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星雲小說 穿越時空 攝政大明 第十七章.賺錢大計(中).

《攝政大明》 第十七章.賺錢大計(中).

爺,這種賭約你怎麼能應下?!那朱和堉分明是在算計你,一個月賺二十萬兩銀子!還必須要用正當手段,咱們去哪里弄啊?”

聽趙俊臣把早朝時發生的事說了一遍后,許慶彥滿是焦慮,忍不住大呼小道。

對于趙俊臣賺錢的手段,許慶彥一向很有信心,但對于趙俊臣用“正當手段”賺錢的能力,許慶彥就沒那麼有信心了。

“放心吧。”趙俊臣笑著寬道:“我曾看過一篇古書孤本,里面記載了許多巧,制造工藝并非很難,但每一樣都能輕而易舉的賺到大筆銀子,不過是二十萬兩銀子罷了,沒什麼難的,我現在倒是有些為難,不知道該用哪一樣了。”

“還有這種古書?”

許慶彥最不喜讀書,自然不信。

當然,也正是因為許慶彥不喜歡讀書,所以趙俊臣才會用這種理由來糊弄他。

見許慶彥不信,趙俊臣輕輕笑道:“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如玉,書中自有千鐘粟,書中車馬多如簇啊,連宋真宗都這麼說,難道還會有假?”

聽趙俊臣這麼說,許慶彥也只能信了,但還是心存疑,問道:“但是,就算這些巧能造出來,又要賣多才能賺夠二十萬兩?一個月的時間本不夠啊,更何況,爺你這次的賭約是為戶部增收二十萬兩,就算那巧賺的再多,又如何能夠為戶部增收?”

趙俊臣喝了口茶后,才緩緩解釋道:“那些巧就算造出來,我也不會賣的,巧雖好,但想要在短短時間賺夠二十萬兩銀子,卻也本不可能,然而,這些巧我們雖然不急著賣,但這些巧的貨源,我們卻是可以提前賣掉的。”

見許慶彥一臉的疑,趙俊臣解釋道:“京城之中,無論是晉商、徽商還是浙商,都有代理人常駐,我所說的這些巧,亦不打算自己賣,而是造出來后由他們轉賣,這樣不僅能節省時間,也能節省本與力,在一個月,我們只要能造出一個樣品給他們看,他們自然就能明白其中所蘊含的商機,然而,在今后一段時間,我們能造出來的巧必然不會很多,正是貨源有限,民間商人們想要拿到更多的貨源,不僅需要提前訂貨銀子,更需要競拍提價,如此一來,不過區區二十萬兩銀子,很容易就能到手。”

Advertisement

頓了頓后,趙俊臣繼續說道:“至于如何為戶部增收,那更好辦了,只要把這份產業歸于戶部或者務部名下,也就是了。”

聽到趙俊臣最后一句話,許慶彥一臉的不可接,聲音竟是比剛才還大:“爺,若是你說的那些巧當真如此值錢,這麼做豈不是平白便宜了戶部?我們也太吃虧了。”

趙俊臣嘆息道:“慶彥,眼要放長遠,我們如今的家財已經有不下三百萬兩了,吃穿用度一樣不缺,銀子再多也就是個數字罷了。更何況,那巧固然可以讓我們賺更多的銀子,但若是沒有相應的實力,銀子多了反而麻煩,不僅會讓人眼紅嫉妒,更會讓人心生顧忌,哪怕是當今的陛下,怕也無法免俗。當年的沈萬三落得了怎樣的下場,就不用我再說了吧?既然如此,還不如把這塊給戶部或者務府,這樣既能贏得這次賭約,亦能提高陛下對我的圣眷,何樂而不為?”

說到這里,趙俊臣的聲音也變得意味深長:“只要我們有權勢有地位,在陛下面前圣眷不衰,將來又何愁沒有銀子?更何況,那冊古書孤本中,能賺銀子的巧多得很,我們將來有的是機會,又何必斤斤計較眼前的得失?”

趙俊臣把道理講得很明白,但許慶彥聽到耳中,卻明顯誤會了。

“還是爺高明!”許慶彥一臉的恍然:“只要戶部和庫還在爺手中,用那巧賺來的銀子,究竟是存到咱們趙府,還是存到庫戶部,本沒有區別,與其放到咱們自己手里,存到戶部與庫,好還要更多些,還是爺想的長遠。”

見許慶彥滿腦子的貪思維,趙俊臣不由苦笑搖頭。

雖然,許慶彥說的這些“道理”,也并不能算錯。

Advertisement

而許慶彥被趙俊臣說服后,終于心生好奇,問道:“爺,你所說的巧,究竟是什麼?”

趙俊臣搖了搖頭,道:“我還沒想好。”

………

其實,為戶部增收,趙俊臣的辦法有很多,其中效果最明顯的,無疑就是稅收制度改革。

后世評論明朝,曾直言其敗亡的本原因之一,就是民間走私況的泛濫。

民間的走私,不僅造就了一批富可敵國的走私商人,更是讓明朝國庫窘迫異常。

然而,歸結底,明朝之所以走私泛濫,還是因為自己稅收制度——尤其是商業稅收制度——太過混的原因。

明朝的商業稅收混到什麼地步?

這麼說吧,如今的大明朝,縣有縣的收稅站,州有州的收稅站,府有府的收稅站,省有省的收費站,鎮守太監有鎮守太監的收稅站,甚至連各

皇家田莊,都私設有收稅站。

除此之外,還有數不勝數的臨時收稅站,雖名為“臨時”,但實際上,所謂的“臨時”,期限往往以十年計!

更重要的是,各收稅站征稅的隨機也很大,什麼品需要征稅,稅又該如何征,完全由征稅員隨意做主。遇到好說話的征稅員,只會對貨征稅,若是遇到心黑的征稅員,連你自帶的食、運貨的馬車、上的服,都會一一征稅!

如此一來,售價只有一百兩銀子的貨,從出發站運到目的地,卻往往需要繳納三五百兩銀子的稅,無論是百姓還是商人,又哪里能得了?不走私又有什麼辦法?人總要活下去。

事實上,由于稅收混、走私泛濫的原因,大明朝每年征收到的商業稅,林林總總加起來,也不過三十五萬兩白銀!

三十五萬兩白銀,看起來不,但趙俊臣據各方面的數據資料來估算,近些年來,僅僅京杭大運河這麼一條商路,每年走私的棉布,總價值就不下七十萬兩白銀!若是對這些走私棉布進行稅,僅僅貨稅、船鈔、分、貨堆放許可稅這四項,就有近十萬兩白銀的稅收!

Advertisement

這還僅僅只是京杭大運河這麼一條航路!這還僅僅只是在單論棉布這一項貨

這個時代,商業稅真正應該有多?對趙俊臣而言,還是一個謎,但可以肯定的是,那會是一個天文數字。

然而,整頓商業稅收的念頭,只是一閃而過,就被趙俊臣放棄了。

這種改革,耗費時間太長,無法在一個月見到效不說,它牽扯到的方方面面實在是太多了——大大小小的地方員、滿天下的走私商人、每年都能收到一大筆孝敬銀子的中樞大員,都是如今稅收混益者,而趙俊臣還沒有腦熱到要與天下為敵的地步。

拋開商業稅務改革,四川鹽務整頓,引晉商川,同樣能為戶部帶來大批銀子,稍稍巧立些名目,一個月之為戶部增收二十萬兩白銀,亦不是難事。

然而,趙俊臣既然已經與太子朱和堉立下了賭約,那麼四川鹽務整頓的事,就絕不能在現在提及了。

若是沒有賭約的事,四川鹽務整頓在趙俊臣與晉商集團的合力促使下,功的可能還是極大的,然而,如今賭約已立,這個時候提出鹽務整頓,不僅太子一黨為了贏下賭約會極力反對,閣首輔周尚景為了阻礙德慶皇帝南巡亦會極力反對,就算是其他的閣老重臣們,眼紅戶部之權,為了打趙俊臣,也會極力反對。

如此一來,原本穩穩當當的事,反而會生出無數變數。

………

事實上,這個時代,戶部的銀錢周轉、收稅用度,方式手段,皆是非常原始,只要趙俊臣稍加改良,增收開源的法子,著實不

然而,就如同商業稅收整頓以及四川鹽務整頓一般,或是牽扯的方方面面太多,或是會引起朝中各大勢力的反彈,雖效明顯,且功在千秋,但皆是被趙俊臣放棄了。

Advertisement

如此一來,趙俊臣想來想去,發現如今最安全最方便的做法,或許只有“發明創造”了。

事實上,像玻璃、香水、胰子、珍妮紡紗機,趙俊臣對它們的制作方法大都有所了解,上一世趙俊臣還是學生的時候,或多或都學過一些,以這個時代的工藝水平并不難實現,且全都盈利可觀。

然而,現在讓趙俊臣有些猶豫的是,他應該選哪一樣?

最終,經過深思慮后,趙俊臣放棄了玻璃和珍妮紡紗機。

無他,這兩樣東西能夠創造的利潤實在太大了。

倒不是趙俊臣舍不得這些利潤,而是趙俊臣有意在將來利用這兩樣東西,建立一些商號,并拉攏一些朝廷重臣,通過共利益,從而“不黨而黨”。

與此相比,拿這兩樣東西去贏一個好不大的賭約,實在是大材小用了。

這般想著,趙俊臣終于做出了決定,向著許慶彥吩咐道:“慶彥,三天之,我不管你用什麼方法,挖角也好,強迫也罷,你要把京城附近有名的胭脂匠人、皂角匠人全都找來,我有事要他們幫忙。另外,再把京城中最好的胭脂作坊和皂角作坊給盤下來。”

聽趙俊臣這麼說,許慶彥知道趙俊臣要制造“巧”了,雖然心里好奇,卻也不敢怠慢,答應一聲,就轉去了。

胰子和香水,趙俊臣決定雙管齊下,據他記憶中的法子,只要那些匠人們能在一個月制造出其中一樣來,這個賭約就算是趙俊臣贏了!

………

注:皂角,很原始的去污用品,但實際上,和制造香胰的工藝相差不大,只是換了幾種原料罷了。

~~~~~~~~~~~~~~~~~~~~~~~~~~~~~~~~~~~~~~~~~~

PS:這兩天工作上出了點事,更新了,見諒。明天恢復正常更新!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