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人時隔十幾年后,才得以重聚,曉曉事先是不知道這個事的全是惠王一個人安排的。
曉曉著肚子看著哭的稀里嘩啦的親娘,還有不知道為什麼哭的妹妹,有點反應不過來。
陳家人住在惠王暫且安排的宅子里面,幾天安頓下來以后,才有人通知他們去見惠王,到了別院先見惠王,然后才安排陳嚴青見陳氏,姐弟相見都哭了起來,多年沒有見過面,親卻依然,之后就是約定時間,全家見面。
這一通折騰下來,曉曉只能看著,自己的緒沒有什麼波,因為沒啥,一直沒有見過面,能有什麼,只是因為陳氏略有些容罷了。
等待大家哭夠哭累以后,曉曉才吩咐丫鬟們打來洗臉水,都洗洗臉,整理儀容。
陳氏收起激的緒和爹娘弟弟弟妹這些親人們敘說自己這些年的生活,還有仔細聆聽爹娘這些年的生活細節。
老爺子老太太都滿懷欣的看著三個已經長起來的外孫,心里也算是放下心來。雖然大兒當年做的不對,可是事過境遷,已經這麼多年過去了,還追究有什麼用,現在活得好好的,有飯吃有穿,還有健康的,這已足夠。不能再奢求更多。
黃昏時刻,曉曉剛想站起來出去走走,發現自己的肚子約有些疼痛,一陣一陣的,很不舒服,“春梅,快準備熱水,我要沐浴。”
“是,姑娘,這是怎麼了?”
“不知道,有些疼,可能是要生了吧。”曉曉還算是比較淡定的,這事以前也經歷過,只是時間比較久遠。
“奴婢是請太太來。”
“去吧,多準備一些熱水。”
“是。”
春梅立即跑出去,急匆匆的,不過辦事利落,很快就回來照顧曉曉,陳氏尾隨其后,帶著小兒也一起過來,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陳氏都會帶著孩子們住在這里照顧曉曉。
別院徹底的忙碌起來,蘭苑提前整理好的產房,又清理一遍,已經派人到宮門口等待惠王,下朝以后要第一時間趕來別院,不能讓惠王錯過孩子出生的那一剎那,曉曉知道父就是從這個時候萌生出來的,要為自己的孩子爭取更多的東西,可能不是皇位或者府里的世子之位,而是真切的父。可是很難如曉曉的愿。
今天是萬壽節,最近因為要給皇帝準備禮,還要敲打王妃,又因為惠王府離皇宮比較近,惠王已經提前兩天就住回王府去了,惠王也帶著禮和王妃側妃進宮祝壽,晚上的晚宴才是萬壽節的重頭戲。
黃昏,參加晚宴的皇族和達貴人都相繼座,大殿用屏風隔開,一邊是男人,一邊是人,皇帝和太后,皇后,妃子貴人們都按品級坐在上首,兩邊都能顧及到。
眷們只要稍稍抬眼就能窺見龍,正前方留出一片空地,作為獻禮和表演的地方。
趁著皇帝和皇后,太后還沒有來的機會,很多人都相互攀談,有打探消息的,有聊天敘舊的,兩邊的都熱鬧非凡。
不過隨著晚宴開始,皇帝和太后皇后,相繼座,大殿里面也逐漸安靜下來,眾皇子公主開始獻上壽禮,馬上就要到惠王,五皇子明王之后就到惠王,這時候大喜從殿外悄悄的走到惠王后,附在惠王的耳邊悄悄說話:“王爺,曉夫人剛剛生下小公子,母子康泰,小公子重五斤八兩。”
惠王聽見這個消息,瞬間變得喜氣洋洋,沒辦法,親的兄弟中,就只有他還沒有孩子,現在這個孩子還是自己喜歡的人為自己生下的,怎麼能不喜氣洋洋。
裂開的角,顯示他的好心,邊上做的八皇子宣王也聽見,湊過腦袋輕聲的說:“恭喜七哥,喜得貴子。”
“嗯嗯嗯,同喜,恭喜也恭喜八弟多了一位侄兒。”
“是是是。”兄弟倆簡單說了兩句,五皇子明王已經獻禮完畢,惠王雙手捧著一個大長盒子走到前面,“兒臣恭祝父皇壽與天齊,康健,兒臣有兩份禮獻于父皇,第一件是兒臣手里這幅千里江山圖。第二件是個大喜事,兒臣剛才喜得麟兒,重五斤八兩,恭喜父皇再次有了孫子。”
皇帝高興的哈哈哈大笑,“好,與朕同一天,朕就賜名為上錚,希他能與朕一樣,能上陣殺敵,鐵骨錚錚,下陣能詠詩作賦,溫文爾雅。”
“謝父皇。”
“老七,等孩子滿月以后帶朕的孫子進宮讓朕好好看看。”皇帝心極好,今天是自己的生辰,老七家的第一個孩子就誕生于今天,真是巧。看來這孩子和自己蠻有緣分的。
皇帝的孫子孫不,但是他印象深刻的,并且很喜歡的還真沒有。
惠王妃在一邊接到所有眷的同的目,不過還有一些是看笑話的,幾位王妃也不是都是同,也有看笑話的,四王妃就是看笑話的那個人,當初葉閣老看中四皇子瑞王,京城的上層人家都是知道的,沒有人不知道這個消息。后來皇上賜婚,把自己賜給瑞王,葉閣老才沒有得逞。
看看吧,葉氏和惠王親這麼多年,一個孩子都沒有過,就是懷都沒有懷過,老天爺是公平的。
晚宴結束以后,惠王迫不及待的趕回別院,曉曉摟著孩子已經呼呼大睡了,曉曉一直等到孩子洗干凈以后,自己喂過孩子以后,抱著孩子就睡了。
惠王回來進房間看到的就是一幅溫馨母子睡眠圖,心里有那麼一點點的激,坐在床邊看了好久,還母子倆,曉曉從惠王進來的時候就已經醒來,只是裝作不知道而已。
第二天隨惠王回來的還有皇帝的圣旨,是賜封曉曉為惠王側妃的圣旨,論出肯定是不夠的,但是是第一個給惠王生孩子的人,還有也是運氣好,孩子居然和皇帝一天的生辰,兩項加起來,足以彌補出尷尬的問題。
在皇家子嗣能讓一個人快速晉升,一般況下只要生過孩子并且保住孩子養大的皇家妃嬪位置都不會很低。
曉曉從生完孩子開始一直在別院住著,再也沒有回過惠王府,惠王沒有提過這事,曉曉也不會主提出來,在這里住著安靜,遠離王府的謀詭計,也遠離事事非非,沒有紛爭的生活,才是喜歡的,一心教養兒子。孝順親娘,至于親爹,沒有機會進別院,曉曉出去也是和惠王換裝打扮以后才出去的。一般人也不會知道自己的行蹤。
五年只是彈指一揮間,這些年惠王也有兩個孩子出生,一個庶,一個庶子,大的只有兩歲小的嗷嗷待哺。都不是很大。
朝廷里面爭儲已經白熱化,惠王年初帶著曉曉和錚錚到了邊關,戍守邊關,最近兩年邊關一直不安。朝廷里面爭儲嚴重,惠王想著怎麼躲避這場爭儲大戰,他不是不喜歡那個高高在上的位置,只是他不能在明面上一腳踩進去,只好主向父皇請纓,戍守邊關,曉曉帶著孩子一路在馬車上,不時的掀起窗邊布簾看看外邊的景,錚錚不停的張,有時候惠王也會到馬車上來,和曉曉母子一起說說話,休息一下。
三年的時間,惠王在邊關做出來不的績,趕跑喜歡挑事的游牧民族,還穩定了邊關,最重要的是開通邊關貿易,讓百姓的生活好了許多,三年的時間做了許多實事,也贏得了百姓的戴。
前不久皇帝一封快馬加鞭送來一封圣旨,讓惠王快速趕回京城,回到京城沒有幾天,大病中的皇帝就禪位于七皇子惠王,在老皇帝的期盼中,惠王登基稱帝。
這三年的時間,老皇帝看著自己的幾個兒子斗的死去活來,不停的耍謀詭計,而惠王遠走邊關,逢年過節都會送來年禮,每次都會收到惠王老七的信件,次次都是厚厚的信件,信里面沒有訴苦也沒有抱怨,每次都會說些生活中的瑣事,還有和錚錚在一起的對話,還有老七每次都反復的在信件中提到要自己注意健康,千萬不能馬虎,對自己確實是很關心的,比那幾個只會爭皇位的家伙都強多了。
最后皇帝決定把皇位給惠王,他是最有良心的,每次不是討好的拍馬屁,只是真心的關心自己這個父皇。比另外的那些只知道爭儲的兔崽子們強多了。
當然皇帝也是評估過惠王的能力的,這三年一直有人待在邊關報告惠王對于邊關的治理以及怎麼趕跑那些游牧民族的。游牧民族的軍士個個驍勇善戰,想打贏他們,并功驅逐他們到千里之外本不容易。
惠王登基為帝,葉家是喜出外,真是天佑葉家,皇后生不出來孩子不要,皇帝不喜歡不要,自家出了一名皇后,以后再從自家送一名子進宮就行,年輕貌的子,不怕吸引不了皇帝,到時生出來的孩子一樣是葉家所出。一樣能為下任帝王。
事實上很難如他們所愿,皇帝登基以后,只有三天還沒有冊封皇后,太上皇就駕崩,皇帝下旨說自己要守孝三年,一天都不會減。
整個朝廷打著歪主意的大臣們傻眼了,守孝三年,那選秀肯定會停下來,選秀停下來,自家打的主意也就不立了。
皇帝派人快馬加鞭從邊關接曉曉和兒子回京城,但是一路上遇到不的狙殺,一路是險重重,每次都有好幾波的人狙殺曉曉和上錚。
一路上為了減接自己的這些軍士被殺,曉曉總是會在不經意的時候,讓一個傀儡騎馬出現,吸引火力,和這些殺手戰斗。曉曉他們還是一直朝京城趕路。這一路上曉曉這方幾乎沒有出現什麼傷亡,不過回去的時間,還是拖延了許多。
上錚已經是個八歲的孩,從五歲開始習武,又有曉曉幫他作弊,這孩子武功不凡,這次還練手殺敵,表現不錯,曉曉同意兒子出來對敵,可把一干保護曉曉的軍士們嚇傻了,這怎麼,要是大皇子出了什麼三長兩短的,誰負責,可是看到大皇子勇猛的對敵,偶爾還能狙殺一個敵人,在膽心驚的同時又很佩服大皇子,真是皇上的種,不錯,很勇猛。
很多的人都佩服側妃娘娘(皇帝還沒有冊封任何一名子)和大皇子,這需要無比的勇氣,還有取舍。
曉曉當然是在自己能確保兒子安全的前提下,才會同意他去對敵,要不然怎麼敢。
接近京城的時候,又遇到最多人數的殺手,足有上百人,曉曉看著這麼些人,鎮定的對大家說:“霍將軍,咱們看樣子已經被包圍,你帶人沖出去給皇上報信,把大皇子也一并帶出去。”大風小說
“不行啊,側妃娘娘,皇上代過一定要讓臣帶著您和大皇子一去回到京城的,臣怎麼也不能走,戰死這兒都不走。”
霍將軍和這里護送曉曉他們母子的軍士都知道,側妃娘娘不同于其他的人,這幾年在邊關代表現在的皇上做了很多安定民心的事,在民眾中的口碑很好,大皇子也和一些孩子都關系不錯,大皇子上沒有皇家人那種傲慢和挑剔,反而和側妃娘娘一樣平易近人,大皇子在邊關他的小伙伴很多有些是將軍的兒子,有些是普通軍戶家的孩子,還有一些是普通百姓家的孩子,只要格合的來,大皇子從不挑剔自己小伙伴的份,這點在邊關是眾人皆知。
“聽我的,帶著大皇子走,要不然我們誰也走不了。”
曉曉是想讓他們先走,再上一群軍士來,自己這里有傀儡可以幫忙拖延一下。誰知道這木疙瘩一直一竅不通,怎麼說也不聽,不走就不走,自己也不怕。不過他們的運氣很多,剛好有城防營的人經過,看見蒙面殺手,那還了得,京畿重地,居然有大規模殺手出沒,這要是讓新帝知道了,還了得。二話不說就撲過來和殺手打了起來,其實還有一個原因,大家都不是傻子,雖然他們不認識從邊關來的霍將軍但是看他們護送的隊伍就知道一定是皇族,還有霍將軍他們也是軍士,自己這群人也是軍士,怎麼著也得幫幫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