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星雲小說 穿越時空 錦繡大明 第一千二十三章 錦繡大明

《錦繡大明》 第一千二十三章 錦繡大明

“明天”確實變得更好了。

太子的確立可不單是了卻了萬歷的一樁心事,也讓他的皇權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

連幾乎滿朝臣子一致反對的事都被他給辦了,這自然大大增強了他的信心,接下來據朝中況,萬歷更是推行了一系列的措施。

其實,這些措施早在張居正當權時就已開始實施,但因為各方勢力的抵制而只開了個頭。現在由皇帝親自頒布和督促下去,況便又有所不同,居然在短短時日里得到了不錯的推行。

但這,卻只是個開始。在真正嘗到權力的人滋味后,萬歷變得一發不可收拾,開始使用手段不斷閣的權力,居然就在幾年之做到了大權獨攬,即便他依然只三五日才上一次早朝,但卻能深居宮中而控朝局。

如此高明的權謀手段,卻是一個不到三十歲的青年天子所施展出來的,頓時滿朝員既驚且畏,一時間,“小世宗”之稱便在朝野之間迅速而廣泛地流傳了起來。

所謂的世宗,正是本朝嘉靖帝了,也就是萬歷的爺爺朱厚熜。這位天子一心修道,不但常年不早朝,而且還離開了皇宮,避居專為修行而建的玉熙宮,更是只見寥寥可數的幾名外臣而已。

但就是在這等況下,嘉靖靠著聰明到了極點的頭腦是憑手段控制住了所有臣子,做到了最徹底的大權獨攬。而今日的萬歷,居然就繼承了自己祖父的過人本事,也靠著權謀將滿朝員控制在手,十足是嘉靖的翻版。

當然,這其中楊震這個錦衛都督兼天子心腹也起到了很是關鍵的作用。正是因為有他轄下的錦衛能及時將各種關鍵報送皇宮,萬歷才能迅速而準確地做出各種決定,從而控全局。

Advertisement

而除了這些,楊震卻把更多的心力放到了民間。錦衛無孔不的力量被他派去尋找足夠高產的糧食,并在幾月之后順利找到了番薯、玉米等尚未被廣泛推廣,卻已被人帶中原的新鮮作

楊震隨后便把這些作放到了自己的封地里試種起來,并努力推廣。作為天子欽封的常平侯,他在直隸一帶可有數百頃的田,這時正好利用了起來。

同時,在楊震出高價租用了周圍的田地后,這些全新的作更是在周圍幾個州縣里得到了廣泛的種植和推廣。

本來,對此新鮮玩意兒并不是太有信心,只是不敢違抗楊都督之命的農民在到了收獲季節,看到那滿田滿壟的番薯和玉米后,他們的態度就徹底變了。若只是種小麥或水稻等傳統作,他們是本不可能有如此巨大收獲,最多只能讓一家人勉強吃飽而已。可現在,這些作不但能讓全家吃得飽飽的,而且還能在集市里出售一部分換取銀錢,這對農民的吸引力可就太大了。

于是短短幾年時間里,這兩大作就得以迅速鋪開,不單北方,就是南方也流行種植起來。而后不久,番薯的另一大特也被農民所發掘,它居然不占最沃的土地,而且在照料上也沒有稻麥那麼講究,這就更讓農民對此趨之若鶩了。

而直到幾十年后,當那驚人的小冰川期徹底降臨時,天下人才知道這兩件作是有多麼的可貴。

倘若沒有這兩件足可抗嚴寒的農作,只怕天下將無數百姓因寒而亡。但現在,雖然農田里的產出依然減了許多,但至靠著番薯和玉米,大家卻是可以維持生計了。

這兩件作的提早散播起到的作用還不止于此,更關鍵的,是阻止了一場本來應該存在的天下大

Advertisement

中原百姓一向安于現狀,除非實在過不下去了,他們才會為了生存而起兵造反。可現在,因為尚可混個溫飽,而且府的稅收也還算穩定,百姓自然不會提了腦袋去冒險作了。

雖然隨著土地兼并的不斷嚴重,依然有不人被上了造反的道路,但響應他們的,卻只是極部分走投無路的百姓而已。

而且,他們一旦起兵,所遇到的平叛大軍也再不是歷史上那些戰斗力低下的兵了。因為隨著后膛槍炮的不斷完善與推廣,大明各地衛所兵已大量裝配這些先進的兵

當那些拿著叉耙鋤頭,最多扛幾把長槍大刀的軍襲擊某縣城時,迎接他們的,往往是隆隆作響的火炮和火槍,雙方幾乎都沒怎麼近,反軍已死傷無數。

如此況不過出現了幾次,那些反軍便徹底崩潰。既然造反真的連半點功的可能也沒有,那就只有放棄這條走不通的道路了。

而且這時候,無地可種的流民也不是完全沒有養活自己的出路——出海,便是朝廷和地方上的士紳們給他們的一條不錯的路。

隨著萬歷的皇權不斷增長,他再要打破一些規矩便不再如以往般吃力了。比如海這一條,便在萬歷二十年時就被徹底廢除。

當他知道大海之外尚有無數可以征服的土地和人民,那兒能為大明提供數之不盡的財富后,生貪婪的皇帝陛下便再忍耐不住了。

而江浙一帶的僚階層雖然對此有所不滿,但在錦衛的威脅下,卻也只好從命支持天子的決定。于是,本來只有他們這些地方勢力才敢干的走私之舉了沿海各地每一個有野心的人的狂歡。

只兩年工夫,便有不小五十支船隊下海,前往完全陌生的海外尋找新的財源。

Advertisement

雖然大明的大航海腳步比之歐洲各國稍微慢了些,但靠著強大的國力作為支撐,再加上不斷進步的槍炮輔助下,出現在周圍一帶的西方各國便都面臨了滅頂之災。

或許這些所謂的冒險家,實際上的民者也是心狠手辣之輩,能靠著強大的武力將一個個小國徹底顛覆。但當他們遇到無論船只還是兵力,又或者武都遠勝自己的大明軍隊時,他們能做的也只有束手待斃而已了。

隨著不斷得以從海外得到大量的金銀,朝廷中反對開海的聲音不斷減,最終徹底消失。而朝廷也開始把更多的重心移到了海事之上。

如此一來,兩個地方就被朝中有見識之人看在了眼中。一是本來屬于大明,之后卻被佛朗吉人用極低廉的價格租去的澳門,另一個便是倭國了。

沒有過多的爭論,天子一聲令下,大明的戰船就開到了澳門港口。在黑的火炮威脅之下,霸占此地多年的葡萄牙人只能灰溜溜地逃回海中。他們的船隊早和大明過手,死傷無數。此時即便再不滿,也是不敢違逆大明之意的。

至于倭國,本來因為其一直都和大明關系,朝中還有聲音認為不該用武力征服。但在楊震和已經員的楊晨兄弟二人的極力堅持下,朝廷也終于做出了出兵攻討的決定。

而攻擊倭國的出兵借口卻也頗人汗,居然拿出了前些年北京大火之事作為理由,再加上更早之前倭寇對大明東南沿海的擾。

對此,倭國中人自然很是不滿。奈何在強權面前,他們說得再有道理也無濟于事,最終結果,便是大明軍隊徹底攻進了倭國本土,將本就尚于半分裂狀態的國家給徹底顛覆了。

Advertisement

除了繼續保留他們所謂的天皇外,其他什麼大名、將軍通通都被宰殺殆盡。這一個島國就此徹底淪為了大明的第一個民地,直到幾百年后,其島上依然有大量的明軍駐扎。

有了這兩出海的跳板,大明的船隊便能更順利地出海,去往了更加遙遠的所在,直接與西方那些海上國家做爭奪世界的戰斗。

年,當大明的歷史課程里提起這一段時時,人們都會充滿了自豪地說出這麼一段話——

大明朝之中興,起于萬歷朝,準確來說是在萬歷十五年。

雖然這一年里,朝野中并沒有什麼大事發生,真要論大,也就立了太子而已。

但這一點卻確立了皇帝的絕對權威,從而使得大明國中上下一心,并迅速打破規,將大航海、商業等等原來絕的事放到了重中之重……

而若要論這一切的起始點又在哪兒,那卻不得不提一個在歷史上總被人所忽視,但其實卻無比重要的人,當時的錦衛指揮使,常平侯楊震!

幾百年后,自己是否被人所忘,楊震并不放在心里。此時的他更看重的是與家人在一起,是看著自己的孩子不斷長,同時也不斷收到大明國力蒸蒸日上的消息。

當看到那一份份從海上傳回來的關于大明船隊在歐洲如無人之境,不斷把一個個小國征服變作自己民地的消息時,已過六旬,卻依然神矍鑠的楊侯爺不覺一陣暢然大笑。

這一刻,他不覺想起了幾十年前,那一個初夏,自己剛來到這個時代時,那間小小的院落,和那對無權無勢,無依無靠的楊家兄弟……

誰能想到,就是這一對兄弟,徹底改變了整個大明的歷史,織了一片錦繡大明!

(全書完)

本書到此終結,晚上或是明天發個后記,希各位書友可以來看一看。。。。。。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