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折騰
夏稻花思維散漫,子也散漫,但抓山野兔之類,還是作很快的。
這回打回來的獵,薑氏給孩子們留了一隻野兔,孝敬了老兩口兒一隻野,把最的一隻旱獺配上蘿卜、土豆,燉了一大鍋,給各房頭送了一碗。
其它的幾樣,都夏有田拿到鎮上去賣了。
夏有田對著陌生人不像在薑氏面前那麼放得開,不是那能說會道的,但他長了一張憨厚老實的臉,讓人無端就覺得有種信任。
他報的價格也不貴,是據從前聽老陸和胡屠戶提過的價格,稍微加了一點兒。
結果竟然出乎意料地順利。
兩隻旱獺,賣了一兩六錢銀子。兩隻野,賣了一兩八錢銀子。四隻野兔,賣了四兩八錢銀子。蘑菇都是挑的個頭大、品相好的,賣了二百錢。
跑這一趟,竟然攏共賺了八兩四錢銀子!
夏有田都沒敢在鎮上停留,空著肚子一路跑著回了家。
把懷裡的銀子到薑氏手上的時候,那銀子和銅錢上頭,還帶著熱乎乎的溫和汗漬呢!
薑氏細細地數了數銀子和銅錢,反覆數了兩三遍。
薑氏把銀子單放一堆,散碎的銅錢,湊夠一百錢就用細麻繩穿起來,湊夠十串就放一堆。
最後把銀子和整吊的銅錢,都放進裝著分家時候得的銀子那個錢匣子裡頭,妥妥帖帖地藏進服箱子的深。
剩下的零頭四百錢,薑氏把它們放進一個日常零用的錢匣子裡頭,滿足地歎了一口氣。
夏有田和薑氏兩口子,彼此換了一個眼神,決定把野味賣上了價這事兒爛在肚子裡,誰也不告訴。
就連幾個孩子,也不能他們知道。
畢竟孩子還小,說不定,會被人套了話去。
兩口子臉對著臉傻笑了一陣子,這一趟賣的錢,都快趕上分家得的銀子了,真是讓人覺得不真實啊!
再想想,村裡有名的酒蒙子老陸,一天到晚喝得醉醺醺的,憑啥?
不就是仗著他那份打獵的手藝麼?
缺錢了就進山裡轉悠兩趟,隨便打到點什麼野味回來,就能賣出去換酒喝。
打獵這事兒,可真賺錢哪!
夏有田忍不住有些心,覺得打獵比種地強:
“娘子,你說我以後經常進山裡,找找獵怎麼樣?
沒道理稻花和梨花兩個孩子能打回來那麼多野,我這一個大老爺們兒,還趕不上們兩個小丫頭片子啊!”
薑氏蹙眉想了想,還是搖了搖頭反對:
“進山打獵不保準,得運氣。
有時候你可能轉悠一小天兒,結果啥都打不著;有時候說不定會見野豬、野狼、黑瞎子、老虎……不像種地,只要不惜力氣,伺候得勤快點,怎麼都能有些收。”
“說的也是。除非趕上老天爺要收人的年份,不然再怎麼著,地裡的收也能保證一家老小有口吃的。”
“這樣的事兒不可能老有。你呀,還是安心種地吧!
回頭我就把繡活兒撿起來,得閑就做幾樣帕子、荷包、抹額、鞋面之類的小玩意兒,送到鎮上的繡坊裡去賣。
梨花的手藝也快出師了。稻花和菱花也可以學起來。
到時候我們娘仨兒在家裡,買些好的布料和繡線,安安心心地坐在炕頭上,繡點炕屏之類的大件,也能賣出不銀子呢!
這豈不比打獵穩妥?”
夏有田卻不同意:
“繡活兒雖然比打獵穩妥,但到底還是太費神了,我覺得不大好。
還不如平時我進山砍柴的時候多留意些,若是能得了新鮮的野味,拿去賣來得好。
反正咱們也不貪心,有就有,沒有就沒有。
只要不往那林子深去,多半不上什麼猛的。”
薑氏聽得心裡甜滋滋的,卻更是堅定了要多做些繡活,補家裡的想法。
……
夏稻花的頭髮終於長起來了,兩三個月過去,不但頭皮上的傷口愈合得不錯,就連那疤痕也小了許多。現在被長長了的頭髮遮住,更是看不出來了。
只是邊的人,都漸漸察覺出了夏稻花的變化。
但只要一考慮到的頭部過的傷,就覺得能撿回來一條命,已經很值得慶幸。即便脾氣變了些,對人對事忘大了些,也算不得什麼大病。
夏稻花後來又借著跟梨花一起挖野菜,還有跟五郎一起撿柴火的機會,捉了些獵回來。
每次夏稻花打獵回來,薑氏都會先孝敬給老兩口兒一些,然後給各房頭分一些嘗嘗鮮,剩下的才是自家吃或者賣出去。
不過,即便這樣,家裡也逐步攢了些銀子。薑氏用來裝整錢的那個匣子,連銀子帶銅錢,已經塞滿了一大半兒了。
四房一家子的笑容越來越多,過了三月三,四房已經在商量要送五郎去上私塾的事兒了。
不過,五郎自己卻不同意。
五郎當然想去念書,但他覺得,眼下這個時機不對。
若是自己真的去私塾了,怕是全家人都會以為,四房在分家之前,就私下裡藏了私房錢。
夏稻花對這種顧慮頗不以為然,但薑氏和夏有田卻聽進去了。
於是,五郎上學的計劃,暫時被延遲到了今年秋天。
雖然同樣有些引人注目,但經過小一年的省吃儉用,又剛剛賣了糧食的日子,讓孩子去村裡的學塾啟個蒙,認識幾個字,倒也不是那麼令人難以接。
在那之後,家裡人再張羅著跟老兩口兒或者別的親朋借點銀錢,供五郎念幾年書,就顯得十分順理章了。
與此同時,夏有田的柳條筐、竹籃子,薑氏的繡品,也都開始做了。
攢了幾十個,就趕一趟集。
柳條筐和竹籃子,都是正經的家夥事兒,居家過日子乾農活兒都用得上的。柳條筐能賣八個銅板,竹籃能賣十五個銅板。因為後者材料不易得,而且需要的工藝也更巧。
只可惜這種東西的需求量沒那麼大,買的人也著實不多。
倒是薑氏的繡品不愁銷路,即便自己擺攤賣不掉,繡坊也樂意收。
即便賣的不快,收不高,兩口子還是樂此不疲。很勤快地一邊種地、一邊養養豬,一邊鼓搗這些零碎兒。
(本章完)
現代白領變成貧寒村姑,餓的頭暈眼花,她的命怎麼這麼苦~ 爹爹早死,哥哥因她臥牀,孃親癡傻,一個懂事的妹妹,兩個無知的弟弟. 爲了一家和自己能活下去,哪怕要守活寡,她也毫不猶豫的賣了自己. 婆家一門爺們,一個羸弱的弟弟,老實的公公,還有一個三歲的侄女… 剛進門就當娘,還遇上欺軟怕硬的祖母,賞了她一巴掌… 接著一門極品全來,偏心的爺爺,欺軟怕硬還愛佔小便宜的奶奶,軟蛋大伯父,潑婦的大伯母,附和的三叔父,挑撥離間的三嬸,嘴賤的堂姐,遊手好閒的堂兄,惟命是從的堂嫂… 哎呦喂,這樣的日子怎麼辦? 哼哼,她不是女強人,但也不是受氣包. 祖母欺負,不怕!一瓢水潑出去. 全家來吵架,怕,她裝的,不用出手,全擺平. 揹著便宜女兒,治好小叔,伺候好公公,鼓勵小叔做女紅,自己做做涼粉生意,小日子過得有知有味… 咦?!怎麼回事,大哥回來了,還殘疾,大嫂不是跟人跑了嗎?怎麼也回來了? 大哥窩囊,大嫂要分家,鳩佔鵲巢… 沒事,讓給你,反正她也打算建房子. 從新開始,栽桑養蠶,紡紗織錦,製造衣服,風靡全國,日子過得風風火火. 咦咦?!你是誰?爲什麼要睡我的牀? 你是我娘
掀開三國戰幕是誰,最遭人痛恨、死得最慘、敵人最多的是誰?問種種三國之最,答案都是:董卓。現代壞學生穿越時空來到三國,沒能重生為心目中的英雄,重生變了董卓。但卻赫然發現,真實的諸葛亮被曆史掩蓋的一麵……
葉初秋隻是在生日那天,許願不想結婚,不想生娃而已,怎料一覺醒來,人生直接跳過結婚生娃階段,穿成了一個三旬農家老太太,兒子孫子都有了。 若是能當個老封君,讓兒子們供養著那倒也不錯,可偏偏,重生在逃荒的路上,缺衣少食不說,還得麵對亂軍賊寇的威脅。 沒辦法,隻能帶著娃兒努力生活了,落戶荒村,耕耘荒地,種出一片盛世田園。
為什么別人回去不是皇帝就是王爺? 為什么別人都穿越出三妻四妾甚至三宮六院? 而我就穿越回一個石洞,還得到兩個長毛老婆? 老天不公啊! 現代高校人事管理工作人員,回到新石器時代末期,必須完成制做青銅、魚網、弓箭、陶器等創造性工作,并完成建設村寨、城鎮以至國家的政治建設任務。是不是有點像《魔獸》的原始社會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