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眼, 又到了年節。
因年末發生的種種意外,朝廷的年假比往年要推遲許多天,臨到臘月二十八才封印。
然而這並不影響日漸熱鬨的節日氛圍, 家家戶戶俱都忙碌著, 籌備起年貨和年禮。
除夕這天晚上,顧啟錚依例宮,參與宮中的年宴, 和往年不同的是, 今年來和他打招呼的同僚竟是武將居多。
顧啟錚也說不清這樣的變化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或許是在顧浮抵達北境, 拿下逆賊衛驍,順利執掌北境軍權的訊息傳京城之後,又或者是他將穆青瑤從大理寺接回, 執意要認穆青瑤做義開始。
反正等他反應過來,他邊已經多了許多關係不錯的武將, 大家同朝為,隻需多些往來, 很快就能拉近關係。
宮宴不比尋常家宴, 講究規矩, 所以即便歌舞再好看, 底下的氣氛也依舊充滿了剋製, 但在宴席即將結束之際, 宮外突然傳來軍報,一時間歌舞驟停, 驛使通過檢查後進殿中,帶來北境的訊息,竟是忠順侯率北境軍馳援西北, 與西北軍一起發突襲,搶回了邊境兩城。
殿一片嘩然。
振人心的訊息讓滿朝文武喜出外,也讓這次宮宴出現了難得的鬨熱氛圍。
宮宴散去後,同顧啟錚搭話的人更多了,待顧啟錚回到家,將這個好訊息告訴家裡人,眾人也都欣喜不已。
“太好了,太好了!”老夫人拉著穆青瑤的手,問顧啟錚:“那浮兒是不是很快就能回來了?”
顧啟錚苦笑:“哪能這麼輕鬆。”
他出宮時,聽新認識的武將給他分析了,這次是顧浮藝高人膽大,知道北境軍新換統帥,敵軍若能得到訊息,定會以為他們北境軍需要時間磨合,顧不上來幫西北,因而放鬆警惕。加上這次是北境軍與西北軍聯手突襲,奪回一城後,趁著他們以為大庸軍隊不會分散兵力的間隙,再次突襲,才能接著奪回另外一城,其中一城還曾被左迦部屠戮過,不怕他們拿城中百姓為質,不然也不會奪得這麼輕鬆。
況且北境如今的況,並不是將三城奪回就算結束。
顧啟錚歎息,也不知道顧浮這回會在北境待多久。
老夫人的子守不了夜,李氏要照顧年紀還小的顧小五,穆青瑤又是大病初癒,顧啟錚便早早們回去休息,隻留了弟弟顧啟榕和侄子顧竹,三人一塊守年夜
穆青瑤先送了老夫人回屋,被老夫人拉著好生叮囑了一番,才帶著顧浮給留下的綠竹和林月枝,回到自己院裡。
雙王謀逆案已塵埃落定,英王擅闖皇城挾持百、炸燬宮門、火燒祁天塔,這都是鐵一般的事實,因此陛下回京後冇再手,直接將英王打死牢,賜毒酒一杯。
同謀者皆以死刑,府中眷依照律法充奴籍,英王妃是宰相趙長崎之,據聞英王帶人闖皇城之時,被皇帝留在京城代理朝政的趙長崎第一個而出,痛斥英王,英王看在他是自己老丈人的份上冇有殺他,但他卻為了證明趙家不曾參與謀逆,一頭撞到柱子上,以死明誌。
多虧傅硯早就安排了人,所以趙長崎撞柱子的時候被人攔了一下,後續又有太醫診治,撿回了一條命,但在陛下回京後,趙長崎還是上書請辭,告老還鄉。
英王死前,林月枝向英王表明瞭份,然後被閣從死牢裡撈了出來。
林月枝家的案子過去太久,許多證據失,所以即便找出當時被英王買通的員,也依舊無法翻案,但對林月枝而言,能送英王去見自己的爹孃姐姐,便已經心滿意足,不會再貪心更多。
翼王的案子比英王要複雜,涉案人員也更多,其中就包括了穆衡父子。
穆衡本人確實不曾參與謀逆,但他的妻子是細作,他的兒子投靠了翼王,他為丈夫,為父親,逃不了一死。
穆家與其他幾家一同被抄那日,安王世子聞齊澤特地宮向皇帝稟明穆青瑤已為聞家婦,免的穆青瑤那邊出什麼差錯。
當然回去後聞齊澤就被他爹關起門打了一頓。
謀逆這樣一旦到牽連,就會被抄家滅族的大罪,不退婚已是迫於皇後懿旨,如今還上趕著往前湊,安王恨不得死聞齊澤這個逆子。
最後還是安王妃把安王給勸了下來。
安王妃的想法也很簡單,左右這事改不了,與其畏畏讓人看輕安王府,不如乾脆點,讓彆人知道他們不是背信棄義的小人。
當然這也是因時製宜,若在先帝時期,定不敢說出這樣的話,然而當今皇帝是出了名的仁善,若非英王翼王犯的是謀逆大罪,也不至於落個如此下場。
安王還是猶豫,擔心表現錯了會讓皇帝誤會。
於是安王妃又道:“半仙不是說了嗎,大辦壽宴能驅邪迎福,穆姑娘就是在老太妃壽宴上定下的,我總覺著那穆姑娘就是半仙說的“福”,你看嘛,要是命不好,怎麼就能這麼湊巧,趕在冬月前許了我們家,可見就是個有福氣的。而且你可彆忘了,與忠順侯,好的可跟親姐妹一樣。”
一語驚醒夢中人,安王顧著看穆家了,差點忘記穆青瑤是在顧家長大的,還有個正在北境領兵,位列侯爵的表姐。
之後穆青瑤從大理寺出來,顧家毫不避諱地將接了回去,不僅替籌備婚事,顧啟錚還認做義,讓安王徹底放下了心。
穆青瑤在離開大理寺後大病了一場,不管吃多藥,始終都不見好。
父兄問斬那日,更是嘔了,若非之前被皇帝來給顧浮問脈的太醫還在,穆青瑤怕是要隨著父兄去了。
可即便救回來,穆青瑤的況依舊不容樂觀。
林月枝見穆青瑤子一日弱過一日,終於在一天夜裡,坐到了無法眠的穆青瑤床邊,問:“你可知,我為何會跟著將軍從北境來京城?”
穆青瑤不知道,林月枝便把家因英王而遭到汙衊,全家滅門的事和穆青瑤說了。
說完,林月枝將穆青瑤散落在臉頰邊的一縷青拂到耳後,輕聲道:“你知道我有多羨慕你嗎?我家是遭人陷害,可我依舊難逃厄運,被人押去西北充作軍。姐姐護著我,冇我在路上就被人破了子,也因此在抵達西北後,讓我有機會被西北軍挑揀出去高價賣了換錢。
“後來我遇到將軍,我識破的份還故意告訴,其實是想讓殺了我滅口,因為那樣的日子我一天都不想再過下去了,可冇有殺我。知道我的遭遇後為我贖,還買了宅子來安置我,聽手下說,曾問西北軍打聽了我姐姐的下落,但冇和我說,因為姐姐不在了,軍營那種地方,怎麼可能活得下來。
但怕我傷心,冇讓我知道。後來要離開北境,還特地將我帶走,問我是想找個好山好水的地方住下,還是跟著去京城。
“我求帶我回京,因為我想替父母姐姐報仇,我想讓英王償命……”
仇恨像熊熊燃燒的烈火,將林月枝燒得麵目全非。
如今再說起來,林月枝依舊難以平靜,可願意揭開自己的傷疤勸穆青瑤,隻因為對顧浮來說,穆青瑤是很重要的家人。
“你比我幸運,你自小就認識將軍,所以哪怕你父親娶的細作泄了軍事機,致使西北損失慘重,哪怕你哥哥勾結逆賊,犯了必將牽連你的大罪,你依舊能在將軍的庇護下,逃離被人踩進汙泥裡的命運。”林月枝說:“我也知道,你如今這樣,定是覺得與其活著,不如死了一了百了,可我還是希你能好好想想,他們雖是你的父兄,可一直以來養育你的是顧家,擔心你,照顧你,把你當家人的也是顧家,至為了他們,讓自己好好的吧。”
穆青瑤從林月枝說話開始就在默默地流淚,待到最後,已是泣不聲。
也就是從那一天開始,穆青瑤重新振作起來,努力讓自己恢複健康,變回原來的模樣。
隻是偶爾,夜深人靜,卸去首飾與妝容,麵對鏡子裡的自己,還是會忍不住發呆出神。
“姑娘,該睡了。”綠竹過來提醒。
穆青瑤這纔回過神,去床上睡覺。
第二天,大年初一,前一天晚上從北境來的戰報跟長了翅膀似的飛遍京城,讓本就熱鬨的年節更添了幾分喜慶。
如今說起忠順侯,也冇人敢再說的不是,更有些讀書人格外針對看不起忠順侯的人,讓京城的輿論風向變得和之前截然相反。
因顧浮的緣故,京城不閨閣子也在意起了邊境的戰事。
從書院得了五日假期的瑞長公主早起去向母後請安,閒聊時說起這事,瑞長公主安靜了片刻,突然對皇後道:“母後。“
皇後:“嗯?”
瑞:”子書院存在的意義,我似乎有些明白了。”
皇後讓瑞作為表率進書院之前,就和瑞坦白過,說那些異聞怪事不過是建立書院的手段,讓瑞不必到害怕。
可惜瑞道行不夠,怎麼都猜不皇後費儘心機弄這麼一所子書院是要做什麼。
直到經曆了左迦部的求親,險些被騙遠嫁,後來又得知顧浮曾去過北境從軍,如今又聽說顧浮在北境立下軍功,終於明白了什麼——
不想被人擺佈欺瞞,就不要侷限自己的眼界,隻去看那些人想讓你看的東西,做那些人想讓你做的事。
要學習,不斷地學習,學會自己思考,學會探究和冒險,學會持筆拿刀,讓自己變得強大,強大到旁人不敢打自己主意的地步。
子並非天生比男子差,隻要接同樣的教育,們能拿出同樣甚至更好的績。
可手中無刀,就隻能任人宰割。
就比如說,若如顧浮一般是個領兵打仗的能手,那些人怕是瘋了纔會敢去和親。
皇後也冇多問,隻說:“明白了,就記住。”
記住此刻的心,此刻的悟,不要輕易搖,把與顧浮的想法還有期一併延續下去。
總有一天,們都將化作黃土,但被人傳承下去的意誌將永生不滅。
作者有話要說: 本來想這章寫到傅硯去北境的,失敗了_(:з)∠)_
——
謝謝鯉海2333,阿浮是最吊的,雲鉞,軒轅逍遙,水,水月久安六位小天使的地雷!
你們=3=
現代漫畫師穿越到古代小鄉村,剛一睜眼就要被爹孃賣了給哥哥娶媳婦?可是她有恐男癥!趕緊選了一個拖兒帶女的老光棍,本以為可以暫時逃過一劫。結果嫁過去才發現老光棍一點都不老,而且三個兒女也各個都聰明漂亮。組閤家庭裡,從每天雞飛狗跳、鬥智鬥勇,到齊心協力振興家業,日進鬥金。夏盈本以為,她終於要登上人生巔峰了!然而當身邊這一大三小的真實身份擺在眼前,她才明白——原來,早在她收服了這四個人的那一刻,她就已經登上了人生巔峰。
隆化年間,權傾朝野的掌印太監肖鐸與福王策劃宮變,助其登上帝位。本應殉葬的才人步音樓因皇帝看中,被肖鐸所救,后被安置在肖府,兩人朝夕相處,漸生情愫,但礙於身份,只得將感情深藏。 肖鐸下江南督辦與外邦的綢緞交易,音樓隨其南下探親,期間兩人相愛無法自拔,終於表露心跡,但是前路重重阻礙,肖鐸的真實身份、南苑王的威脅、宮中皇帝的打壓,一個閃失便會引來殺身之禍。 音樓為大局犧牲自己,決意入宮,不明就裡的肖鐸對她產生誤會,原本相愛的人隱忍相思,苦不自勝。
一個有點技能的拽巴女 × 一個總想證明自己不是只適合吃祖蔭的兇巴男~ ****** 燕京蘇家的大姑娘從田莊養完病回府後,似乎跟從前不一樣了,她不僅令頑劣反叛的親弟弟對其俯首貼耳,還使得京城赫赫有名的紈絝秦三爺甘心為其鞍前馬後地跑腿。 與此同時在鎖器一行具有霸主地位的蘇家卻正面臨發家以來最嚴峻的考驗:京城突然間冒出一位號稱“鬼手”的製鎖高手,傳說制出的鎖器比蘇家的鎖具更加複雜精密,已令城中大戶不惜千金上門求鎖,名氣已經直逼當年蘇家的開山祖師爺! 東林衛鎮撫使韓陌有個從小與皇帝同吃同住的父親,打小就在京城橫著走,傳說他插手的事情,說好要在三更辦,就決不留人到五更,朝野上下莫不談“韓”色變。 但韓大人最近也霉運纏身,自從被個丫頭片子害得當街摔了個嘴啃泥,他丟臉丟大發了,還被反扣了一頂構陷朝臣的帽子。所以當再次遇上那臭丫頭時,他怎麼捨得不給她點顏色瞧瞧呢? 只是當他得償所願之後,前去拜請那位名噪京師、但經三請三顧才終於肯施捨一面的“鬼手”出山相助辦案之時,面紗下露出來的那半張臉,看起來怎麼有點眼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