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裡德特點點頭,說:「正是。」
趙雲與張合默契地對視一眼,他們這才知道原來安息大軍不改變重甲傳統,是有其現實考慮。兩人都對之前的不屑,到後悔。
不過,趙雲與張合也知道,涼軍不僅有輕騎兵,還有更厲害的弓弩,不必像安息大軍一樣,被迫轉變為重騎兵。
單單是採用臂張方式的大黃弩,在沒經過將作監的改進前,程也遠到一裡(漢1裡等於415米);經過改進後,程達到了三百五十步(漢1步等於1.38米,漢1裡約等於300步)。臂張弩尚且如此,更別說是更為厲害的腰引弩和蹶張弩了。
張合說:「即使安息大軍不能仰仗騎本領打敗羅馬軍團,但也能依靠重騎兵猛烈的衝鋒,衝破步兵方陣纔是。」
提裡德特搖搖頭,說:「對於輔佐軍團中的輕裝步兵,破陣倒是有可能。但對於羅馬軍團,重騎兵的衝鋒他們本不懼。當然,他們也並非不懼,隻是不會被衝垮,不會逃跑。」
趙雲不敢相信,說:「有多人,能看著兩人高的騎兵,揮舞著手中的長矛,兇猛衝鋒而來的陣勢,而不至於崩潰?」
提裡德特說:「趙將軍有所不知,羅馬軍團軍紀嚴厲,其中最嚴厲的是十一殺律。也就是一支逃跑敗退的隊伍,若是被抓住問罪,就要出其中十分之一的人來斬殺。這樣,就迫使羅馬軍團的士兵不敢逃跑,隻能鼓起勇氣衝殺敵軍。」
趙雲與張合一聽,這個十一殺律還真是別出心裁。既能夠對士兵形巨大的威懾,又不至於導致太多的傷亡。而涼軍的軍紀裡,規定逃兵一律殺盡。這樣的軍紀嚴厲太甚,容易讓逃兵更為不顧一切。兩人都在想,等回涼國後,應該建議劉範實行這個十一殺律。
提裡德特又說:「而且羅馬士兵極為重視榮譽,逃跑、戰敗、損失執政、丟失鷹旗,在他們看來都是極為辱的事。極重的榮譽,是促使羅馬軍團臨陣不退、反而越戰越勇的主要原因。」
提裡德特滔滔不絕地解釋後,趙雲與張合也更為深地瞭解了羅馬軍團。提裡德特說完後,龐大的羅馬軍團也終於布好了陣。兩人仔細一看,原來羅馬軍團仍然布了保守穩重的經典陣型,即以羅馬軍團列長陣,作為中軍;以輔佐軍團分若乾個小方陣,拱衛羅馬軍團,作為左右兩翼。
趙雲與張合一看,便知道這羅馬軍團這陣看似尋常,但卻也是最為穩固,很難被攻破。兩人低聲談後,還是決定按照原定計劃來,先讓安息大軍先行進攻羅馬軍團,然後再伺機而。
趙雲正想讓提裡德特回去問問沃吉斯五世幾時發起進攻時,卻見安息大軍那邊跑來幾騎,對提裡德特嘰哩哇啦說了一通,提裡德特對二人說:「二位將軍,我家陛下說,羅馬近衛軍長克裡安德派來使節,想要約見我家陛下還有二位。」
趙雲與張合對視一眼,心裡有些竊喜,他們迫不及待想要接近羅馬人,以求更深地瞭解羅馬帝國。而且劉範代下的另一個任務,就是在戰後與羅馬帝國商定商稅、關稅和錢幣兌換原則。既然羅馬人主找上門來,他們當然沒有理由拒絕。
趙雲道:「好,我二人當與安息皇帝一道,前去會一會這位長。」
提裡德特便帶趙雲與張合奔到安息大軍陣前,會同早已準備好的沃吉斯五世,一同率領一些親兵,向著對麵的羅馬軍團行去。而對麵的羅馬人,早以有一支隊伍躍出陣外,在戰場中央停下。
趙雲與張合慢慢騎著馬靠近,看見那一群羅馬人均披紅袍,頭戴金頭盔,盔頂是一排直立的紅纓;其上的鎧甲是一整塊鐵片製人的腹的形狀,顯得孔武有力;上的甲隻延到大中部,雙並無子,隻是在小捆著護脛。
其中有一人,頭上戴著的是一個張開盆大口的獅頭,上披著黃灰獅皮,手中握著一桿類似權杖的東西,比人稍矮一些,頂上是一隻金的展翅飛的鷹,是其鷹旗手。為首的一人騎著大馬,其餘的羅馬士兵均是步兵。
慢慢靠近時,趙雲與張合的眼神一直沒離開那些羅馬士兵的鎧甲,令他們眼神遊走的還有每個羅馬士兵所佩帶的短劍。那些短劍的劍柄較長,可以雙手持握,看來是既可以用來刺擊,也能夠用以劈砍。而令趙雲與張合興趣的,還有羅馬士兵所用的標槍和長矛。標槍和長矛都不如一人高,趙雲與張合都不深疑,因為這在東方是難以想象的。
在東方的漢地,長兵不僅是步兵方陣的必備利,也是騎兵衝鋒時的不二之選。一個步兵方陣,要與同為步兵方陣的敵軍廝殺時,陣前的士兵均使用長矛大戟,先行刺擊敵軍;步兵方陣要應對為騎兵的敵軍的衝鋒時,也必須用麻麻的長槍攢刺,纔有可能保持方陣不被騎兵給破開。而騎兵衝鋒騎兵時,先以騎開路,後以長矛馬槊衝殺,容易在一開始就製住敵軍。
一般而言,騎兵用的馬槊長達丈八;步兵的長矛則可能更長。而羅馬軍團的士兵居然使用如此短的標槍和長槍,讓趙雲與張合都大跌眼鏡。又看那些羅馬士兵都拿著一麵方盾,兩人猜想,他們一定是一手拿盾,一手持矛;用盾保護自,用矛來攻擊敵人。這樣的裝備和這樣的戰法,趙雲與張合都明白,在麵對騎兵的時最為不堪一擊。不過,兩人也並非沒有意識到,羅馬軍團幾乎人人持盾,這樣勢必讓其方陣更為堅固,讓破陣為一件難以實現的事。
兩人胡思想時,已經不知不覺走到了羅馬人的麵前。趙雲定睛一看,為首的一人端坐在戰馬上,他上披掛著華麗的金甲和鎖甲,華貴的頭盔上縱向排著一排直直的盔纓,背後是華的紅袍,這一切都讓此人顯得格外引人注目。