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星雲小說 古代言情 籠中雀她渣了瘋批皇帝 第9卷 番外二:喜歡

《籠中雀她渣了瘋批皇帝》 第9卷 番外二:喜歡

他原是恨了姜家,但因了這個小公主,他好似又不那麼恨了。

常來陪他。

大約是他睫上總有太多冰霜,總覺得看起來渾上下都冒著仙氣。

的小錦靴踏在雪上的時候咯吱咯吱響,他喜歡聽這樣的聲音。會給他帶小手爐,鏤著云紋的小手爐暖烘烘的發著不知名的香氣。他便不覺得宣室殿外的責罰不堪忍,他甚至期待的到來。

有時他會問,“你為何總來看我?”

笑得眉眼彎彎,卻不說話。

他便問,“是你父皇要你來打探消息麼?”

便歪著小腦袋說,“是我自己要來。”

他一向不招人喜歡,怎會有人愿意日來看他,真是稀奇又可疑,他便問,“為何?”

笑瞇瞇道,“我喜歡洐哥哥呀!”

嘖,真是新鮮。

一個五歲的公主竟能說出這樣的話來。

必是有人特意教給的。

有時會抱著的小狗來,那是高昌國使臣進獻的小拂秣狗,小狗黑白相間,聰慧可很喜歡,給它取名“吠吠”,還給它系上赤金鈴鐺和紅帶。

(《舊唐書·高昌傳》中記載:“武德七年,高昌王麹文泰獻狗雌雄各一,高六寸,長尺余,甚慧,能曳馬銜燭,云本出拂秣國。中國有拂秣狗,自此始也。”學界有一種說法稱,“拂秣狗”正是現代哈狗、獅子狗的祖先。)

會把小狗塞進他懷里,“洐哥哥,讓吠吠陪你。”

吠吠的皮也很暖和,但他下意識地便將吠吠扔了出去,道,“不要。”

吠吠嗷嗚一聲躲到那小公主后,那小公主便問,“為什麼不要?”

Advertisement

他隨口說道,“父親不許。”

“你父親是誰,我要父皇來教訓他。”

他笑了一聲,“他早晚要到教訓。”

那小公主便問,“你們犯了什麼罪?”

他瞟了一眼,故意嚇唬,“滅族之罪。”

果然便被嚇住了,張大好一會兒不能說話。

有時會拉他起,“洐哥哥,我想讓你陪我玩。”

他不肯,殿外罰是昭平帝的意思,何況他不知道有什麼可玩的。因而便說,“我不會玩。”

那小公主卻說,“你若陪我去玩,就不必跪在這里了。”

記得有一次帶了一塊厚實的墊,他的雙跪在那墊之上便不覺得冷了。

也是那一回沒說幾句話,便有幾個婢子小跑著尋來,領頭的將從地上拉起,問道,“公主怎麼跑到這里來了,雪大,仔細凍著!”

便問那婢子,“萬嬤嬤,我怕冷,難道他就不怕冷嗎?”

那婢子輕嘆一聲便也不再言語。

便是從那一回開始,那小公主再沒有來過。

他又變了一個人,孤苦伶仃的一個人。

探馬揣著前線的軍報一趟趟地往宣室殿去,又一趟趟地往前線疾奔。(探馬,即到皇宮報軍的人。《三國演義》第七十回:“早有探馬報到西,說張郃引兵來了。”唐代杜荀鶴亦在《塞上》寫到:“戍樓三號火,探馬一條塵。”)

昭平帝的叱責一日比一日厲害,他從昭平帝的叱責中得知他的父兄不敵匈奴,屢被襲圍攻,最終大敗而歸,那三十萬大軍也只剩了不足十萬,眼下正往長安步步退來。

昭平帝氣急了便拿角觴往他上砸,初時只砸到了他的口。后來又拾起角觴朝他的額頭砸去,生生給他砸出一道口子來。

Advertisement

他跪在大殿里,額上的一行一行地往下淌,他沒有抬袖去,任由那殷紅的往下淌去。

見他不肯說話,也不肯磕頭求饒,昭平帝便愈發生氣,斥道,“與你父親一樣,不吃!”

這話卻是錯的,他怎會與父親一樣。若真是一樣,便不會令父親嫌惡至此。

但他在昭平帝跟前是一句話都沒有的,他從不求饒,也從不替父兄認罪。要罰便罰,他是質子,但他何罪之有。

見有軍機要臣來議事,昭平帝大概也不想落人口實,人以為自己平白去為難一個十二歲的孩子,便揮揮手打發他走了。

額上的過長睫下去,他的眼前一片殷紅,但他直了脊背出了殿,廊下的黃門侍郎遞來一張帕子,他沒有接。

他踩著積雪往質館走去,北風把他的傷口吹得幾裂開,他并沒有做錯什麼,他甚至什麼都沒有做,卻要去承父兄的過錯。

他聽見有人在背后追來,細細碎碎的小腳步把雪地踩得咯吱咯吱作響,“洐哥哥!”

定是穿著小錦靴,披著小斗篷,必是跑得氣吁吁,凍得小臉通紅。

他心中煩悶有氣,因而沒有停下步子,疾步向前走去。

聽得“撲通”一聲,那小公主大概摔進了雪里。后面有婢子追了上來,“公主小心!”

有人出生便萬千寵,有人虛活多年仍親族不喜。

他便是親族不喜的人。

有人摔倒即被噓寒問暖,有人臨死亦被家族離棄。

他便是被家族離棄的人。

他頂著風雪快步往質館走去,后那腳步聲又響了起來,“洐哥哥!”

Advertisement

他沒有回頭,亦不曾理會。

那腳步聲便越來越遠,大概也不再追來了。

回了質館,他洗了把臉,將傷口涂了金創藥包扎起來。質館里的爐子早就滅了,他也不愿去點火,便就這麼挨著凍。

晚些的時候他母親進宮,特意來看了他一眼,沒有過問他額上有傷,只是低聲叮囑了一句,“你父親明日進宮。”

他沒有說話,若是如此,大約明日他便能出宮了罷。

母親的聲音卻越發低了起來,傾上前覆在他耳邊,“聽到響,你便藏起來,什麼都不要問,什麼也都不要管。”

他愕然抬眸看母親,母親只是笑著,他的手心卻驀地一涼,垂頭一看,是母親將一把匕首塞給了他。

他便知明日父親進宮必不簡單。

“父親要干什麼?”

母親卻道,“不要問,你就當什麼都不知道。”

他笑了一聲,“父親要叛變,可想過我還在宮中為質?”

他心里什麼都清楚,父親要反,先死的一定是他。

這是一個質子的宿命。

一把匕首能敵得過什麼,什麼用都沒有,母親也不過是要他安心罷了。他死了原本也沒什麼打,母親還可以再生。

“阿洐!”母親低聲輕斥,“若不是走投無路,你父親便不會走到這一步。”

“不過是吃了敗仗,怎會走投無路?”

“是滅族的罪。”

他再沒有說什麼,他從天子的言語之中已經嗅得七分殺機。不是天子要殺許家,便是許家殺天子,沒有別的路可走。

他想起那個小公主,大概不會知道自己金尊玉貴的一生即要面臨變故。一時不知是該可憐自己,還是該可憐那個小公主。

Advertisement

見館冷,母親給他生起了爐子,紅紅的火苗使冰冷的質館有了一暖意,但母親沒有多逗留,生完爐子便起了,“阿洐,母親先走了。”

也許這便是最后一次見母親了罷,這一次他被徹底地棄在宮中。他心口痛,見母親已經過門檻了,他低低道,“母親。”

母親回過頭來,沖他笑了笑。

他垂下眸子掩住眼底的淚,“母親抱抱我罷。”

但他沒有等來母親的懷抱,腳步聲遠去,他抬起頭時母親的影已經消失不見了。

他眼底的淚便再也掩不住了,骨碌骨碌地滾了下來。

連母親都不他。

連最后一個擁抱都不肯給他。

他怔怔地坐在席子上,這十二年他早已習慣了一個人,死便死,一個人便一個人,沒什麼了不得的。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