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星雲小說 古代言情 撿了五個哥哥后,京城無人敢惹 第151章 一張小紙條

《撿了五個哥哥后,京城無人敢惹》 第151章 一張小紙條

歸疑,許默還是后退兩步,恭請郡守大人檢查。

張姑姑是個利索的人兒,姜笙也格外叮囑過作坊工人的衛生,決計不會出現任何問題。

事實上,賀郡守也確實沒檢查出什麼。

他帶著一群衙役在作坊里晃來晃去,表從滿意過度到不滿,最后凝眉站在一個爛木頭桌子前。

“大人……”許默的話還沒問出來。

彰一腳抬起,爛木頭桌子霎時間四分五裂,躺了一地。

許默微微驚,面發白,眉頭皺。

彰卻滿意極了,盯著滿地木頭碎片,喝道,“這爛木頭不合規定,有發霉風險,趕扔掉。”

然后,大搖大擺地帶著衙役們離去。

簪花小院的大門重新被合攏,許默才回過神,琢磨著賀郡守的一舉一

晚上孩子們回來,看到木頭碎屑,全都驚訝地瞪大眼睛。

“二哥二哥,你快來看啊,這個桌子終于爛了。”姜笙把鄭如謙給薅過來,“我上次就說要換個大桌子,你說這個還能湊合用,現在可以換了嗎?”

“換換換,換個好的。”鄭如謙點頭如啄米,心思顯然不在桌子上面。

姜笙這才滋滋地放過他,在一旁研究到底是買紅木的,還是黃木的,還是黑木的。

“姜笙,還是買個爛木的吧。”長宴誠懇建議。

Advertisement

小姑娘差點蹦起來,“為什麼?”

“因為……”長宴歪了歪頭,“萬一再壞了不心疼。”

可新買的桌子怎麼還會壞呢?姜笙嘀嘀咕咕不理解。

幾個哥哥們對視一笑,眼角眉梢皆是輕松。

晚飯,張姑姑端出來了一樣又一樣新奇的菜式。

自從臘排骨得到了姜笙的肯定以后,的思維好像被開發——既然排骨都能臘,其他的能不能試試?

只要腌制,灌,再進行吹風晾曬,應該就都是臘味吧。

于是張姑姑先后做了臘,臘,臘魚,臘爪,其中能灌腸的都灌了,不能灌的就跟臘一樣晾好,再洗干凈蒸吃,味道竟然出乎意料的不錯。

尤其是臘過的魚,表面帶著淡淡的魚油,吃起來口勁道,又帶著一獨特的臘香味,讓小姜笙直呼滿意。

“姑姑太厲害了,一個人可以做出來這麼多好吃的,這個臘魚能不能在作坊里一起賣呀。”小姑娘眼睛亮閃閃的,心底顯然打起了小算盤。

張香蓮抿輕笑,“當然是可以的。”

做了這麼多,除去自的好奇心,更多的還是為了作坊。

“那得重新給姑姑算工錢。”姜笙掰著手指頭,“臘腸姑姑就貢獻了力量,臘魚更是全靠姑姑一個人研究出來的,得給多錢合適呢。”

Advertisement

張香蓮忍俊不,“小姜笙,不用給姑姑錢,姑姑做這些,是想讓小姜笙掙錢的。”

看著當初流浪在村口的小姑娘越來越乎,生活地越來越好,發自心的高興。

可姜笙出乎意料地堅持,“姑姑做了貢獻,當然要有獎勵,姑姑不拿獎勵,姜笙也不賣臘魚。”

這個世界有白天有黑夜,有貢獻自然要有獎勵。

姜笙在心底反復衡量思索過后,從小金庫里鄭重地掏出五十兩銀票,到張姑姑手里,并認真道,“若是臘魚賣地好,還會給姑姑發錢。”

這可是足足五十兩銀。

普通壯年男子一個月最多賺一兩銀,普通三口之家半兩銀就夠活一年,周家一大家子幾十年也沒攢夠五十兩銀。

而現在,它就輕飄飄地躺在張香蓮手上。

原來只要努力,堅持,不認輸,一天領五文流水錢的工人,也能拿到大額薪資。

張姑姑的眼眶紅了,小聲啜泣著。

姜笙撓撓頭,不知道該怎麼安

還是劉翠上前拍了拍的肩膀,調侃道,“姐可算賺這麼多錢,那得請我們一大幫子人吃頓好的。”

“吃,一定吃。”張姑姑破涕為笑,“大家敞開懷吃。”

隔天,臘魚就被安排上了制作線。

剛開始做的只有最基礎的腌料,簡單風干晾曬至出油狀態,拿出來就已經很味了。

Advertisement

但張香蓮興致,又在這個基礎上研究起了各配料,比如加了花椒,又或者加其他香料,會不會形新的風味。

和臘量制作了些,等品出來送到悠然居,看看回饋如何,再決定是否大批量制作。

與此同時。

鄭如謙也忙地不輕。

隨著十二月份的到來,南北方都已經進到嚴寒期,除了數地方還能產出新鮮的菜,大部分區域連個野菜拉不著。

囤了上千斤的干豆角在這個時候拿出來,意料之中到歡迎。

但對鄭如謙來說并不夠,他開始想要去新的縣城,新的府城,找尋新的菜

用這家伙囂張的話來說就是:世界這麼大,我最遠只到過安縣,外頭還有更多的菜呢。

反正天氣涼,再多的菜都能運回來,不去白不去。

在跟汪小松一拍即合后,主仆兩個穿好厚棉襖,背小包袱,在各自妹妹的眼淚汪汪中,踏上前往遠方的道路。

簪花小院門口。

姜笙著馬車遠去的背影,小臉上掛滿憂愁,“明明作坊和干豆角就已經可以掙夠錢了,二哥怎麼還要往外跑,再有一個月就過年了,不知道能不能趕得及回來。”

“放心吧。”許默安,“老二心里有數,會回來的。”

Advertisement

方恒也跟著蹙眉,“早說了讓二哥把姜三姜四帶著,他倆的武學造詣已經到頭了,再練也不可能進,帶著還能保護一下他們,以防遇到危險。”

可鄭如謙就是不愿意。

“也許二哥覺得最危險的還是安水郡吧。”長宴輕聲道,“距離孫家樹倒猢猻散已經一個月有余。”

而一個月,恰恰是信封從安水郡到京,再從京回來的時間。

有方恒在,方家就是一柄懸在頭上的刀,隨時都會落下來。

幾人陡然沉默,對視一眼,默不作聲地回了簪花小院。

方恒走在最后,步伐稱得上緩慢。

冷不丁一個小紙團砸過來,他眼角微,抬手接住。

展開,上面只有一句話:東街盡頭見。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