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將軍!”在托旁的華和親兵們反應極為迅速,一邊聲嘶力竭地拚命大喊著,那聲音仿佛要撕裂嚨一般,一邊以風馳電掣般的速度迅猛地撲上前去,用盡全力死死地按住了托的手,拚盡一切力量極力阻止托自殺。
“大將軍,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啊!”
華滿臉悲憤加,眼眶通紅如,聲音抖不止且急切萬分。
“請大將軍帶領我等勇殺敵,為死去的人報仇!”托旁的一眾親兵也是聲淚俱下,紛紛聲嘶力竭地開口相勸。
“大哥,你死了,我們怎麽辦呢!”
托再次急切地開口。
一句大將軍是因公,一句大哥是因私。
於公於私,華都絕對不可能讓托就這樣輕易地放棄自己的生命選擇自殺。
托聽著眾人真意切的勸說,握刀的手開始微微抖起來,眼中原本濃烈得仿佛要洶湧而出、溢滿天地的絕之,此時也稍稍有了些許緩和的跡象。
他緩緩放下佩刀,沉重地長歎一口氣,那聲歎息仿佛攜帶著無盡歲月的滄桑與深深的無奈,仿佛是在這短暫的一瞬間將心中那決然赴死的堅定意誌暫時強了下去。
“罷了,罷了!既然你們如此苦口婆心、掏心掏肺地勸本將,那本將便暫且留著這條命。”
托的聲音沙啞低沉,猶如一臺破舊不堪、瀕臨報廢的風箱在無比艱難地拉扯著,其中出深深的疲憊以及難以掩飾的不甘。
那不甘就像深埋在心靈最深的火種,雖然暫時被強行製,但隨時都有可能再度熊熊燃燒起來。
華見托終於打消了自殺的念頭,一直高高懸起、繃著的心這才稍稍鬆了口氣,趕忙急切地說道:“大將軍,如今我們損兵折將,前方的道路一片迷茫,不知該何去何從,還請大將軍給我們指明方向!”
聽到華的話後,托也陷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托心裏自然十分清楚,目前的他們僅僅隻是暫時離了眼前的險境,並非真正獲得了安全。
一旦不幸被明軍發現他們的蹤跡,那後果將不堪設想,必然是滅頂之災。
目前擺在托麵前,有兩條截然不同的道路可以選擇。
一條道路自然是率領人馬朝著熙川出發,多爾袞率領著大軍在熙川駐紮,去和多爾袞匯合,然後再心謀劃後續的計策。
但是前往熙川的道路有相當大的危險。
因為,多鐸率領人馬從平壤撤退的時候,所選擇的方向就是熙川,結果那萬餘騎兵竟然全軍覆滅。
這充分說明,在平壤通往熙川的途中是有明軍活的,而且其力量相當強大。
能夠將多鐸的萬餘騎兵一舉殲滅的力量,自然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地殲滅他們這區區千餘人的隊伍。
而另外一條道路就是前往開城。
大玉兒和皇帝福臨目前就在開城。
可是,托心裏很清楚,平壤失守之後,明軍必然會從平壤出發,繼續向東進。
目前,他們大清國在平壤以東的所有人馬全部加起來,估計都沒有三萬人。
而且這三萬人還分散在各座城池,每座城的駐兵數量並不多。
就連開城也不過隻有五千人馬,這樣稀的守軍數量本不可能阻擋住明軍前進的步伐。
到了開城也不是長久之計,估計用不了多久明軍就會再次兵臨城下。
到那個時候自己又能逃往何方呢?
真正到了那個時候,托深知,他依舊是走投無路、無可退!
所以,托反複思考斟酌,去開城絕對不是什麽明智的選擇。
自己還是應該率領人馬前往熙川。
一方麵,前往熙川可以和睿親王多爾袞匯合,自己可以當麵向睿親王多爾袞請罪。
另一方麵則是,托很清楚,在熙川,大清國和明軍終將迎來一場決戰。
等到開戰的時候,自己可以為大清國全力以赴地效忠,即使是戰死沙場,也算是彌補了自己失守平壤的重大過錯。
托下定決心後,目堅定地看向眾人,大聲說道:“諸位,本將決定前往熙川,與睿親王會合,共商大計!
哪怕前路艱險,吾等也絕不退!”
眾人齊聲應道:“願隨大將軍赴湯蹈火!”
於是,托率領著這千餘人馬向著熙川方向艱難前行。
一路上,他們不敢有毫懈怠,時刻警惕著周圍的靜。
同時,一路上上,托不斷收攏從平壤逃出來的建奴士兵。
托率領的這支隊伍人數不斷的擴大,已經接近兩千人的規模。
托不知道的是,正是他決定前往熙川的決定救了他們一命。
因為,此時此刻,曹變蛟正率領著驍騎營在平壤以東的地區活。
如果托選擇前往開城的話,有非常大的概率會和曹變蛟相遇。
那個時候,托率領的人馬,必然不可能是驍騎營的對手。
在托率領殘兵敗將,狼狽不堪的向熙川而去的同時,親衛營眾將士在平壤城也沒有閑著。
隨著躲避在平壤城中的建奴餘孽被徹底消滅,整個平壤城自然是完全在親衛營的控製之下。
天大亮之後,孫傳庭進平壤城。
“不錯!不錯!”
孫傳庭滿麵笑容,畢竟拿下平壤城絕對是數一數二的功勞。
一夜的戰鬥讓整個平壤城的百姓都非常的恐懼。
畢竟在戰爭時期什麽最不值錢,那就是人命。
什麽人最苦,那就是百姓。
孫傳庭深刻的明白這個道理。所以孫傳庭進平壤城,在平壤府衙下發的第一條軍令就是,全城張檄文,告知全城百姓。
孫傳庭這麽做的目的自然是安平壤城百姓民心,以確保平壤城的穩定。
同時,孫傳庭再次嚴明軍紀,要求親衛營將士不準欺百姓。
孫傳庭在平壤城的一係列措施,基本上保證了平壤城的穩定。
然而,總有一些人是想不勞而獲,或者說貪婪無度,想要摘取勝利的果實。
對於這些人,孫傳庭自然是不會客氣的!
該出手時就出手,沒有什麽可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