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子屯和蒼的聲不重要。
重要的是那水車已在水流的衝擊下開始轉了。
水車開始轉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轉時還帶著一筒筒水上來。
接著一筒筒水倒進沿至它旁邊木製渠……那水流便「嘩嘩」的被引到渠裡。
原本乾涸開裂的渠貪婪的吸著河水,不一會兒就像活過來似的漸漸恢復了生機。
眾人全都愣住了,個個都盯著那水車看,便連許應也不例外。
過了好一會兒,許應才緩過氣來,他像是驚嚇似的瞪眼向沈兵,問:
「工師,那……那是何?」
「那可是你製作的?」
沈兵拱手回答:
「史,此名曰水車。正是屬下製作。」
許應又問:
「它當真可將水自行舀至高?」
這話剛問出口許應馬上就知道問錯了。
那不明擺著已經做到了嗎?
於是許應馬上改了個問題:
「你是如何做到的?它為何能如此……」
沈兵回答:
「其實也簡單。」
「無非便是利用水流衝擊之力使水車轉。」
「水車轉便可帶起竹筒。」
「然後……」
沈兵朝水車攤了攤手,意思是就這樣子了。
原理其實很簡單,關鍵在於想不想得到。
沈兵說的輕鬆,卻是把許應震驚得無以復加。
他看看沈兵,再看看那水車。
下一秒就不顧弟子們阻止鞋下河近距離觀察水車。
王翦趕忙招呼兵士下河去護著,同時瞪了沈兵一眼:
「有這等事為何不早說?」
「憑空讓我等為旱心。」
王翦沒說出口的是:
你這傢夥還讓許應栽了個大跟頭,看把大家都尷尬什麼樣了?
沈兵一臉委屈:
「大將軍,屬下不知這水車如此重要!」
「是以……」
這話差點就把王翦給氣哭了。
這傢夥可以啊。
不知水車重要?
這玩意可是能把水弄到高,而且還不需人力。
三郡旱就靠它了,三郡百姓的死活就靠它了,明年的征戰就靠它了!
居然還不知水車重要?
這不是心寒磣人嗎?
楊端和忍著笑,附耳上來小聲教著沈兵:
「稍後言辭上謙卑些,免得史丟了麵。」
沈兵趕忙回答:
「屬下明白。」
在河裡的許應看著那水車「嘩嘩」的走,心久久無法平靜。
好東西啊,好東西!
竟可以利用水流衝力旋轉帶起竹筒。
看那遍佈周圍的許多竹筒,全都呈一反斜角度。
這使它們下行時開口朝下水,再上行朝上出水時便盛滿一筒筒河水。
接著逐漸升高又因傾角朝外倒水。
那河水便自行倒下方的木製渠。
如此周而復始,迴圈不止,河水便源源不斷進渠。
許應都些看愣了。
這水車既可引水又有趣好玩,再看看自己所做的桔槔……跟這水車相去又何止十萬八千裡。
在一旁侍候著的張格則整張臉都黑了。
他直到這時才明白適才教沈兵桔槔時他的表及眼神是什麼意思……
那可不是無知,而是對無知的無奈。
而那個無知的人恰恰是他張格。
過了好一會兒,許應纔在弟子的勸說下上了岸。
那時許應上的褐也被浸到滴著水,但許應卻十分高興。
他一上岸就樂嗬嗬的抓住沈兵的手,上下打量沈兵一番,道:
「工師大材啊,竟能製出如此妙絕倫的水車。」
「有此水車,何愁旱不治?何愁無法屯田?何愁來年收?」
「工師請老朽一拜……」
說著就真要下拜行禮,沈兵趕忙上前將許應扶起:
「史這是折煞沈兵了,沈兵怎擔得起如此大禮?」
許應堅定的舉手回道:
「擔得,擔得!」
「有此水車,何止是三郡災民,天下蒼生都將因此益。」
「許應替百姓謝過工師……」
說著又要下拜,自然又被沈兵、王翦一行攔住。
此時那幾個主薄卻依舊跟在許應旁不斷記著他的話,楊端和一陣氣苦揮手讓他們下去。
接著許應話鋒一轉,就笑瞇瞇的看著沈兵:
「不知工師師承何,家住何方哪?」
沈兵回答:
「屬下漢中南鄭人,師父循是上任工師。」
許應「哦」了一聲:
「難怪工師木藝如此了得。」
「不知工師可有意投農家門下?」
沈兵不由「啊」了一聲頗意外。
還有這樣拉人的?
沈兵在現代時對這農家就略有瞭解。
知道這農家是個良心學派。
其員雖然大多是知識份子,也就是「仕」這階層,卻主農。
因為他們覺得如果自己都不會種田不瞭解農業又談何發展農業?
甚至生活作風都以農民為標準:
打草鞋,編席子,住土房。
不求高厚祿,隻求一宅一地從事耕種造福百姓,頗有超凡俗之風。
就像眼前這許應,他雖被任命為治粟史卻依舊著褐腳穿草鞋。
要知道這治粟史階可不小,秩兩千石與郡守、郡尉平級,這穿著就與份不相符了。
沈兵敬重農家,但真要加農家去種田……
還是算了吧!
沈兵的目標是星辰大海,種田雖然與世無爭,但在這世那是連自己小命都無法掌握啊。
見沈兵猶豫,許應又忙不迭的勸說道:
「工師,你這一本領若是投農家。必能大放異彩造福萬民啊!」
「軍隊乃殺戮之地,我等何苦以技藝造業?」
「何去何從請工師務必三思……」
王翦看這畫風不對,這許應要是真把沈兵給忽悠去投了農家,那對秦軍豈不是一大損失?
當下便以擔心許應著涼為由讓兵士及弟子扶許應下去換服。
那許應卻還不甘心,隔遠了還在朝沈兵:
「工師,我等稍後再詳談。」
「不若老朽備下薄酒,請工師到舍下一敘?」
……
聲音漸行漸遠,最後終於沒了影。
照想王翦也會找藉口拖住許應輕易不會讓他再給沈兵洗腦了。
楊端和著許應離開的方向,搖頭笑道:
「這農家自創立以來便是奉行『來去自如』的原則。」
「如今卻因你破例了,而且還是許應……」
不過楊端和最後還小聲加了句:
「別聽他胡言語,哪有什麼『以技藝造業』之說。」
沈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