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鐸的命令一下,建奴的營地頓時忙碌起來。
士兵們匆匆收拾著營帳和資,準備撤離這個讓他們遭重創的地方。
建奴騎兵的一舉一,自然是逃不了親衛營探的眼睛的。
親衛營探發現建奴想要撤退的況後,立刻將這個消息傳給了孫傳庭。
“總督大人,據探來報,建奴騎兵好像想要撤退!”
王建得知消息後,第一時間匯報給了孫傳庭。
孫傳庭得知了多鐸撤退的消息後,他的臉上並沒有太多的喜悅,反而更加凝重。
“多鐸雖退,但平壤建奴實力仍不可小覷。平壤城畢竟是朝鮮原來的都城,城高池深,資充足,可可謂是易守難攻,而且城還有三萬建奴駐守,說平壤城固若金湯也不多逞讓。
所以,我們必須抓時間休整,為攻打平壤做好充分準備。”
孫傳庭語重心長的說道。
聽了孫傳庭的話後,王建鄭重的點了點頭。
王建自然清楚孫傳庭說得都是事實。
“總督大人,對於想要撤退的建奴騎兵,我們是否還要加以阻擊追殺?”
王建開口問道。
雖然王建很清楚,步兵追擊騎兵,在速度上不占優勢。
而且,親衛營出兵追擊建奴騎兵的話,火炮、轟地雷和轟天雷等武都難以派上用場。
追擊建奴騎兵顯然不是一個好的主意。
但是,王建看到這萬餘建奴騎兵就這麽溜掉,心裏又十分不快活,所以王建才會這麽問道。
孫傳庭聽了王建的話後,搖了搖頭。
“不必了,窮寇莫追,而且我們的重心應該放在平壤城上!”
孫傳庭明確的表態。
“王副總督,加準備攻城資,選擇合適的時機,我們便發對平壤城的進攻。”
孫傳庭給王建下達了新的任務。
“是,總督大人!”
王建自然幹脆利落的領命而去。
……………
建奴騎兵大營,多鐸的心還是很不甘心的。
可是,事實擺在麵前,多鐸也無能為力。
“大將軍,一切都準備好了,可以撤退了!”
建奴騎兵收拾好之後,便立刻向多鐸匯報。
多鐸走出營帳,向遠的高大的平壤城看了一眼。
多鐸心不由的一陣失落,多鐸覺,自己之後可能永遠無法再踏足這座城池了。
多鐸的眼中充滿了不舍和不甘。
“大將軍,我們出發吧,如果明軍趁勢攻打過來,那就不好辦了!”
副將在多鐸麵前小聲的提醒。
多鐸沒有回答,隻是毅然決然的轉頭,手中的馬鞭狠狠的揮下。
在多鐸的帶領下,剩餘的萬餘建奴騎兵立刻奔騰起來,塵土飛揚,大地震,整個騎兵隊伍浩浩的向熙川方向而去。
現在的多鐸本不知道,他踏上的不是去熙川的路途,而是通向地獄的道路。
……………
“大將軍!大將軍!”
托剛剛坐下來,準備喝口茶休息一下,門外就傳來了匆忙的傳報聲。
托現在的緒也很低落,因為他親眼目睹了平壤城前的戰鬥。
不可否認,大清國八旗銳騎兵很勇猛,但是麵對明軍的槍林彈雨和猛烈炮火,依舊是敗了,而且敗的很慘。
這個結果讓托似乎看到了大清國慘淡的未來。
“慌什麽!”
聽到門外傳來的慌張的聲音,托頓時心生憤怒,大聲嗬斥。
“大將軍,城外我們的援軍撤退了!”
傳令兵的語氣中充滿了慌張。
聽到傳令兵的話,托並沒有多意外,反而很平靜。
因為這一切都在托的意料之中。
“城中人馬現在有什麽靜?”
城外援兵撤退了托並不擔心,現在托擔心的是城外援兵撤退對平壤城的守軍會產生什麽樣的影響。
托最擔心的是城中守軍會因此而士氣低落,軍心渙散。
“回…回稟大將軍,目前城中守軍中因為城外援軍撤退,確實存在一些風言風語,士氣也因此比較萎靡!”
傳令兵小心翼翼的說道。
果然,托最不想看到的事還是發生了。
聽到傳令的話後,托無力的擺了擺手,示意傳令兵退下。
托不到一陣頭痛,用力的了自己的腦袋。
托不知道該如何收拾這樣的一個局麵。
城外援兵撤退之後,整個平壤城真正變了孤立無援。
而且城外還有虎視眈眈,火力強大的明軍。
托首先想到的就是穩定軍心。
托皺眉頭思索片刻,隨後目堅定,毅然決定召集城中所有將領開會。
當眾人齊聚一堂,會議上的氣氛異常沉重,將領們個個麵凝重,愁雲布。
因為眾人都已經知道城外援軍撤退的消息。
這個消息對於平壤城中的守軍來說絕對是令人絕的消息。
所以,一眾將領自然是垂頭喪氣,猶如霜打的茄子一般。
看到這個況,托心的擔憂不由的再次加重了。
托心中很明白,必須要製止這樣的況,不然還不等明軍發進攻,自己部就已經垮了!
托緩緩站起來,神嚴肅,大聲說道:“諸位,城外援軍雖已撤退,但我們絕不能有毫退之意,仍要堅守平壤。
我們為大清的勇士,久經沙場,曆經無數風雨,怎能這般輕易地被眼前的困境所打倒?”
托試圖用言語激發一眾將領的鬥誌。
然而,將領們的眼神中仍滿是迷茫和不安,那是對未知命運的恐懼和擔憂。
“大將軍,如今這局勢,明軍虎視眈眈,隨時可能發起攻城之戰,我們究竟該如何應對?”
一位將領憂心忡忡地問道,聲音中帶著明顯的焦慮和急切。
托深吸一口氣,努力平複自己的心。
隨後,托沉穩地說道:“我們首先要做的便是加強城防工事,務必做到固若金湯。
再者,要用心安士兵們的緒,讓他們明白,我們並非孤立無援。
而且,你們都很清楚,平壤城中資充足,足以支撐我們堅守一段時日,隻要我們眾誌城,堅守到底,定能等來轉機。”
托的聲音堅定,充滿信心,但是依舊無法除去一眾將領心頭的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