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643章 靜水流深
「本次黃河正賽的解說權,已經由天衡斗場和蒼狼斗場聯合競得。」
賈富貴越是認真思考,越是喜歡做些別的事,忙碌是他思考的方式,眼下便順手給趙鐵柱寫信。
天衡斗場是他出獄後主做的生意,從正天府裴氏手裡,重金收購了一座當時還不溫不火的斗場,改名「天衡」,短短一年時間瘋狂吞併、極速擴張……並咬上了黃河之會這塊大餅。
趙鐵柱靈醒地回信:「這場解說結束了,我就拎著好酒去拜訪黃佛爺。」
掉楚國的「炎」和魏國的「正武」,是「天衡」和「蒼狼」的默契。這屆黃河之會後,天下斗場最響亮的招牌,就只會是這兩塊。
趙鐵柱的信又道:「富貴哥你就放心吧。咱們兄弟倆外勾結,狼狽為,早晚登頂這現世!」;
賽場裡卻迴著鷹揚府主金玉般的朗聲:「接下來這場比賽真是相當厲害,首先登場的選手,他做『文永』,這個人可不簡單。說起『文』這個姓氏,大家想到什麼?哈哈,你們肯定猜錯了,跟錢塘無關——」
腦海里掠過「文永」這個名字的相關報,賈富貴心念飛轉。他並不在意,但習慣思考。
中央大景貴為天下第一,也不曾了宋國這等區域大國的報。
劍心文龍殷文華的堂弟,曾經的國之天驕、預備代表宋國出戰黃河之會府場的殷文永,選擇棄姓離國,以個人的名義取得了預賽名額,參與黃河角逐……
在失去國家支持,失去世家資源,失去帶隊強者賽前指導後,靠自己的努力和天賦,生生被打到了敗者賽來,大概已經說明什麼是「心比天高,命比紙薄」。
對這個名字的思考,至此便掠過。;
學貫五經、六藝皆通,據說已經到真門檻的辰巳午……來到這裡,是為了看誰?
且是躲在太虛幻境裡看,未曾親至黃河賽場——
固循傳統的宋國,並不願意被墨家的奇技巧侵生活,國沒有掛起靈鏡天幕。這玩意兒除了雍國,也就只有那些大國才有。畢竟造價高昂,黃河賽事的轉映費用更是不菲。
當然,與其說是警惕墨家,或者囊中,倒不如說是宋國並不相信平民的力量,也不夠在意平民的需求。
這個國家是「士大夫天下」。雖然口口聲聲「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個個勸君王「民恤民」,但也都是一種自上而下的視角。不曾真正對百姓有對等的、設地的考量。
君所恤者,士人也。民者用之如草,寫在紙上,稱為「天下之重」。草紙嘛。
;
其實即便不去購買靈鏡天幕,能做到類似事的投影法陣也不為難。國庫再怎麼不盈,那些王公貴族的也不曾缺了——六月份還辦了一場非常高雅的「曲水流觴」,由國庫出錢,聚集商丘城的一堆世家子、以及一些所謂名士,在長河泛舟作詩。專門圈了一塊水域,並舟設宴,遙觀河臺,以即將發生的天驕之戲,下酒斗詩。
其名曰「鹿鳴黃河,早賀驕華」。
當然他媽的只能「早賀」,到了七月份,黃河之會已經開始準備,這裡就不讓花錢包場了。
如期歸來的賈富貴,不僅對宋國的這些事很了解,還很清楚同時間段的魏國在做什麼——由燕飛帶隊,把包括駱緣在要代表國家參加黃河之會的選手,都送進了冥世歷練,跟鬼神廝殺。用練兵的方式來錘鍊天驕,所耗費用歸在軍費預算里,總花銷跟宋國的「曲水流觴」差不多。
;
當時還覺得宋廷是不是本就放棄了黃河之會,打算以後就靠著儒家賑濟,等什麼時候天下將一,就集上書山養老……在辰燕尋橫空出世後,書聲瑯瑯又竹靡靡的宋廷,倒是顯出一竹在的悠然來。
前期的種種浮華,在國家天驕的耀眼表現下,倒是顯出高深莫測來,有一種「大局在握、示人以弱」的既視。
剛剛結束的這一場對決,是姜安安對理國段奇峰,那麼辰巳午是來觀察他兒子的手下敗將嗎?
沒有經過挫折的千金大小姐,不忿於初戰的失敗,在取得挑戰資格後,將會再一次對辰燕尋發起挑戰——這是很合理的劇。
雖則以辰燕尋表現出來的戰鬥才,大概並不需要賽前指點,但作為父親的辰巳午,有這樣的關心也是正常的。
可是……總覺得哪裡不對。;
不是事不對勁,而是自己似乎了什麼。
這種重要的,是來自【天機】的靈覺!
屬於賈富貴的這門核心神通,在《朝蒼梧》里的註解,是「必得天機一線」。
它讓賈富貴在戰鬥中,常常能抓到天機之下的最優選擇。但它的力量,卻不只是現在戰鬥中。
賈富貴明白自己已經得到天機了,但他需要想明白天機是什麼——關於今天的所見所聞,究竟什麼才是上蒼所喻示的關鍵。
凡夫俗子,眼蒙塵,得到天機,也不能把握。雖有神通,也要清醒自持,坐守靈寶,才能不失之於「紅塵濁海」。
他或許更應該想明白——在這場黃河之會裡,除了魁首的歸屬,水族地位的確認,現世諸方的團結,還能有什麼重要的、足以牽天機喻示的事發生呢?;
甚或還有什麼事,能和置事外的自己有關?
在過火焰青銅門的最後一瞥,賈富貴看到下一場比賽已經開始,文永像一隻羽翼單薄的鳥兒,高高地飛了起來。文永的對面,是一個「熊問」的人,普通的名字,普通的樣子。
此次天機喻示的關鍵,九九是落在辰巳午上。
但在黃河之會期間,一個不登場,甚至不去觀河臺現場的辰巳午,能夠影響到什麼?
一步過焰猶照的青銅門,也將檀香靜浮的靜室留在了後。
離開比賽場的賈富貴,也直接離開了太虛幻境。
虛實兩掠,與他肩膀錯的,是古香古的木雕門。
寫著「靜水流深」四個大字的豎幅,僅僅一門之隔,仿佛就變了古潭,盪水聲。;
書桌上鋪開長幅,寫著——「山中何人落子?世事已翻春秋。」
墨已凝。
走出靜室的男人,重新又是那個東天師的高徒,有丘壑的陳算。
天過於熱烈,風也沉悶。
道袍吞吐著元氣,陳算步下生雲。
在寸土寸金的天京城,東天師府有著讓人迷路的廣闊。
不停地有人迎上來,又不停地有人離開,便在這來去之間,帶走他的一道道吩咐。忙忙碌碌,又井然有序,這種而自然的節奏,在陳算的眉頭蹙起時,戛然而止。
他握著手裡的玉簽,隨手遞了回去:「重做一份。」
一臉幹之的下屬,不敢有半點質疑,應聲便要退下。
說起來這個出於中山國的宿振海,還是他蓬萊島的師弟。也是在他「出獄」之後,最早向他投靠,尋找機會的幾個人之一。;
陳算嘆了一口氣,終究提點道:「這是第二次讓你重做了,你知道為什麼嗎?」
宿振海是非常明的長相,眼睛總是滴溜溜地轉,好像隨時都有很多點子冒出來。但並不在陳算面前賣弄,只是低頭道:「屬下沒有做好,讓先生失了。回去一定找出自己的不足,把事做得更好一點。」
「你的優點是聰明,缺點是不夠聰明。」
陳算看著他:「我要的不是你覺得沒問題,而找的沒問題的證明。」
「也不是我覺得有問題,給我湊的有問題的線索。」
「我要的是邊嬙這個人在草原上所有的經歷。是『所有』。不需要你來替我過濾,明白嗎?」
橫在陳真人頭上的髮簪,便是那支帶鞘的方外劍,看起來髒髒的,卻棲在烏黑的發里。;
宿振海把頭埋低:「屬下謹記。以後不會再犯。」
陳算沒有說話,繼續往前走。
景國很大,山頭很多。便是這東天師府,也畢竟姓「宋」不姓「陳」。
關了五年,曾經攏在他邊的人,不免各奔前程。出來之後,手底下都沒有幾個趁手的可用,還要一個個教……
這些都不是問題。多費一點心思就能夠解決的問題,已經是人生中輕鬆的部分。
當然連這一點都意識不到的人,本就足夠輕鬆。
穿過長廊又幾步,便走到了悉的涼亭。
當年就是在這裡,姜把他送進了太虛監牢——那會兒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監牢,是專門為他創造了一間靜室做囚室。
說起來他也是太虛幻境裡的「開天闢地」了。;
趙鐵柱還說,憑這份資歷,興許能爭下一屆太虛閣員的名額呢。
陳算波瀾不驚地走過去,坐下來繼續一局未完的棋——這局棋藏勢勾龍、運命兩進,白子看似已經走絕境,卻有無窮變化,蓄勢待發。
姜若是在場,當能記得,當然他也未必記得——這是他當年走進天師府,手拂的那局棋。
如今還一子不差、一步未走地停在這裡。
就像是那個名陳算的人,在現世停滯了五年的痕跡。
他出獄之後,又活了一年的時間,才回來下這局棋——
東天師宋淮,正坐在對面。
不管世事如何變化,師父總在等他。
「了卻世間事,才落局中子。」時間沒有在宋淮臉上留下任何痕跡,他的皺紋不增不減,仿佛已經固化道痕,若是細究其間,還真有道韻。;
這會兒平靜地開口:「六年了。想好怎麼解了嗎?」
陳算沉默了很久,說道:「背好了。」
他從記事開始,就在背一局棋,背一局很長很長的棋。直到在東天師府被姜鎖走的那一天,也沒有背完。
太虛監牢里的五年,在修行之外,他就是背棋譜度過。
他拈出一顆白棋,認真地落了子。
宋淮並不說話,只是立即接上一子。
師徒倆你來我往,越下越快,越下越急,很快就將棋盤鋪上了大半——
宋淮抬手就將這張棋盤拿開,仿佛拿掉了一層幻影。
棋盤之下,仍有棋盤。
於是繼續落子,一時急雨敲窗。
師徒倆不斷地重複著提子落子的過程,棋簍中的棋子仿佛無盡,而面前的棋盤,永遠有新張。;
一層一層的棋局幻影,到後來如屏風般繞著他們旋轉。
只有眼界足夠高闊、修為足夠深厚的人,才能打破固有的認知,看到這些棋局的真相。
這一張張黑白錯的棋盤,像是一張張複雜的拼圖。百張、千張、萬張……無數張棋盤拼在一起,是有史以來最複雜的那一局——
傳說中的無界之棋。
「無限算、無窮極」的……【天衍局】!
昔日名家真聖公孫息對真聖鄒晦明的萬古名局!
此局說是「以天地為局,抹去萬界藩籬,對殺於無限」,但並不是全然的一開始就「無界」。
而是以縱橫十九路為限,當這十九路進子階段時,便能在任意邊界新開十九路,連接舊盤,稱之為「接氣」。已經走到盡頭的棋局,就這樣又開始無窮變化。這個過程是可以不斷延展的。;
在姜、斗昭等人殺出五德小世界後,通過暮鼓書院季貍的整理和發揚,這場對局才算重現天日,廣為天下討論。
這是一個支離破碎的角落,這是一個被遺忘的世界.那一天,是寧城最失意的時候,那一天,他被硬生生的帶到了這裡.一個未知世界的全新開始,地球上找不到的將會在這裡得到補充.這個角落因爲有了寧城,將在浩瀚星空中留名,這個世界也因爲有了寧城,將在無盡宇宙中精彩!
【無敵流】【十里坡劍神】【無厘頭】……李楚穿越到十里坡,成爲了一名小道士。在這個神鬼橫行、妖魔肆虐的世界,弱小無助的他本想在十里坡茍活一世。直到有一天,不得已踏入江湖,他才發現……原來世上沒有什麼是一劍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兩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