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二子則沉靜許多,沒他那麼頑劣,也不哭鬧,經常會出“我就靜靜地看著你作妖”的表。
崔文熙每天聽得最多的就是老大向告狀,說阿瑛打他。
俗語說得好,一歲兩歲逗人,三歲四歲逗人踹。
趙熠在狗都嫌的年紀,有時候連崔文熙都想踹他,跟個話嘮似的,不停地告狀,卻又不長記,說的話左耳進右耳出,特廢嗓子。
的脾向來不錯,但也會忍不住吼他兩嗓子,特別是那家伙把妝臺上的玉釵摔碎,胭脂水抹了一臉弄得到都是時,的慈母形象便再也維持不下了,氣急敗壞抄起扇柄要揍人。
那小子卻跟泥鰍似的跑得飛快,這還沒打到上呢,就哭嚎得天崩地裂。
崔文熙:“……”
這難道就是養崽的樂趣?
然而驚喜還在后頭,當趙君齊辛辛苦苦把夏文公請進京城給趙熠當老師時,全家都很高興。
老兒畢竟快七十歲了,還車馬勞頓出山,也著實不易。
趙玥同他談起老師陳平,夏文公毫不客氣埋怨陳平不厚道,原本是等死的人了,結果給他弄了這一出。
老頭子也是個非常幽默的人,當真如陳平所說,博學多才,年輕時走南闖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談古論今頗有文士風骨,很得趙玥欣賞。
通常這類人都有點臭脾氣,對場上那套素來不屑,能把他請來委實不易。
趙玥命人去把趙熠領來拜先生,起初小子非常聽話,規規矩矩的,夏文公對他的印象還不錯,哪曾想教了個冤孽。
因為太笨了。
后來他還寫信把陳平大罵一通,罵他為什麼給他舉薦了這麼笨的學生。
陳平不服,同他書信對罵起來,說趙玥都那麼聰明,怎麼可能會生出個笨蛋兒子,并且還罵他老不中用,沒本事教人。
文人對罵都是不帶臟字的,把夏文公氣得差點吐。
他著忍著逃出京城的沖,每日跟趙熠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淼淼啊,我夏浮鳶都已經是黃土埋到脖子上的糟老頭了,你能不能放過我,讓我多兩天氣兒?
趙熠:“……”
后來連趙旭都看不過去了,經常幫老大做題,讓他抄作業,他還是喜歡這個冤種老頭的,只想他多兩天氣兒,別被自家那智障阿兄給氣死了。
作者有話說:
夏文公:冤孽啊冤孽!!我上輩子一定是造了孽才被這麼一個學生給收拾了!!
趙熠:。。。。
阿瑛,我又被老師罵了。
趙旭:這樣老師才能多活兩天。
夏文公:???
你倆小子簡直有毒!!
第75章 番外十二
◎兄友弟恭◎
從趙熠開蒙之始, 日子便過得飛快。
最初開蒙只是學禮教和規矩,宮里頭只有兩位皇子,趙旭還小, 故而師生一對一。
剛開始趙熠還是老實的,主要是對老師不, 后來跟他混了, 骨子里的淘氣便不住, 平日里連崔文熙都會吼他兩嗓子, 更何況脾氣古怪的夏文公。
那小子也委實討人嫌,皮得要命, 竟然趁著夏文公打瞌睡時把他的胡須給剪掉了半邊。老兒被他給氣慘了, 拿著戒尺追著小子滿書齋跑, 一老一小上演了一場貓捉老鼠的游戲。
此類事件層出不窮。
不過夏文公也是個犟種,從來不會在趙玥跟前告狀,但打趙熠也是真的打, 不會因為他是皇長子就不敢罰。
這種飛狗跳的日子一晃就到趙旭被送進書齋來開蒙,兄弟倆都在夏文公手里教, 彼時崔文熙的學也已開辦而,招收了兩批學員學藝。
孩子們步學習的正軌, 學也已著石頭過河, 各方面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
因趙熠比趙旭年長,故而現在夏文公已經在教他背《三字經》和認識簡單的文字了。哪曾想趙熠死活背不全, 反倒是趙旭背得滾瓜爛,這一對比下來高下立分。
夏文公在絕的同時發現了一個巨大的寶藏, 心復雜, 不知是該哭還是該笑。
他把趙旭到一旁, 小子雖然才三歲, 但語言表達能力非常清晰,基本能講清楚一件完整的事件,并且還沒趙熠那般淘氣,沉靜,著實是個小聰明。
之前陳平跟他說趙玥小時候聰慧過人,生的娃應該不會笨,他很是懷疑,現在看到趙旭,一下子就打消了懷疑的念頭。
平時教趙熠的時候趙旭也在邊上,哪曉得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柳柳蔭,很夏文公意外。
為了考驗趙旭是不是真有想象中那麼聰明,夏文公開始跟他講解《三字經》的核心含義,以及每句話所要表達的意思。
結果趙旭用實際行告訴他,趙家的智商沒問題。
只需要講解兩遍,但凡夏文公考問一句,他幾乎都能回答出含義。
這就不得了,三歲小兒才開蒙不但能把《三字經》背得滾瓜爛,且還能理解其中的含義,足見悟極高。
再看趙熠,皇長子,未來的儲君。
夏文公不出絕的表。
最終在反復教了兩月的《三字經》,趙熠還背不全后,夏文公徹底致郁了,他平時極會跟趙玥告狀,此刻也繃不住了,覺得趙熠的悟很該引起帝后的注意。
這不,趙熠功的引起了崔文熙的質疑。
小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凌飛飛出門就撿到某隻,餵,不是說好套路,以身相許,然後你情我濃?為何某隻第一百次拒絕,一點都不可愛,兵書上不是說屢敗屢戰?說好的女追男隔層紗,天啊,殿下你難道穿的是鐵砂衣? PS:女追男,輕鬆逗逼文,當然少不了權斗宮鬥各種鬥~
束玉綰是家中嫡幼女,自幼受父母兄長疼愛,母親為她精挑細選了上京品性出眾的貴公子作為夫婿。婚後夫妻二人雖不能說是如膠似漆,卻也能稱得上一句相敬如賓。卻不想,她懷有身孕之際,夫君竟說遇到了令他驚為天人的奇女子,要與她和離,娶那女子。她不願,夫家亦不允,夫君便帶著摯愛在外不歸,一走便是七年。隨著五皇子登基,夫君手握從龍之功,帶著摯愛歸來。她與七歲的女兒處境尷尬。本想和離帶著女兒回娘家,卻聽聞她那好夫君帶人抄了束府,父母兄弟,盡數被流放。束玉綰從此一病不起,尚未等到女兒及竿,便撒手人寰。卻直到死的那一刻,仍然睜著眼。女兒尚不能自保,父母兄弟還在流放之地受苦。她如何甘心就此死去,然而這具身體已然熬的油盡燈枯。重新睜眼。她喜極,有些人,該棄就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