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星雲小說 古代言情 替身竟是本王自己 第138頁

《替身竟是本王自己》 第138頁

別墅已經被大火燒了一片焦土,侍衛們在廢墟中找到了兩尸,尸已經被火燒得面目全非,裳自也化了灰,不過從量和未燒毀的簪釵等看,是鹿隨隨與春條無誤。

此外一同化作焦炭的還有三十來個賊匪。

這場火因何而起,三十多個匪徒為何一夕之間全都死在賊窟里,卻是不得而知。

……

高邁、高嬤嬤和山池院的一眾下人焦急地等待著消息,誰知等來的卻是兩副棺木。

高嬤嬤幾乎昏厥,雙便坐在了車前:“出門時還好好的,怎的說沒了就沒了,一定是弄錯了……”

小桐忙將扶起,想安兩句,自己也已泣不聲。

高嬤嬤失神地扶著棺木:“讓老奴看一眼……”

高邁忙攔住:“早已辨不出面目了,嬤嬤年紀大見不得這些……”

連連向小桐等人使眼:“快扶嬤嬤進去歇息,若嬤嬤有個好歹,怎麼向殿下代?”

高嬤嬤這才想起殿下人在淮西,他們還得向他代,悲慟之外又添了焦急:“殿下把娘子給老奴,老奴沒看顧好,老奴有何面再見殿下……”

心口一痛,仿佛心肝都要裂開,揪著襟痛哭:“娘子說命薄,老奴一直將信將疑,定是佛祖怪老奴心不誠……”

Advertisement

小桐等人好勸歹勸,總算將勸回院中。

高邁命人將兩口棺木抬進棠梨院中停靈,吩咐下人去置辦喪

待眾人領了命去忙活,他一人站在兩口棺木前哭了一回,用袖子揩了揩紅腫的眼睛,開始犯起難來。

事已至此,該如何向齊王殿下稟報?

他們這些近伺候的人都知道,鹿隨隨雖然沒有名分,但在齊王心里的地位非同一般,按說出了這麼大的事,應當立即向殿下稟報,然而這回的形卻有些特殊。一來齊王在淮西打仗,得知故,定然心神大;二來鹿隨隨是死于非命,那樁案子也著些蹊蹺,齊王定然不甘心,可淮西這場仗說還要打一年半載,他不能,一直懸著心,也是種煎熬。

可若是擅作主張將死訊瞞著齊王,他過了一年半載得知此事,還不知會怎麼樣。

高邁左思右想,無論怎麼選,自己一個下人都擔不起其中的干系,只有找幾個能主事的人來定奪。

正思忖著,便有侍來稟:“高總管,豫章王來了。”

高邁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趕迎了出去。

桓明珪穿了一襲素白裳,不復平日的風流蘊藉、意氣風發,眉宇間著些憂傷和疲憊,顯然也是徹夜未眠:“怎的突然出了這種事……”

Advertisement

好好的一個人,怎麼就香消玉殞了。

高邁將他帶到停靈,棺蓋已經封上了。

桓明珪一早收到消息,知道尸已經燒焦炭,本辨不清面目,也就不要他啟棺查看,只是哀傷地棺蓋,喃喃道:“本非塵世中人,想是回天上去了……”

說著眼中便涌出淚來。

他用絹帕拭了拭淚道,轉頭問高邁:“這消息往淮西送了麼?”

高邁正想找他商量此事,行個禮道:“該當立即向殿下稟報的,但殿下在外征戰,老奴不知該如何置,還請大王賜教。”

桓明珪想了想,點點頭道:“這事關系太大,難怪你不敢作主,我也作不了這個主。”

他頓了頓道:“我修書一封,你帶著去清河公主府,找大公主商議。”

高邁聞言猶如醍醐灌頂,的確沒有比大公主更適合作主的人了,自從皇后對三子避而不見之后,大公主這長姊便擔起了一部分母親的職責,對這三弟也關心起來,又是個爽利敢擔事的子,不至于怕擔責任而推諉,再者當初正是給鹿隨隨請封鄉君誥命,他們有這層關系在,不算越俎代庖。

Advertisement

高邁連連點頭:“大王想得周全。”

桓明珪道:“也別修書了,事不宜遲,我陪你去公主府跑一趟吧。”

高邁立即命人備馬,向下面人代了幾句,便和豫章王一起去了清河公主府。

大公主也得知了鹿隨隨遭賊人綁走,又葬火海的消息,惋惜慨嘆之溢于言表,聽桓明珪和高邁道明來意,沉道:“這事本來不該瞞著三郎,但他帶兵出征,十多萬將士都仰賴主將,若是他因此了心神,干系的是千千萬萬將士的命,不止是他一個人的事。”

頓了頓,看向高邁,目堅決:“此事暫且下,待淮西戰事結束再告訴他。你放心,這算我的主意,等他班師回朝,我親自向他解釋,不會讓你擔干系。三郎是個明事理的人,知道這事你們下面人做不了主,不會遷怒于你的。”

高邁躬一禮道:“老奴拜謝貴主恤,老奴不怕殿下懲罰,只是生怕一個不慎,鑄大錯。”

大公主道:“我知道你忠心,這些年兢兢業業給三郎持著府中事務,辛苦你。”

高邁眼眶一紅:“此事是老奴失職……”

“你也別自責了,誰能想到這樣的事,防都沒法防,”大公主道,“這伙匪徒綁人蹊蹺,死得更蹊蹺,定是背后指使之人滅口了,京兆府怎麼說?”

Advertisement

高邁皺了皺眉道:“府尹已著人去查,不過……”

他話只說了一半,大公主已明白了,敢對齊王妾下手,又偏偏是在他出征之時,任誰都會猜測是為了算計齊王,京兆府恐怕不敢深查,要是等桓煊一年半載后從戰場上回來,許多證據恐怕已經湮滅,不一定還能查出什麼。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