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星雲小說 穿越時空 定居唐朝 第六十二章 論鹽

《定居唐朝》 第六十二章 論鹽

在現代書籍敞開供應,只有不看書的,沒有缺書看的,當然,獨某一類書的除外。最新最快更新比如,薛朗有時候有空也會上網看看小說,可惜因為個人好問題,經常書荒。網站每天更新萬萬字,他看的每天更新還沒一萬字,多麼的可憐。

有了薛朗這炮王做后盾,韓進不擔心有人找茬了。聽薛朗宣講了一遍流程,韓進提議把抄寫制犁工藝說明手冊的事取消。

韓長史明顯比公主殿下和薛朗有生活經驗多了,韓進道:“異人犁與普通的犁,制造工藝其實大相同,區別只是外形設計,如果是制犁的手來,只怕看一眼就能學會,故而,這道手續可以儉省。”

薛朗認同的點頭,公主殿下也沒意見,其他的環節,就公主殿下修書的時候,只邀請了員,沒邀請工匠。

薛朗被這麼一提醒,也反應過來,現在可沒有知識產權保護,曲轅犁其實巧在設計,明白人看一眼就懂了,回去花費點兒功夫仿造一個,其實也不算難。把一切事商議妥當,修補好計劃中有問題的地方,這件事就算定了!

許多地方要韓長史配合統籌,韓進就先回去分派人手去了。馬三寶手頭也有事告退,薛朗也忙,不過,還有事沒辦完,還要留一下。

Advertisement

薛朗想了想,還是直接朝公主殿下拱拱手道:“啟稟殿下,屬下有件事想求您。”

“何事?”

公主殿下關切的問道:“有何難?盡可道來。”

薛朗不好意思的笑道:“就是那個……我院里的鹽,又用完了!請殿下賜點兒來應付支用。”

噗嗤一聲,公主殿下莞爾:“只這等小事?”

薛朗哼哧道:“秀娘說府里鹽的用度管的嚴格,已經用超過一次,還是如圭幫忙解決的,一月之,連超兩次,不好意思,只能厚著臉皮求到殿下這里了。”

公主殿下道:“無妨,從我的份例里勻出一斗予你,可夠支用否?”

薛朗趕點頭:“不用一斗那麼多,兩三斤就夠用好久了!”

公主殿下點頭:“既如此,初雪,讓人給聽風院送三斤鹽過去。”

“喏。”

看初雪領命出去分派人。

“謝殿下。”

公主殿下隨意的道:“無妨!如若要一石鹽,我需花費一番功夫,不過區區數斤,只我的份例就能勻出來。”

薛朗好奇的問道:“聽說鹽是營的,定價并不算昂貴,可是怎麼看著好像還缺鹽的樣子?”

唐朝的鹽價并不貴,在貞觀年間,不過十文一斤。直至玄宗以后,鹽價才漲起來,還是因為朝廷漲了鹽的賦稅所致。這會兒的鹽價,雖然沒貞觀年間便宜,不過,相比起社會形勢來說,已經算便宜的了。

Advertisement

公主殿下看看薛朗,道:“種花家可是不缺鹽?”

薛朗點頭:“應該是不缺,屬下從小到大就沒聽說過哪里缺鹽。”

公主殿下道:“看的做派,也不像是從缺鹽的地方過來的。”

難道是

他的用鹽標準在古代看來太浪費了?!

薛朗默默反省。

公主殿下一眼就看穿薛朗所想,道:“剛才聽議賦稅,原以為懂得,如今看來,長的環境,與我大唐差異頗大,故而才對鹽政一事不解。想來,阿柳也不甚了了吧?”

“殿下英明。”

原來柳也不懂。兩人一塊兒等著公主殿下解

公主殿下道:“我大唐的鹽產量,如若只供應人口使用是盡夠的,只是,相比起人口的消耗,還有一大部分要用于畜牧,牲畜也是需要用鹽的;另外,醫藥、農耕、工匠們也有用鹽的地方,鹽的產量相比起其用途來,就顯得捉襟見肘,供應不足。是故閑時吃淡食,戰時、農忙才吃咸食,就是據此而來。”

薛朗恍然,不管人還是牲畜,缺鹽就沒力氣。古代鹽的使用范圍比現代廣,但因為生產技和運輸的緣故,鹽的產量又跟不上,難怪要限制鹽的使用量。

聽到這里,薛朗就懂了!薛朗問道:“既然產量跟不上需求,照理來說,鹽價應該高,朝廷為什麼把鹽價定的這樣低?”

Advertisement

公主殿下道:“為了薄賦,讓利于民,休養生息。”

薛朗懂了:“殿下的意思是鹽價與賦稅有關?鹽價是控制賦稅的手段?”

“然也!”

公主殿下贊賞的點頭。

薛朗恍然。古代封建社會本質上來說是農耕文明的社會,小農型、地方經濟為主,經濟流通不大。

作為國家主,要控制影響國家經濟發展,以及通過賦稅來調節、把脈國家經濟和國計民生,再沒有比糧價和鹽價這兩個人人都需要的東西合適的了。

糧還有個南北差異,北方吃面食,南方吃米谷。這鹽可是不管東西南北,人人都需要的。難怪古代要鹽政營。

唐朝的低鹽價,顯然是朝廷強行把價格定低,進而影響到賦稅的降低,進而影響到糧價,讓利于民,以得到讓百姓休養生息的機會。后來老百姓生活變好了,于是鹽稅也就相應的調高。

所以,鹽價便宜的唐朝并不是說不缺鹽,鹽是缺的,只是國家政策所致,鹽稅定的低而已。

薛朗明白了,不過,本著謹慎的原則,他并沒有貿貿然提出提高鹽產量的辦法。鹽價既然是關系一國賦稅的本,就不能貿貿然去改變。特別是大唐剛剛建立,經不起那麼多的風雨飄搖。

特別是剛剛經歷了戰的民眾,幾乎沒有什麼抗風險能力。治大國如烹小鮮,牽一,薛朗說出來是很簡單,上下皮一就完的事兒,可于國家、于民眾來說,是否是好事,薛朗還需要想一想。

Advertisement

就像王安石變法,王相公的本意肯定是好的,國家也是需要的,可是,民眾是否接,是否適應于民民生,王相公就沒考慮周全,變法失敗的結果,對國家的傷害,難以計算。

薛朗不想穿越一遭,反而了歷史的罪人,薛朗想讓大唐變得更好,而不是變得更糟。

本著多調查才有發言權,實踐才出真知的原則,薛朗向公主殿下請教了許多唐朝關于鹽政的政策和規定,完了才拎著公主殿下給他的鹽回去。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