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星雲小說 軍事歷史 三十六計 第二章

《三十六計》第二章

例3,在鐵盧戰役中,拿破崙沒有理好“圍點”和“打援”的關係,因而遭致失敗。

對於拿破崙在鐵盧戰役中失敗的原因,有著各種各樣的解釋。我們據“圍點打援”的髓可以給出另外一種解釋。

拿破崙的主要對手是威靈頓率領的英軍和布呂歇耳率領的普魯士軍。雖然在法軍眼中,威靈頓部隊和布呂歇耳部隊可以互爲“點”和“援”,但是絕對不能混淆不清。而法軍恰恰沒有分清誰是“點”誰是“援”。如果認爲威靈頓率領的英軍所固守的陣地爲“點”,那麼法軍的重點就應該放在“打援”,亦即打擊布呂歇耳率領的普魯士軍。在這方面,拿破崙在開始時是正確的,法軍於6月16日(鐵盧決戰前兩天),在里尼擊潰布呂歇爾的普軍。接下來本應乘勝追擊,一舉殲滅普魯士軍。然而拿破崙並沒有在16日黃昏組織追擊普軍,在第二天也沒有親自追擊,而是莫名其妙地僅僅分出三分之一的兵力派格魯西元帥率領這量部隊追擊,而自己卻放棄“打援”,掉過頭來進攻威靈頓固守的陣地。顯然,在這裡拿破崙兩次失去了“打援”功的良機。反過來說,如果認爲布呂歇耳率領的普魯士軍爲“點”,威靈頓率領的英軍爲“援”,那末,拿破崙一開始就應該於6月16日率主力打擊威靈頓部。這樣威靈頓部就了大量的時間修築工事和心備戰,另外惡劣的天氣也是法軍失利的重要原因,而在6月16日打擊威靈頓部,也就避開了惡劣的天氣,因而法軍獲勝的機會必然大大增加。

第二部分 反比較圍魏救趙

我們在此只討論兩種方式的“反比較圍魏救趙”(“反圍魏救趙”):第一種方式是從涵義或形式上與“正圍魏救趙”完全相反或明顯不同,此計可以稱爲“圍魏棄趙”,“保魏救趙”,“換魏救趙”,“單純棄趙”等;第二種方式則考慮如何破解“正圍魏救趙”,此計可稱爲“棄魏攻趙”,“救魏打趙”,“護魏打趙”等。

Advertisement

軍事領域的“反圍魏救趙”

**和中共中央主放棄延安是“圍魏棄趙”的輝範例。

1947年3月,蔣介石糾集了23萬人馬進攻邊區,目標直指延安。按照一般人的思路,此時應該採取“圍魏救趙”的方式解救延安之危。然而這一招是絕對行不通的。首先,各野戰部隊分散於全國各解放區,雖然可以找到各自的圍殲對象,然而這些圍殲行對於解救延安之危是鞭長未及。其次,駐守延安的部隊僅有2.5萬人,且裝備極差,彈藥奇缺。不要說在延安附近找不到敵人必救的圍擊目標,就算能夠找到,恐怕也來不及,因爲進攻延安的敵人有飛機、坦克等先進裝備。在這種況下,放棄延安是最高明的妙招。因爲這有利於以後尋找戰機,大量圍殲國民黨軍有生力量。果然,**和中共中央於1947年3月18日主放棄延安之後,西北野戰軍於3月25日、4月14日及4月底5月初,連續進行了青化砭、羊馬河、蟠龍三次殲滅戰,共圍殲胡宗南部1.4萬餘人,有效地策應了其他戰場的人民解放軍,奠定了碎國民黨軍對陝北重點進攻的基礎。與此同時,遵照黨中央的部署,5月中旬,華東野戰軍在山東戰場的孟良崮圍殲國民黨軍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編74師3萬餘人。5月下旬至6月中旬,西北野戰兵團由安塞地區揮師西進,發起隴東戰役,痛擊二馬的生力軍。6月30日夜,劉鄧大軍12萬餘人,突破黃河天險,發起魯西南戰役,揭開了人民解放軍戰略進攻的序幕。這些勝利,有力地推了各解放區由戰略防戰略進攻,爲全國提前解放奠定了基礎。

Advertisement

政治領域的“反圍魏救趙”

聯合國及多國部隊“救魏打趙”,薩達姆夢難圓。

爲了解決由於長達8年的兩伊戰爭給伊拉克國民經濟帶來的嚴重危機,以及勾銷伊拉克所欠科威特的鉅額債務並佔有科威特富的石油資源,伊拉克總統薩達姆試圖“圍魏救趙”,於1990年8月2日凌晨下令侵科威特,至8月3日中午,伊軍佔領了科威特全境。不過好景不長,伊拉克此舉遭到國際社會的普遍譴責。聯合國及多國部隊採取了“救魏打趙”的措施予以反擊。從8月2日至11月29日,聯合國安理會先後通過了12個譴責和制裁伊拉克的決議。這些決議,使伊拉克在政治、經濟、軍事和外等方面於極端孤立的地位。其中的第678號決議,規定了伊拉克必須撤軍的最後期限爲1991年1月15日,在最後期限到來之前伊拉克如不撤軍,決議授權聯合國會員國可以使用“一切必要手段”來執行聯合國通過的各項決議,這就爲以國爲首的38國組聯軍出兵海灣,用武力解決這場危機提供了法律依據。在其後的第二次海灣戰爭中,以國爲首的聯軍獲得了決定勝利,以相當小的損失將伊拉克軍隊逐出科威特。此外,聯合國安理會還宣佈對伊拉克實行強制經濟制裁和武運等措施。而且這一經濟制裁長達14年,使伊拉克人民飽其苦。

經濟領域的“反圍魏救趙”

圍魏救趙拯救牛、大棒掄向亞洲蝦,亞洲各國“護魏打趙”分而治之。

2003年末,國突然宣佈對亞洲多國的蝦產品提起反傾銷訴訟。此次國明目張膽、突如其來地揮舞貿易大棒,實際醉翁之意不在蝦,而在牛地說,國想用“圍魏救趙”的招數,以威脅反傾銷蝦產品來製造貿易談判力,破除亞洲衆多國家以瘋牛病爲由對國牛實施的進口令。然而亞洲各國一方面不將牛與蝦聯繫起來,除韓國有條件地放鬆對國牛實施進口令,其餘各國均繼續執行對國牛的進口令。另一方面,亞洲各國除了積極申訴外,一些亞洲公司通過轉向生產不限制的麪包蝦(裹上的蝦),規避關稅。事實證明,政策干預已鬥不過反應靈敏的全球市場。其結果是,國蝦進口量仍然保持上升,並且在國消耗的蝦的總量中佔90%以上的份額。

Advertisement

領域的“反圍魏救趙”

在棋類比賽中,圍魏救趙的招數經常出現。而破解這一招數,在象棋中往往採用以攻對攻的方式;在圍棋中往往採用就地做活的方式。

在2008年全國象棋超霸賽上,可能是由於一個月前剛剛戰勝特級大師陶漢明,羊城帥呂欽送出一記隨手,令陶漢明掌控主。呂欽一邊嘆氣,一邊全力支撐。黑馬竟然冷不丁發反擊,兵臨城下。陶漢明早已算好這只是呂欽的圍魏救趙之計。於是雙方進行了近搏,勝負繫於一線之間,但紅方握有先手機會,一連串暴風雨般的攻勢下,車馬炮已絕殺之勢。眼見局勢難以挽回,縱是呂欽懷曠世神功,也只得簽訂城下之盟。

在2008年“金立手機杯”圍甲聯賽中,周鶴洋遭遇張維。棋局開始不久,張維便出現誤算,大塊白棋難以活。張維經過長考,只好努力攻擊黑棋左邊六子,意圖圍魏救趙。此時張維已經進讀秒,而周鶴洋尚餘一個多小時的時間。於是周鶴洋得以從容不迫地功做活左邊黑棋。張維雖然努力經營右下白棋的“據地”,然而在時間迫的形勢下,全盤已經無,只能接失敗的結果。

科技領域的“反圍魏救趙”

據2009年1月24日天津今晚報的報道,爲三位病人實施換肝救人(換魏救趙),世界首例肝移植手鏈在津完。記者劉濱從第一中心醫院獲悉,日前該院東方移植中心功利用部分活供肝及一肝,同時挽救三位患者,親屬活、多米諾、雙供肝及劈裂式等多種先進肝移植技功組鏈,尚屬世界首例。不久前該院收治一對親屬活肝移植供者,但經前評估發現,若採用供者右半肝捐肝,則供者剩餘肝積過小,爲保證供者安全,只能採用左半肝移植,但又因供肝積過小,不能滿足患者生理需要。就在準備放棄活肝移植手時,該院收治一名患腎結石、腎衰的8歲,被確診患先天代謝疾病,即高草酸鹽尿癥病肝。可行“多米諾”肝移植,僅需本標準肝重量20%的正常肝組織即能滿足生理需要。全國著名肝移植專家、第一中心醫院院長沈中教授分析,由於活肝移植者病危重,如果不立即進行肝移植手將有生命危險,而活供肝相對偏小,於是可將高草酸鹽尿癥患兒右半肝及親屬活供者左半肝同時捐給活者。這樣罕見的雙供肝移植,既保證活供者安全,又保證者供肝能滿足生理需要。同時高草酸鹽尿癥患兒僅需要供肝的左外葉,供肝右半肝能滿足另一人患者需要,這樣可同時挽救三位患者。最終,在沈中教授帶領下,該院專家組連續施行5臺高難度肝移植手,劈裂3肝臟,且確保中間任何環節沒有差錯,手歷時18小時功完

Advertisement

第三部分 其它比較圍魏救趙

我們在此只討論三種方式的“其它比較圍魏救趙”(“其它圍魏救趙”):第一種方式是非“正圍魏救趙”非“反圍魏救趙”的另外一條計謀,此計可稱爲“側圍魏救趙”“偏圍魏救趙”等;第二種方式是有“正圍魏救趙”有“反圍魏救趙”的另外一條計謀,此計可稱爲“有正有反圍魏救趙”等;第三種方式是前兩種方式的組合,即非正非反“圍魏救趙”和有正有反“圍魏救趙”的組合,此計可稱爲“組合圍魏救趙”等。

軍事領域的“其它圍魏救趙”

渡之戰中,曹組合各種圍魏救趙之計,最後以弱勝強。

在敵強我弱的況下,採用傳統的圍魏救趙方法就難以奏效。於是在戰之初曹採用“圍多救趙”的方法。首先,曹率軍進據黃河北岸重鎮黎,派臧霸率青州一帶,鞏固右翼,防止袁軍從東面襲擊許昌。其次,派出兩支偏師“側圍魏救趙”,留于率步騎兩千屯守黃河南岸的重要渡口延津,令東郡太守劉延守白馬,以防止袁軍渡河南下。後來,曹還許昌,派主力固守袁紹進攻許昌的必經之地渡。正當曹全力佈置對袁作戰時,劉備起兵反曹,並與袁紹結盟,意圖合力夾擊曹。曹急忙率兵東征,劉備全軍潰敗,僅帶數人馬投奔袁紹。此戰曹一舉兩得:“圍殲劉備破袁劉同盟”,“圍殲劉備迫降關羽”。後來關羽多次斬袁紹大將於馬下。曹獲勝後,還軍渡,以迎戰袁紹。建安五年(200年)二月,袁紹親率大軍進軍黎,派郭圖等進攻白馬,劉延兵勢微弱,急。曹採納謀士荀攸的建議,率兵救劉延。他先自引兵到延津,佯裝渡河襲擊袁紹的後方,袁紹當即分兵西應。曹卻乘機率一支兵向東奔襲白馬,良被關羽斬殺,白馬之圍得以解除。袁紹又派大將文丑率兵渡河追擊曹軍。曹軍當時只有騎兵五百餘騎,危急之中,曹令衆騎兵將輜重丟棄在袁軍必經的路上。不久,文丑兵見到曹軍丟棄的輜重後,你爭我搶,作一團。曹乘機命500多騎兵向袁軍衝殺,大將文丑被斬。至此曹軍連失良、文丑兩員河北名將。袁紹不得不下令退軍武。曹也回師渡堅守。八月,袁紹兵臨渡,曹也分兵與之對壘。激戰一段時間之後,曹兩次“圍擊糧草以撼袁軍”。第一次是得知袁紹的幾千車軍糧將運往渡,於是立刻派大將徐晃等前往圍殲,在途中將袁軍糧草全部燒燬。曹儘管在白馬、延津等取得局部勝利,但敵強我弱的態勢仍未本改變,於是決定敵深,主撤退到渡,深高壘,固守陣地,以等待有利時機。雙方在渡相持數月後,曹故技重施,出奇兵圍擊烏巢,燒了袁軍糧草輜重。隨後向袁軍全力進攻,一舉消滅袁軍七萬餘,袁紹和兒子僅率八百餘騎逃過黃河。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