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修建道
一行人相談甚歡,尤其劉赫跟張定已經半年不見,上次見面已是過年之時,自是有不話要敘。幾人聊著聊著,張定卻似乎想起了什麼,臉稍稍尤其為難,不過最後還是沒有說什麼。
不過他這表的變化,卻沒有瞞過劉赫。
“伯父可是有事要吩咐小侄?”
張定臉有些尷尬,言又止。
“伯父有事,但說無妨,小侄若是能辦,又不違反國法軍紀,便絕不推。”
看著劉赫一臉誠懇,張定這才鼓起勇氣開口說來。
“唉,此事原是賢侄的政務,非我一介商賈所該乾預,而且如今各地商旅之興旺與便捷,若在數年前,我等實不敢想象,原已該知足,不該有此非分之想……”
他這麼一說,劉赫倒愈發好奇了起來。
“伯父這說的哪裡話,果若是利國利民之舉,何必分什麼農戶,商人,還是士人?”
聽了他這話,張定與他後的幾個隨從,臉上都有些喜。
“既如此,那老夫就厚多說幾句了。北境各地,久遭胡人掠奪踐踏,以至於城池殘破,道路荒疏。幾位賢侄上任以來,城池、房屋、田地、市場均已恢復,唯獨連同各大縣城之間的道,依舊破敗不堪,尤其是雲中、五原、朔方和上郡這四郡之中,大多數道幾乎已難以尋覓。”
“若是走路、騎馬,倒也無妨。不過對於推車、駕車而言,這等路況卻是頗為艱難,路途上多有商隊車輛深陷泥沼,或者不耐顛簸而損壞,從而使得貨損,或者需要聘用人力繼續搬運,不但多有不便,而且損耗、本也提高不。尤其是瓷,從冀州運到雁門關就要損耗超過兩,雁門關再運到五原郡,又要損耗兩,著實是有些可惜啊……”
張定說話的時候,不斷看著劉赫的表,見他眉頭深鎖,卻也沒有什麼怒,心中不由得松了一口氣。
自己行商大半輩子了,對商人地位之地,極深,雖說劉赫表現出來對商旅之事頗為重視,而且和自己又是親家,但是自己這麼做,已經算是干涉政務了,如果換做一個尋常的陌生的員,就憑這一點就可以將自己問罪了。
說完之後,張定有些忐忑地看著劉赫。
劉赫倒沒有想那麼多,對於張定所說的況,他倒也早就意識到了,只是事務繁雜,一時沒有放在心上而已,如今他這麼一提,劉赫也正好順便把此事給議定了。
“伯父所言甚是,倒是小侄疏忽了,還要多謝伯父提醒才是。”
張定寵若驚,連道不敢當。
這時,旁邊的詹廉倒是第一個開口了。
“回主公,世平先生所說,屬下深有同。屬下這兩年,走遍雁門等六郡的大多數縣城與郊野,雁門南部各縣道,尚屬完整,定襄郡諸縣道雖有破損,然胡人佔領時間不長,更因其草場不多之故,所以胡人來往較,因此道損也不大。不過從雁門郡平城縣開始,至館縣,再到雲中、五原、朔方和上郡,其道就已經十分殘破,幾不可見。雖說眼下隻對商旅往來有所影響,不過日後運送糧草、戰馬、牛羊,以及各種資、賦稅,也必會因此阻,確需早做打算。”修路這件事,劉赫其實一直有在琢磨。
自己作為一個從二十一世紀穿越過來的華夏人,對於修橋修路這種事,放眼全世界,幾乎沒有哪個國家民族做得比那個時期的華夏更好更快了,劉赫在那個年代耳濡目染,當然也深知“要致富,先修路”的道理,只是一直限於地盤、財力、力等緣故,所以從未付諸行。
“修路鋪橋,皆非一日之功,如今既然發現,自當早日解決。只是從平城縣開始,雲中、五原、朔方、上郡,共有縣城三十余座,要全部修建道,一來耗資巨大,二來工程繁重,遷延日久,不如先選取幾座重要城池,將其連通,日後以此為中心,逐漸散出,不知諸位以為如何?”
張定當然不會有意見,錢理想了想,開口補充了幾句。
“主公之意甚善,如今各地人口較,不偏遠城池之中如今只有數千人,以我五原郡為例,這一座九原縣城,就佔了全郡如今定居人口的三有余,另外曼柏縣、西安縣兩地人口總共也佔了四,以屬下淺見,不如分別從平城縣和定襄郡的桐過縣出發,修建兩條道,分別通往雲中郡的幾座城池以及五原郡的曼柏縣,最後在九原縣合為一,其後沿黃河西進,朔方郡廣牧城,再到臨戎城為終。”
“至於上郡,從朔方郡南下十分不便,不如從西河郡西進更為合適,不過西河郡非主公所轄,此事還需上表朝廷,只是眼下朝廷混,只怕一時難以顧及。”
劉赫點了點頭:“嗯,那上郡且先不去理會,就依道準所言,路線,耗資,由你全權負責擬訂,隨後就調度錢糧工吧,我會知會各郡,教他們在此事上聽從你的安排。”
“多謝主公信任,屬下絕不負主公重托。如今軍中糧食頗多,錢幣卻有些張,屬下打算對工人酬勞,以糧為主,以錢為輔。”
劉赫擺了擺手:“你自安排就是,你自小便跟隨我,我還有什麼信不過的你不?”
錢理有些容,起一揖到底。
張定讚歎:“賢侄如此有心,無怪乎諸多商旅都雲集至此,老夫結識的不商戶,甚至於將全家都遷來雁門境,這搬離故土祖宅,可是需要莫大勇氣啊,如今賢侄這番舉,定讓他們信心倍增,這六郡之繁榮,怕是指日可待了啊。”
張定心中高興,對後隨從吩咐了一聲。
“走走,賢侄,今日老夫做東,去城中新開的九曲閣好好痛飲一番。那九曲閣的酒雖是一般,比不得甄家的雲樓,不過這菜品著實不錯,據說那大廚乃是宮中廚的嫡傳弟子。賢侄公務繁忙,難得來此,今日正好嘗嘗。”
說完,也不容劉赫推辭,拉著他的手就走了。
錢理笑著對詹廉說道:“這九曲閣的菜,價格著實不低,你我都舍不得去吃一次,今日倒是沾了主公的了。”
兩人說笑著就跟了上去。
(本章完)
陰差陽錯間,烏龍九世善人鄭少鵬回到了大明正德年間.那是一個多姿多彩的時代,既有京師八虎的邪惡,又有江南四大才子的風流,還有大儒王陽明的心學,再加上荒誕不經的正德皇帝朱厚照.渾渾噩噩中踏進這個世界的主角,不得不爲了自己的命運,周旋在這形形色色的人物之中.東廠、西廠、內廠、外廷之間的紛爭;代天巡狩清除貪官的故事;剿倭寇、驅韃靼、滅都掌蠻、大戰佛郎機;開海禁、移民西伯利亞…,精彩的故事紛至沓來…國家和個人的命運,就象歷史長河中的一條船,因爲他的意外出現,這艘原本註定駛向沒落的巨輪,會不會偏移它的方向呢?
安史之亂對煌煌大唐而言,並不是恥辱的終結,而是痛苦的蛻變。中晚唐,既開此後五百年華夏之新格局,也是個被理解得最為僵化的辭彙。朝政衰敗?藩鎮割據?外敵欺辱?黨爭酷烈?單單是這些?不。肅宗回馬楊妃死,雲雨雖亡日月新!現代不得志的編劇高子陽,因個微不足道的偏差,穿越到了唐代宗大曆十二年,獲得了太學生高岳的身份,並準備要通過考試,當大唐的公務員。在他眼前,是個盛世不再但又歷久彌新的大唐,至此一副榮華遷轉的八雋圖卷徐徐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