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波未過,姬越一連幾天無論走到哪都是冷颼颼的,朝會上甚至沒人敢和多爭辯幾句,也就在這個時候,然郡守派人來報,稱冬之后大雪頻頻,連日來積雪災,百姓房屋倒塌,無以為繼,郡中無余錢,請求朝廷撥款賑災。
然是苦寒之地,武帝當年腦子一打下了然,結果年年報災,歲歲要錢,姬越也沒有多想,按照往年的份例撥了一些錢糧,由粟竇英派人北上押運。
然而晚間姬越忽然想起此事來,用金臺窺看時,卻見然草原雖然苦寒,但百姓家家戶戶閉門不出,火旺氈暖,有有食,毫沒有雪災的跡象。
換句話說,這個郡在騙的錢。
第32章 人比花的后生
然地漠北, 是晉國境唯一一個完全依靠游牧生存的郡,然人以氈帳為屋, 按季追逐牧草擇居, 按照當初并晉國的條件,然郡不稅賦,晉商要以正常價格收購牛羊,以保障然人的生存。
武帝之前的然遠沒有如今省心,一到荒年就南下劫掠, 死傷多也不消停, 草原民族的想法簡單得就像一群狼, 了就要捕獵, 武帝朝時用了大量的人力力才打下漠北,然而經過多年休養生息, 然郡的人口飛速增長,貧瘠的草原漸漸無法滿足然人的需要,也不知道是哪一年起了雪災, 報上去之后就有晉人送來大批糧食和銀錢,然人全都驚呆了。
之后然就年年報災了。
姬越也是通過金臺回溯才發覺這竟然是然郡的慣例, 以正常的思維來看, 一個地方虛報災,必然是有員欺上瞞下從中取利, 但然還真不是, 賑災的糧食和銀錢幾乎是按戶上門發放, 和魯地也不一樣, 幾乎整個漠北草原就沒有不知道每年過冬的資是由晉人提供的,除了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一輩對這些資無于衷甚至咒罵,絕大部分青壯對晉國的歸屬很強。
然郡也是晉國六十二郡之中,最有武帝風的地方,當年武帝對然草原的各項政策如今仍然落實在第一線,然出的員都還居住在氈帳里,生活和普通然人并無區別,除了生活習慣不同,然郡幾乎可以算得上民風淳樸。
姬越滿腔怒火漸漸下,轉而思考起了然報災背后的,其實然郡比義渠國都要窮,羌人雖然以放牧為生,但還是會種植一些作,然所在的漠北草原卻貧瘠荒蕪,種不出莊稼,并且靠放牧為生就注定無法聚居,然很有太大的部族,也導致了往年冬日一到,就會有很多人凍死死,事實上自從然郡并晉國之后,然人就趨于安逸了。
親眼見過然騎兵強悍的戰力之后,姬越對武帝的雄才大略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對他在然推行的各項政策也理解了不,花費一筆量的錢財,把彪悍的群狼豢養起來,歷經數十年,終于變了順服的獵犬。
如果不是這次的報災事件,姬越還注意不到這個貧瘠的然郡,想到然騎兵的戰力,姬越一下子就神了起來,狼已犬,正該是得用的時候,已經連奴子的主意都打上了,沒道理放著然那麼大一個郡,那麼多馬背上長大的壯漢子不用。
這就是天然的騎兵場啊!
姬越一下子來了神,正在這時,竇英到了,姬越他來原本是為了然虛報災的事,現在不用了,不不準備計較此事,還要在募兵之前,盡量安然人的緒。
然而竇英匆匆趕來,也是有事要報的。
然與中原相隔太遠,竇英也沒神通廣大到那個地步,他來之前,是以為姬越知道了他最近的作,讓他過來解釋的。
然而姬越卻讓他準備一批軍糧,這個數目是經過仔細思考之后才定下的,然人對銀錢不是很看重,基本上實行糧本位的貨幣制度,以糧易,募兵的軍餉折算糧食正好。
竇英便把之前準備好的一肚子話下,老老實實記下了姬越的要求,今年不是年,但國庫盈,抄沒了魯地的士族之后,大部分的錢糧都充了國庫,留了一部分作為軍費,不抄不知道,士族千百年積累實在厚,僅僅是三百里魯地的大小士族,積存的錢糧就能抵上國庫數年收。
君臣商議完然郡的募兵事宜,姬越這才開口道:“近來有不員彈劾卿濫權行事,窺伺私田,卿有何話說?”
姬越的語氣聽不出好壞,竇英也沒有揣上意的意思,鄭重地整理了一下襟,對姬越稽首一禮,大聲地說道:“稟陛下,臣有話說!”
姬越道:“但講無妨。”
竇英深吸一口氣,說道:“臣自任糧稅以來,親眼見朝中多年弊政,士族貪占田畝,壟斷鹽茶,平民無良田,苦耕度日,農耕是社稷之本,任由士族把持下去,絕非興國之道!”
這一點姬越是清楚的,登基時間還不算長,就已經和士族不斷,不是因為這個皇帝當得有多不得人心,而是了士族太多利益,但這些利益傷筋骨嗎?不!
竇英所提的才是士族千百年來真正的基,天子萬民,偏士族在中間過了一道手,將萬民脂膏刮去一層,再轉呈天子,天子反哺萬民時,再被士族刮去一層,一來一往,士族因此而興盛。
殺盡魯地士族的天子劍還在滴,姬越認為不應該在此時手,故而只是說道:“亙古之弊病,非一日之寒,卿的意思朕知道,但此事應當緩緩圖之,不可之過急。”
小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