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星雲小說 軍事歷史 大明武夫 42.第42章 清貴之後

《大明武夫》 42.第42章 清貴之後

石滿強和吉香已經長出了一口氣,陳昇興的搖搖手中短,大聲喊道:「比武吧!」

趙進哭笑著回頭說道:「一共十幾個人,還比什麼,把這些吃的大家分了吧,邊吃邊聊。」

來這裏的人大都吃了午飯,不過這個年紀的男孩肚子是個無底,吃點甜心之類的無非加餐。

大家圍坐一圈,幾大份點心聚起來好大一堆,趙進他們幾個還無所謂,石滿強幾個都滿臉興,解決了難題,又有這麼盛的東西可以吃,實在是好事。

開吃之前,趙進先開口說道:「石頭,你先拿出十塊來包上,你弟弟妹妹好幾天沒吃到你贏的東西了吧!」

石滿強一愣,趙進笑著說道:「先包上吧,不然就被大家掃乾淨了!」

眾人鬨笑,石滿強重重的對趙進點頭,開口說道:「謝謝趙大哥!」

然後才拿著包袱皮包了十塊點心,趙進知道石滿強有弟弟妹妹,也知道和石滿強親近的人都他石頭,他這麼做就是要這個朋友,看對方的反應,知道自己做對了。

十幾個年圍坐一堆,裏面是盛的點心,大家喜氣洋洋的大吃大喝,因為沒水,不時有人被噎到,又是鬨笑,連木淑蘭和陳宏這樣的小孩子也跟著吃得眉開眼笑。

「現在這邊沒事了,大家都和自己的親近人說說,讓他們回貨場來比武吧!」趙進邊吃邊倡議說道,大家都轟然答應。

一傳十,十傳百,貨場的人氣肯定能很快聚起來,這時候,跟著王兆靖來的那個中年人還有陳昇家的老管家都已經回去了,再想想小姑娘帶來的兩個人,趙進心裏有數,今天就算自己不找自己父親,中午一樣會輕鬆解決。

Advertisement

趙進今天拿的是桂花糕和豆沙餅,陳昇拿的是包子,孫大雷則是芝麻燒餅,而王兆靖帶的則是夾的銀卷。

幾樣吃食大家吃過之後,一致認為王兆靖帶來的最好吃,王兆靖也免不了得意的吹噓下「廚子手藝好」,這讓大家又是驚訝,居然是自家廚子做的。

大戶人家很去外面吃,都專門養了廚子,但來貨場上玩的這些年,恐怕也就陳昇家能達到這個水平,其他幾個殷實歸殷實,但歸到底還是小戶人家。

在這貨場每日比武爭勝,大家也就是彼此悉,但昨天那場爭鬥和今天完解決之後,彼此之間的關係一下子拉近起來,到現在才有點朋友的意思了。

所以王兆靖儘管來的時間很短,可這幾件事都有參與,現在大家也都不當他是外人。

今天不比武,每個人吃的肚飽溜圓,很放鬆的閑聊說笑,大家都住在徐州,這麼多天玩下來彼此打聽也對對方的況大概了解,加上父母長輩也會談一些,很多人都很悉,相對陌生的王兆靖就了焦點。而且這個富家公子又從京城回來,大家都很好奇,問題也就多了起來。

「王兆靖,你爹為什麼不當了啊?」

這位剛問出這個就被邊的人了下,低聲提醒道:「不要說話,這種事也問。」

年們說天真也不天真,耳濡目染的很多事也都明白,知道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當然,也有人不知道這個。

被提醒的那位很不服氣的說道:「當多好,能當誰都願意當..」

話沒說完,趙進回頭瞪了一眼,這位立刻低頭不敢說了,趙進的威信已經樹立起來。

沒曾想這話卻到王兆靖的敏地方,王兆靖清了清嗓子,鄭重的開口說道:「家父之所以致仕還鄉,不是因為行止有虧,而是顧全誼所為,離開京師的時候,同僚上司都擺宴相送,傳為佳話的。」

Advertisement

這一套話說得文縐縐的,其他人都聽得懵懂,還就是趙進當年的古文教育起了作用,大概聽懂了些,他覺得有趣,場上向來是能上一定不會向下,顧全誼就不做了,其中肯定有,看著大家還要議論,忍不住笑著開口說道:「這些事不方便問的,大家別說了。」

一說這個,王兆靖更急了,在他看來趙進這種,反倒了他父親的辭是不得已或者因為有什麼醜行,當即站起來解釋說道:「家父高中之後就在都察院任史,上司同僚都非常照顧,今年家父有上下兩個去,向上可以去兩京督學,向下可以去各巡鹽,無論清濁都是一等一的好去,可家父不願意為這件事和同年傷了,所以顧全誼主致仕還鄉..」

這下連趙進都有好多聽不懂的,大致是在位爭奪上主退讓,才主還鄉,其他年更是聽得一驚一乍,覺得很玄很了不得,什麼卻不懂。

不過趙進卻知道,這裏面應該還有別的文章,王兆靖能這麼理直氣壯的對外宣稱,可能不是那種得罪上司或者勾心鬥角下來的,但肯定也不是顧全義,這個只不過是大家面子上的理由。

接下來的問題就圍繞著王兆靖進行了,趙進也不想讓大家問太多讓對方難堪,所以他有意問些名次,比如說都察院,比如說那督學和巡鹽但是什麼。

但問完之後趙進更糊塗了,按照王兆靖的解釋,都察院的史是七品,可那兩個去,所謂向上肯定就是更高一等的地方,那個提督南北兩京學校的史也是七品,那個巡視長蘆或者兩淮鹽場的史也是七品,都是七品,那有什麼向上向下的。

Advertisement

話題已經轉開,大家對位都沒有興趣,反倒纏著王兆靖問京師的好玩好吃的,稀罕東西,趙進也就沒有繼續追問。

悉明代場的趙進當然不知道這其中的區別,大明的員輕重,品級高下只是表面,細分起來門道太多,首先京遠遠高於地方,另外清流遠遠高於濁,兩者地位升遷上都有大差別。

七品清流,出京后做四品知府那都是委屈了,而這都察院的史,更是標準的京清流。

史和史還有分別,儘管品級相同,可也有上下清濁之分,同是七品,卻是天上地下的分別。

所謂最上的,也就是最清貴的職位,就是督學史,京師和南京各一名,南北直隸兩的秀才太多,不能全部參加鄉試,所以在鄉試之前,由該的督學史巡行各府,對南北直隸的秀才進行考試,通過的才能參加鄉試,

按照大明的慣例,考生為考的門生,考為考生的大宗師,這等關係立下,也就打下了將來的人脈,做一任督學史,下一任就是外放出京做巡,回來之後就是六部侍郎這一層級的位置,可以說是中樞備選,所以被認為最清貴,一坐到這個位置,直上青雲就有了保證。

督學之下就是巡按,這個巡視一省,和巡分庭抗禮,自然不必說,接下來就是各道史,這個都是清流,再之下則是濁了。

王兆靖所說的巡鹽史就是濁的頂點,所謂濁就是上進無,但油水職。

巡鹽史有四人,兩淮、長蘆、兩浙、河東各一人,所謂「巡鹽一任,富裕十世」,大明的賦稅重點就在食鹽專賣上,私鹽更是金山銀海的生意,巡鹽史糾察弊最為關鍵,所以鹽商鹽場打點的也多、

Advertisement

最差的河東巡鹽史一年下來,也差不多有十幾萬兩銀子的進賬,要是在兩淮和長蘆,一年幾十萬都是小意思。

都察院的史,想要上進的自然願意去做督學,年紀大了想要撈錢的則是願意去巡鹽。

如果趙進悉這一套的話,對王兆靖的說辭肯定更加糊塗,一個史到底有什麼樣的背景,居然能在這兩個位置之間選擇。

不過,能聊這麼多,也讓趙進漲了不知識。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