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殿異常的寂靜,帝再開口時,聲音雖不重卻得以字字清晰地傳了每個人耳中——
“這封信,的確是吾兒阿效的筆跡。”
聽得這一聲肯定,眾人神浮。
帝肯定了這封信的筆跡,便等同當眾肯定了常歲寧的份……
一旁馬行舟不由出聲:“陛下……”
陛下這是要……
“那名喚仲九娘的曾得先帝寵幸并懷下龍嗣之事,朕也是知者。”圣冊帝一手握著蟠龍拐杖,一手持信,看向眾人:“然而當年正值先皇病重駕崩,朕事后只追究了謀害皇嗣的嬪妃之過,而并未聲張此事——”
常歲寧靜靜聽著——至截止到此,這位圣人所言皆是一等一的實話。
“在那之后,朕也試圖探尋過仲九娘母的下落,只是阿效未來得及將此事告知朕便隨他父皇去了……”
圣冊帝說到此,轉頭看向祭案前的常歲寧:“無論是當年未能約束好后宮嬪妃,還是之后讓皇室脈流落在外,皆是朕之過失。”
言及此,帝將龍拐由太子手中,緩緩抬手向上方深施一禮:“朕在此,向李氏列祖列宗請罪。”
常歲寧面依舊,也適時抬手向帝施禮。
這一禮與一禮之間,有著重大意義。
太傅從中作保,姚翼給出了完整而站得住腳的因果經過,有李容這位皇室中份量地位最高的公主作證,加之又有先太子效的親筆舊書……
皇室脈真假,往細致了說,本就是李家的家事,真與假本該由李家人評斷——有李容出面及先太子書信為證,給常歲寧一個李氏公主份,已然綽綽有余了。
但此事的特殊之在于常歲寧注定不會只甘于做一個尋常的李氏公主……
如此前提之下,辨別其份真假的條件,便也隨之變得無比嚴苛。
這件會決定政治走向的歸宗大事,此時有了帝的這句認證,便很難再有被推翻的余地了,哪怕如今僅是一位被放逐的無權天子。
殿外的雨不知何時已經停了。
眾人心間的風雨卻愈發勢大,激烈地沖刷著每個人的心神。
兩日沒怎麼進食的涂史形跌坐,被同僚扶起。
涂史側有許多員神凝重,他們的視線依次看向姚翼及大長公主,乃至天子手中書信……這一切證據都太過“圓滿”了,圓滿到讓人挑不出一紕。
時隔近二十年的一樁舊事,果真可以做到如此圓滿地保留一切證據線索嗎?
直覺告訴他們,此事圓滿順暢甚至到可疑,但偏偏他們找不到可以拿來質疑的角度……
甚至在李家人和天子已經認可的形下,他們已然沒有了可以質疑的立場。
常歲寧未有急著說什麼,正如老師起先所言,這場大典會留給每個人開口說話的機會。
然而卻遲遲無人再開口。
眾人心神如汪洋之水般間,忽有一名吏殿傳話:“節使,有一位仙師來訪!”
大盛極推崇道教,凡有道士來訪,很有人拒之門外。
且這吏張口便是“仙師”,可見來者必有過人。
聽到此,有員回過神,心中猜測這是常歲寧事先安排好的手段,不外乎是借一些所謂高人之口來為自己進一步坐實份,或以故弄玄虛之言為之后所行之事鋪路……
然而在那位仙師被請殿中之際,眾員們卻紛紛怛然失。
來者一灰白道袍,臂挽拂塵,須發銀白,周縈繞著的是一眼去便要讓人忍不住尊稱一聲“仙師”的氣勢。
“——國師!”有員驚聲口而出。
“竟果真是國師……”
“國師不是早已仙去了?!”
“……”
一片或高或低的驚異聲中,天鏡行至殿中央,先向圣冊帝的方向施了道家之禮:“陛下,又見面了。”
道人臉上是平靜超的笑意,看起來并不在乎先前被天子暗殺之事。
事實也的確如此,天鏡來這世間為觀天下氣運,尋常世俗恩怨生死并不被他看在眼中。
圣冊帝的神態也很平靜,沒有因天鏡的死而復生而到驚異或憤怒,微微頷首,也并不解釋或追問什麼,只順勢道:“國師本已修道圓滿,卻又重返這俗世間,想必是為天機而來——”
“正是。”天鏡轉看向殿外氤氳的雨霧:“貧道行走于世間,尋蒼生之生機,輾轉得太原寶地,今日見此有龍氣沉浮現世,遂此門探看。”
殿中人聞言神態各有變化。
國師話中未有明確指向,但結合今日歸宗大典,便不難猜測其所指“龍氣”是何意。
大盛尊道教,卻并非人人都信道,這番話從尋常道士口中說出,必不乏斥其妖言眾者,但修道到了天鏡國師這般境界的……他們即便不去篤信,也還需保有敬畏之心。
若追溯起來,據聞帝出生不久,便曾被天鏡國師斷言有天子相……
此事雖無從考究,但帝登基后對天鏡國師的重用確實被世人看在眼中。
自任國師以來,天鏡不止一次為大盛卜測災禍,次次無不靈驗。
而自天鏡國師離開后,以帝為中心的帝權的確便迅速衰敗了……
直到此時,國師再次出現,卻是在常歲寧的歸宗大典之上……
其所至,似如天之鏡,映現天機——這個念頭不控制地浮現在許多人心間,眾人還未來得及將此念驅逐時,忽聞殿外驚呼聲躁。
何武虎奔殿,神興,抱拳罷,一手指向殿外:“節使!空中忽現祥云!”
常歲寧略微一怔。
殿中已然嘈雜起來,崔瑯帶著族人往殿外奔去:“快,去看看!”
眾人回神,也陸續往殿外涌去。
他們或奔殿院,或立于石階上,仰頭天之際,都清楚地看到了頭頂上方的奇觀。
尚有些灰沉的空中,有一團彩云自烏云后分裂而出,分外醒目。
隨著氣流風向涌,那團五彩云逐漸被撕扯放大,如紗般飄渺,在蒼穹之上鋪展開,瑰麗而神圣,異常攝人心魄。
五彩祥云極為罕見,許多人只在記載祥瑞的傳聞中聽說過。
大殿外陷喧囂。
常歲寧立于殿前石階上方,眸中倒映著那片彩云,輕聲驚嘆道:“崔令安,果然你說對了,吉日必有吉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