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到了清溪河畔,柳箏四顧看了看,河岸已有幾個姑娘媳婦捶著搗杵洗了。就近找塊溪石板,挽了袖子角,撐開小杌紮坐下,把木桶裏的裳倒出來,一件一件過水捶洗。
初夏還未被日頭烤曬過的溪水還有些冰,不過柳箏習慣早起做豆腐,兩手常在水裏泡,倒不覺得有什麽,邊洗邊在心裏算著賬目。
來京城前,們將家裏的八畝薄田和一間豆腐鋪子都變賣為銀了,只留下一間老屋。一畝地六兩三錢銀子,鋪子地段一般,賣了五十兩,除卻契稅,攏共換了一百兩銀子。和姥姥兩人十幾年來種桑養蠶、做豆腐賣豆腐,還清所有債後攏共攢了八百五十兩。一路北上,走了一個半月,因為水土不服,姥姥病到現在,途中吃喝、開藥買藥,林林總總花費了四五十兩。到京城後,挑鋪子、買鋪子,那鋪子不但地段好,還分上下兩層,帶一個小院子,下面做生意,上面能住人,花了們三百八十兩銀子。
這鋪子原先是賣瓷碗瓷盆的,倒也幹淨,柳箏找人裏外重新刷了一層,簡單收拾一番,便打通了一樓前後兩間屋,放上磨盤、豆腐架子等一類東西,專用來做豆腐。其後采買鍋碗瓢盆、請人打桌椅板凳,糟七糟八不勝枚舉,又是四五十兩下去。至此還剩下四百七十兩。
在吳江縣的時候,們一大碗豆腐腦只賣一文錢,到了京城,柳箏特地往各個街市觀察過,賣一文兩文三文的都有,因為見對門早食鋪賣的那個豆兒兩文一碗,于是也幹脆定價兩文一碗。畢竟京城這什麽東西都比南邊兒貴,連銅板也是。京城用的都是又厚又重的黃錢,七百文就能換一兩紋銀,們用的皮錢一千文才能換得一兩。們那米價低,黃豆價更低,到這來都要貴個兩三。
不過好在們生意不錯,每天泡四十斤黃豆,能做出一百七八十斤水豆腐,整整兩大桶,基本都能賣完。從二月初開張,到如今五月份,平均一個月要用掉五石豆子,一石八錢銀子,本就是四兩銀,比從前稍多點。但漲價到兩文一碗後,利潤就相當可觀了,按一天一百碗算,扣除本和商稅,純利有四十四兩。驚喜的是,許是因為京城的豆子都是從北邊幾個州府進的,那裏晴天多雨水,出的黃豆品質比們從前買到的都要好,顆粒飽滿滾圓,還不容易生黴生芽。
要說有什麽弊麽,就是這的氣候和蘇州府實在相差太大,浸泡豆子的時間、點鹵點腦的溫度都很不好把控……
還是找人在院子裏打口井吧。這不像吳江縣橋比路多,出門就是河,現在洗個裳都費勁,平時用水還得花錢同人買。費幾個錢不算什麽,主要是太麻煩,每天是泡豆子就得用掉至一缸的水,幾個大缸擺在院子裏又占地方又礙眼。
小虎說的那個井匠住哪來著……
“柳姑娘,早好呀。”
柳箏回頭一看,是同條街上住的何家媳婦。把東西往旁邊挪了挪,何家媳婦在旁坐了下來。
“何嫂子早好,善哥兒去學堂了?”
“才去,推了他好久才肯起。天冷的時候怕冷,天熱了又怕熱,不知長到幾歲才能出息點……”
對岸方才還嘩嘩不停的水聲在柳箏同何家媳婦說話時小了許多,幾個年長的婦人不住地拿眼覷著們。
“我說吧,你們想想,跟何家那個得好的,能是啥好貨?”
“倆聊啥呢?”
“倆人做派一樣一樣的!頭不好好梳,手腕子都在外面,生怕別人瞧不見。何家媳婦你們是知道的,行院人家出,骨子裏的勁兒!”
“還能聊什麽,傳授傳授怎麽靠那本事養活一大家子唄。誒,你們說,倆會不會換著郎玩呢?”
“還真保不齊哦!”
“這不該問我們呀,應當問問三娘!三娘,你哥剛才差點為柳娘子當街打你了,你曉得不曉得?”
曾三娘埋著頭洗裳,聞言作一停,擡頭瞪了一眼對岸正溫聲語說笑著的兩人。
剛提起的婦人見狀大笑起來,又道:“你回去問問你哥,柳娘子有沒有他夜裏別宿那了,去探探何家媳婦的時候?”
曾三娘把手頭的裳往水裏甩幾下滌幹淨,撈起來用力一擰,水花子噼啪噼啪四散開來,淋在了幾個婦人的頭上臉上。把裳往桶裏一扔,提起就走:“放幹淨點!我們曾家人可做不出那種不幹不淨的事兒!一個個的管好你們自家男人兒子,別什麽屎尿都湊上去咬一口,連帶著你們也髒得惡心人,臭死了。”
“嘿,說我們惡心?!”
“三娘,你別好賴不識!當心你哥染上髒病,沒得治哦!”
曾三娘心裏窩著一團火,腳下走得能生風。那老太婆又給他們丟人現眼了,大哥也是個糊塗東西,整天圍著那狐東西轉悠,也不嫌丟人!
走到水岸這頭,曾三娘停下腳步。柳箏還在與何家媳婦嘮著家常,似乎對旁人的編排一無所覺。
曾三娘一肚子火氣沒發,忽起了教訓教訓的念頭。打一來西街巷,前後幾條街的男人都跟沒了魂似的,就連先前常和說話的陳儒都一門心思只盯了。就有那麽好看嗎?
曾三娘了手裏的搗杵,心裏不服氣得很。恰這時一陣風過,了溪石板上青額前的幾綹碎發。
側過臉,擡起淋淋、白生生的手背額頭,剛爬出雲邊的太把細碎的都撒在了清澈的水面和帶笑的眼睛裏,映得白.白的臉上也波粼粼。曾三娘呼吸一滯,一瞬間腦子裏閃過淩雪開的白梅,閃過在層層疊疊的荷葉中盛開的菡萏,甚至閃過了上元節時看到的站在花燈船上游街的神仙娘娘。
柳箏把散發別到耳後,起擰裳,曾三娘的視線不自覺地下移,看到皓頸下半掩的鎖骨,纖的腰肢上健康飽滿的弧度,還有起的角下一雙不的纖白腳踝。曾三娘竟就這麽站了半天。
柳箏洗完服同何家媳婦道別,甩著手上的水往岸上走,走了沒兩步,擡頭看見正盯著自己瞧的曾三娘。柳箏立刻停步,抱歉道:“不好意思,方才沒瞧見你……”
曾三娘覺到不慎甩落到自己臉上的細小水珠才回過神來,惱之間狠瞪了一眼,抱著東西匆匆離開了。
柳箏對此習以為常,并不計較,回家先把服晾上。
王初翠已經睡醒起了,正一邊喝粥一邊拿豆皮卷炸油果吃。
“聽小虎說,屠戶家的那個老婆子今天來鬧事了?”
“沒鬧起來,曾安把拉扯走了。”
“哼,要不是我子病乏,鐵定一子把打出去!”
柳箏晾完裳開始洗碗筷,來回滌三遍,又倒開水燙了燙,不到三刻鐘就都洗好收拾齊整了。見王初翠吃完了早食,柳箏把煨在煤爐上的藥給端了來,一邊守著吃藥,一邊拿來賬本算盤記賬。
昨兒買了五石豆子回來,連帶請人搬運的錢一共花了四兩三錢銀子。今早上起得有些晚,又沒有姥姥幫忙,磨漿、濾漿效率很慢,只做出來一桶,賣出五十三碗,賬一百零六文。這六文錢留下來買水,一百文放進錢箱裏存著。家裏油鹽快吃完了,柴薪也不夠了,再支二十文出來零用吧。哦對,今早還花兩文錢買了花呢……算算總錢,共存有五百五十八兩七錢銀子了。
“姥姥,我們在院裏打個井吧,”柳箏指指通的院落,“就打在左手邊。”
“嗯,我早先就說過打一個的好,省得你繞路洗服,還得看人臉。這幾個閑得沒事兒幹的,盡編瞎話侮辱人……”
“管他們作什麽,不妨礙我們過自己的日子。”柳箏懶洋洋地靠在椅背上撥著算盤,“打個井好貴呢,沒二十兩恐怕下不來。”
“說是這麽說,可我們千裏迢迢過來,又不是為著這委屈的。你也別舍不得那幾個錢,說白了要想找到你舅舅,不靠這十幾二十兩的。”
柳箏當然明白這點,前些年在南直隸境托人找就已花了三五百兩銀子,卻只得出個人早被轉賣到京城來了的消息。京城這麽大,當年十二歲的孩子,今年算算該有二十四了,是否還在人世都是個問題,否則怎麽會不想著回家呢……
柳箏想到了自己來京城要找的另外一個人。若是他肯手指派人去找,恐怕一個日夜間把全城翻個遍都不問題。可并不願找他幫忙。心裏恨著他,雖然連他到底是個怎樣的人都不清楚。
今日聖上又沒能親臨奉天門門聽政,只傳了閣三位閣臣到皇極殿商議國事。宋硯出了午門,坐上轎子去了刑部。
刑部侍郎孟博瀚親自帶他見過各位吏,告訴他清吏司主要負責的事務,最後領他進了刑部監。
“這幾個是去年中秋前後從湖廣押運來的,犯的是匪盜罪,你應該有所聽聞。”孟博瀚指了指牢房三個渾污的囚犯,“審了大半年了,遲遲結不了案,大理寺那複審了兩回,都打了回來。上一任的兩位主事便因此被革了職。形,卷宗上都寫得清楚明白,我就不多說了。這案子再審不出來,就得會同三法司共審了。”
宋硯接過司獄司遞來的卷宗,大致掃了一遍。
孟博瀚意味不明地看著他,笑道:“先前我便聽聞,定國侯家的世子是個小神仙般的人,能文能武,難得的是有一顆慈悲心,打人不願見,翻書不願見污穢事。今日到這般地方,不會覺得委屈嗎?”
空氣中彌漫著酸腐刺鼻的氣息,有老鼠爬上囚犯的脖子啃咬他們的下和兩耳,有惡蟲鑽進他們長年累月不見愈合的傷口裏産下一串一串的白蟲卵,嘔吐和排洩混在一起,蠅蚊嗡嗡。青袍年立在一線天之下,眉目坦然,與這裏的一切都顯得格格不。
宋硯收起卷宗,掃向那目不屑的三人,平淡道:“平冤理事,是下職責所在,孟侍郎玩笑了。”
孟博瀚盯了他兩息,又看了看那三個渾上下不剩一塊好的囚犯。不是說,他見腌臜之便會犯惡心,聞見腥味就會眼前發昏嗎?
“哈哈哈,世子年輕有為,辦事負責,真乃我刑部之幸。”孟博瀚拍拍他的肩膀,提醒道,“不過,實在難忍之時,也不必強撐。在一個不適合自己的位置上,努力只會更加束縛自己的手腳。”
宋硯沉默以對。
宋硯命人把那三人都提到了刑房,孟博瀚在司獄司搬來的椅子上坐下,看他能怎麽審。
這案子是荊州府枝江縣的縣令越級狀告直接押進京來的,聲稱湖廣有幾個府州縣的員和山匪勾結,他在當地已收集到許多證據,然而按兩院的大小吏位素餐,推諉扯皮,告上去無人理,他實在沒了法子,這才攜全家老小將狀紙投進了通政司。就這樣這狀紙都差點遞不上來,若非章閣老攔下了首輔劉炳留中不發的奏章,這事本不得天眼。
可憐那枝江縣的縣令,勉強躲過當地員的圍追堵截,到京時已經奄奄一息,還要為越訴挨五十杖的笞刑。刑未完,便在午門前一命嗚呼了,家人不知所蹤,所謂證據更是無從取得。聖上大怒,下令徹查,可這唯一的線索就剩此刻刑部大牢裏關押著的三個囚犯了。
這三個匪徒也是,進來快有一年了,什麽火鞭鐵錘的刑都過,愣是沒吐出他們匪寨究竟跟什麽人什麽有來往,偶爾報出幾個地名人名,也是真假參半,令人無從下手。
傳言,無良郡主雲凈初,才疏學淺,品性不佳,唯一拿的出手的,就是一副禍國殃民之貌。傳言,紈絝侯爺白慕喻,軍中鬧事,無視軍規,在軍中磨鍊數載,還是一個小小的百人團將軍。後來,聖上亂點鴛鴦譜,將兩人硬生生湊到了一塊。百姓們無不拍手稱快,一個是貌美嘴巴毒,一個是黃暴性子野,這兩人湊一塊,那叫為民除害。*未及笄前,雲凈初對以後的想法很簡單。找個好拿捏的夫君,若是感情好,那就好好過日子,若是感情不好,便學自家娘親,找滿院的貌美面首,日日享樂。後來,計劃趕不上變化,不知道她那皇帝舅舅抽什麼瘋,不僅沒給她找個忠厚老實好拿捏的夫君,反而找了個比她還野的!嘿,雲凈初笑了。沒事,無良郡主配紈絝侯爺,這不是好事麼?她倒要看看,到底誰比誰野!*軍營初見,他站在她面前。「本將軍的地盤,不要沒用的人!」雲凈初笑的巧笑嫣然,「哦,那要是士兵比將軍有用,將軍能下臺麼?」後來,士兵們個個叛變。「將軍,新來的美人有點狠!」「將軍,跟咱們演練的飛鷹團遞來軍帖,問咱們下次演練,能不能不帶上那禍害?」「將軍,那禍害惹不得啊,大將軍發話了,再這麼折騰,就要咱們一起滾出軍營啊!」後來,婚約曝光,士兵們滿意了,個個諂媚恭敬。「原來是將軍夫人,甚好甚好,煞神配禍害,天作之合。」*【一對一雙潔,架空文,一切只為看的痛快,勿考究。】另推薦二輕無良系列完結文:《無良公主要出嫁》
一朝重生,醒來在策王府的臥榻上,蘇綰寧沒有逃,而是把一個婆子送上了策王的床。京城嘩然:原來策王還有這種愛好。嫡親的妹妹三番兩次害她,裝小白花,誰又不會?既然你想入恒王府,姐姐幫你一把,不過,走侍妾專用的小門吧。這一世,綰寧冷眼看著那些傷害過她的人蹦跶,打臉絕不過夜,反擊絕不手軟。但是,老跟著一個又直又奶的逸王殿下是怎麼回事。動不動就撒嬌,這誰受得了。“綰綰,我不管,你親我了,要負責。”
衛蓁嬌媚動人,出身名門,是長安城一朵不可攀折的嬌花。 婚事在即,她即將嫁與年輕的太子。太子溫文爾雅,風度翩翩。 無人不道這是一樁好親事。 衛蓁卻做了一個的夢—— 原來自己不過是一個話本中的人物,太子另有所愛,娶她別有所求,她的存在只是那二人愛戀的阻攔。 最後太子登基,迎娶白月光入宮,衛蓁則成了冷宮廢后,早早香消玉殞。 話本到這裏結束,可夢裏一切都在延續。 不久王朝更迭,一位少年將軍起兵謀逆,攻入皇城,冒天下之大不韙。 他入宮的第一件事,便是去殺了皇帝,娶了衛蓁的牌位。 從夢裏醒來後,衛蓁出屋,望着自家後院那位時常來找阿弟一同練武的俊美少年,微微出神。 ** 祁宴出生高貴,意氣風發,鮮衣怒馬,是全長安城最耀眼的存在。 若無意外,他會如他的父輩祖輩一樣,一生戎馬沙場,保家衛國。 直到那一日,他如往常來友人家做客。 春日的微風盪漾,竹簾搖晃,玉佩碰撞聲響起。 少年轉首,看到簾下一道亭亭玉立的倩影走出。 春光明滅,女郎冷清美豔,一慣是不喜言笑。 卻在看到他後,脣角露出了一絲甜潤的笑意,極致的明媚。 十七歲肆意張揚的少年將軍,輕輕愣住,平靜回以一笑,耳後卻涌起一層淡淡的薄紅。 他心中有一場春風化成的疾風驟雨,爲她搖晃。 此後無論春日秋時,都將逆流而上追逐她。 那一日,他動了春心。 ** 祁宴向來做事光明磊落,直到那日,決心謀劃得到那個有未婚夫的冷情女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