級大棒槌!要用的時候剪下來一截就行了,這樣一捆帶一家人甚至幾十年都用不完。
不過這玩樣就算在30年後也不是特別值錢,甚至算不上古玩,只能算是特老工藝、名俗品,這手藝在有些地方還被定爲非質文化產。
張楠家裡就有幾個這樣的“棒槌”,都是家裡傳下來的。他這會對箱子裡這幾個“棒槌”興趣不大,但因爲花充滿桂省特有的風格,就拿起一個看看。
結果這隨手一拿,張楠就知道有問題:太重了!
纏繞的帶卷本來就很有分量,家裡有這玩樣的人都知道,但有20多年古玩經歷的張楠這一上手就知道手裡這個棒槌有問題,因爲這況他上輩子聽說過幾次,還親自到過一回。
木箱裡大約有七八個這樣的棒槌,還夾雜了一堆老土布一類的雜。拿起一個、放下一個,很快所有帶筒都過了次手,大拇指手指甲在旁人不注意時,在所有帶筒中間凹進去的筒芯一頭使勁劃了劃。
心中有底了。
拿著一個棒槌對旁邊幾個人說:“這帶筒花很有你們這的地方特,名俗,和我們那的不一樣。”
邊上這幾位還在因爲張楠這位豪客看不上家裡的東西發愁呢,一聽他似乎對這幾個這些年都沒多人用、只能當擺設的帶筒興趣,那老王立馬說:“這都是上幾代人傳下來的,手藝絕對一流,新房子裡還有孩子他娘那時候帶過來的。要不你都看看?”
“解放前的纔有意思,這東西就是當個收藏的老民俗,市場上可沒人要,誰家沒幾個?你說是吧老王。”老王媳婦嫁過來的帶筒還可能是自己做的,而且一定是解放後的東西,張楠本懶得看。而且這會不能表現得太興趣——剛纔在新房堂屋裡,張楠看到牆上掛著兩幅老人的照片,還有幾張老畫像,這家應該已經沒有老人家在世了,老王他們極有可能不知道這幾個帶筒有問題,老人過世時應該本就沒代。
看張楠興趣,老王考慮了一下,說道:“這東西這會雖然用不大,但做起來老費時間了,小張你也是個實在人。要是你喜歡,就算10塊錢一個拿走。”
這東西這會價格還真不好算,一個棒槌一個銀元的價,幾十年前5個銀元估計都要,三十年後1000塊一個棒槌有沒有人要張楠也不清楚。不過自己也懶得還價了,10塊錢一個棒槌也不能算貴吧?
也不用其他人手,一共七個帶筒,全部塞進自己帶來的布袋子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